EN
https://www.gov.cn/

穩改革 嚴監管 控風險
——資本市場發展關鍵詞的回望與展望

2018-01-09 17:4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題:穩改革 嚴監管 控風險——資本市場發展關鍵詞的回望與展望

新華社記者劉慧

回望過去的2017年,隨著改革推進和監管加強,資本市場呈現出主要指數穩中有進、行情結構性分化明顯、融資功能更加充分的積極特徵。新的一年,資本市場將如何完善發展?穩改革、嚴監管、控風險的關鍵詞仍將延續。

2017年以來,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進程持續加快,依法全面從嚴監管大力推進,市場出現了積極變化。

一是A股市場在“去杠桿”“去泡沫”中實現平穩運行。市場總體呈現穩中有漲、溫和向上的特徵,行情分化成為今年股市的最大特點,令人印象深刻。

截至2017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上證綜指報3307.17點,年漲幅6.56%;深證成指報11040.45點,年漲幅8.48%。與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的紅火“成績單”相比,創業板指數年跌幅達到10.67%,報1752.65點,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走勢。

望華資本創始人戚克栴認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必須有定力,要在穩中堅持“去泡沫”“去投機”“去虛胖”,以使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跟得上實體經濟的轉型與發展。

二是市場結構分化明顯,長期以來A股市場扭曲的估值體系正逐步得到修復。

2017年以來,藍籌股價持續上行,成為引領市場上漲的主導力量,高估值的小盤股、垃圾股走勢疲弱,基於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的價值投資理念開始深入人心,這與此前多年間A股市場熱衷於炒題材、炒概念、“看基本面你就輸在起跑線上的”投資理念形成強烈反差。

“這有利於提高市場整體資金使用效率,並從根本上改變A股長期以來弱肉強食的狀況。”無錫方萬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紹霞認為,政策面變化、監管加強,是導致這一變化的主因。也有專家認為,未來理性的價值投資理念能否確立還有待觀察。

三是新股發行常態化,市場融資功能步入正軌,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實體經濟“去杠桿”與“防風險”。2017年已審結企業數量和核準發行企業數量都達歷史最高水平,IPO家數和融資規模均居同期全球前列。

“難能可貴的是,在IPO數量創歷史最高的同時保持了市場的整體穩定。”交行金研中心首席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説。

與此同時,證監會2017年重拳打擊亂象給市場留下了深刻印象。去年全年,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24件,罰沒款金額74.79億元,同比增長74.74%,市場禁入44人,同比增長18.91%,行政處罰決定數量、罰沒款金額、市場禁入人數再創歷史新高。

今年,在宏觀經濟去杠桿、治理金融市場亂象進程持續的大背景下,穩改革、嚴監管、控風險的關鍵詞在2018年仍將延續。業內專家從多個角度為新一年的資本市場發展提出了建議。

陳紹霞建議,修訂現行證券法,大幅提高違法成本,通過制度性約束,促進各市場主體,尤其是上市公司自覺遵紀守法。

“上市公司應該通過持續經營活動為全體股東創造價值,而不是通過忽悠式重組、虛增利潤等手段,推升股價,讓二級市場中小投資者為大小非高價接盤。”他説。

此外,要加強對上市公司利潤操縱、股價操縱行為的監管。無論是藍籌股、還是沒有業績支撐的垃圾股,凡是涉及二級市場股價操縱行為以及上市公司財報業績操縱行為,配合二級市場莊家炒作的行為,都應及時進行查處,避免市場重陷暴漲暴跌的輪迴。

有專家指出,借殼上市與IPO上市是“擠入”資本市場的兩條道路,有“蹺蹺板效應”。發審委的從嚴監管趨勢,恐將導致重大資産重組走熱,“殼資源”走俏。

戚克栴表示,借殼上市動輒幾十億元的殼費、十幾個漲停板的快速“造富”過程,為利益輸送與違法操作預留了空間。在IPO監管逐步走上正軌的背景下,重大資産重組值得監管機構關注。

新一年,資本市場的發展給各方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儘管國內外金融市場風險仍存,在穩改革、嚴監管、控風險的過程中,資本市場的發展完善值得期待。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