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聞辦就《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

2018-02-11 17:43 來源: 中國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發佈會現場。中國網 張若夢 攝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8年2月11日(星期日)下午3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請科技部副部長黃衛介紹《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主持人 襲艷春]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日前,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情況,今天我們非常高興的邀請到科技部副部長黃衛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的提問。出席今天發佈會的還有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司長張曉原先生,基礎研究司司長葉玉江先生。

下面先請黃衛先生作介紹。


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黃衛介紹情況。中國網 張若夢 攝

[科技部副部長 黃衛]女士們、先生們,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就我國基礎研究發展同大家溝通和交流,也借此機會感謝記者朋友們長期以來對科技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最近國務院剛剛發佈了《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對全面加強基礎研究作了部署,下面我代表科技部就這個《意見》出臺的背景、意義和有關部署情況簡要作介紹。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要求,“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強調要“加強應用基礎研究”,為建設科技強國提供有力支撐。《意見》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舉措,是新時代指導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發展的重要文件。總體考慮包括以下3個方面:一是突出基本遵循,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二是突出目標導向,緊緊圍繞建設科技強國的目標,分析新時代我國基礎研究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提出了新的發展思路,作出了全面部署。三是突出問題導向,回應科技界關切,特別是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於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見和建議,針對我國基礎研究重大原始創新成果缺乏、頂尖基礎研究人才和團隊匱乏、投入不足且投入結構不合理、全社會支持基礎研究的環境需要進一步優化等問題,《意見》提出了政策措施。

《意見》指出,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産力的作用,充分發揮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的作用,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注重完善制度機制,促進基礎研究融通創新與發展,著力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全面推進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支撐。

《意見》明確了我國基礎科學研究三步走的發展目標。提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重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涌現出一批重大原創性科學成果和國際頂尖水平的科學大師,為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世界科技強國提供強大的科學支撐。《意見》提出了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遵循的原則:一是遵循科學規律,堅持分類指導;二是突出原始創新,促進融通發展;三是創新體制機制,增強創新活力;四是加強協同創新,擴大開放合作;五是強化穩定支持,優化投入結構。

《意見》從五個方面提出了20條重點任務。一是完善基礎研究佈局。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推動數學、物理等重點基礎學科發展,圍繞科學前沿和國家需求強化重大科學問題超前部署;優化國家科技計劃基礎研究支持體系;優化基礎研究區域佈局;推進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建設高水平研究基地。聚焦國家目標和戰略需求佈局建設國家實驗室,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基地建設。三是壯大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培養造就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和科技領軍人才,加強中青年和後備科技人才培養,穩定實驗技術人才,建設高水平創新團隊。四是提高基礎研究國際化水平。組織實施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深化基礎研究國際合作,加大國家科技計劃對外開放力度,推進“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五是優化基礎研究發展機制和環境。加強基礎研究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建立基礎研究多元化投入機制,深化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改革,推動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融通,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完善符合基礎研究特點和規律的評價機制,加強科研誠信建設,推動科普、弘揚科學精神與創新文化。

下一步,科技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國務院《意見》任務部署,細化工作舉措,明確工作進度,出臺完善相關配套措施,週密部署,精心組織,確保《意見》要求的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我就先簡單報告這些,謝謝大家。


主持人邀請記者提問。中國網 張若夢 攝

[襲艷春]謝謝黃衛先生。下面進入答問環節,按照慣例,提問前通報所代表的新聞機構。開始提問。

[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取得很大進展,包括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也是連續的有所斬獲,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但是我們也看到中國和發達國家的距離仍然是相當顯著。請問當前我國基礎研究存在哪些方面問題,這次《意見》對此進行了怎樣的部署和安排。

[黃衛]這個問題請基礎研究司的葉玉江司長回答。


科技部基礎科學司司長葉玉江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 張若夢 攝

[科技部基礎科學司司長 葉玉江]很高興回答這位記者的問題。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基礎研究不斷發展,形成了門類齊全的學科體系,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基礎研究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主要的表現:一是投入大幅度增長,二是科研力量和科研條件大幅度改善,三是從事基礎研究的高水平的隊伍快速發展,四是在國際上有影響的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加速涌現。有一些數據可以來説明發展的情況。

科技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都對我國科學論文進行發佈,根據發佈的情況,我國科學論文數多年排在世界第二,引用數首次排到第二,前些年都是排在第四,這是SCI的數據,最近另外一個數據比這個數據還要樂觀,根據愛思唯爾SCOPUS的數據庫,2016年中國論文全世界排第一,比美國論文還要多。

這些年特別是有一些有影響的成果,鐵基超導、量子信息、中微子、納米、空間科學、幹細胞等成果陸續都有報道。比如基礎物理領域連續三年都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的一等獎,“水稻高産優質性狀形成的分子機理及品種設計”和“聚集誘導發光”這兩項是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一個是植物方面的研究,一個是材料方面的研究。特別是2018年1月,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利用體細胞成功創建克隆獼猴,這是上海的神經所成功創建了克隆獼猴,在國際上産生了重要影響。

總體上,我國的基礎研究已處於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在看到這些問題的同時,從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相比,從整個科技創新的鏈條來講基礎研究依然是短板。我們分析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比如科學的理論、原創的思想是中國科學家提出來的還非常之少,這是我們下一步主要要努力的目標。二是頂尖基礎研究人才和團隊比較匱乏,特別是缺乏能夠心無旁騖、長期穩定深耕基礎理論的基地和隊伍,長期穩定在一個方面上深耕的隊伍和人才比較缺乏。三是投入總體不足,而且投入結構非常不合理,我們的企業投入的基礎研究非常少。基礎研究投入主要是靠政府,而且主要是靠中央財政。四是環境,全社會支持基礎研究的環境還需要進一步優化,特別是評價,我們的開放共享,我們的人才流動、穩定、激勵等等機制存在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作出了一些安排,主要是提出了下一步採取措施的方向,當然具體的措施還在落實《意見》過程中,要具體化。一是創新體制機制,增強創新活力。特別是要使科研人員能夠潛心長期的從事基礎研究。二是強化基礎研究的系統部署,特別是對我們這樣一個大國來講,對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更加重視,要加大對重大科學問題超前部署,還要建設高水平的科研基地,促進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融通發展。三是加強基礎研究的穩定支持和多元化的投入。四是進一步壯大人才隊伍,特別是注重培養造就戰略科技人才和科技領軍人才,加強中青年科技人才、實驗技術人才的培養。五是營造全社會支持基礎研究發展的良好環境,比如進一步深化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的改革,還要探索科研活動眾包眾籌等新的科研活動的方式,推動科技資源的開放共享,改善基礎研究的評價。同時還要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創新文化。謝謝。

[黃衛]我簡要補充幾句。《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的目標就是為了建設科技強國,這不是跟我們的歷史比,不是跟一般的水平比,是跟國際最高水平和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這個目標比。

最近大家可能關注到了中國成功實現體細胞克隆猴,這是第一次成功克隆非人靈長類動物。有了體細胞克隆技術,就可以研製出遺傳背景相同的疾病動物模型,開展腦疾病藥物篩選和腦神經圖譜繪製的進程會大大加快。所以這項工作是對社會和對人類的貢獻。《意見》就是為了促進我國科學家能夠多出這樣的成果,這也是我們下一步進一步推動的目標。我簡單補充這些,謝謝。

[中新社記者]剛才葉司長談到中國缺少長期能夠心無旁騖、潛心研究的科研人員,能不能請臺上嘉賓進一步解釋為什麼會缺少這樣的人員,他們的精力之所以被牽絆是什麼原因,針對這些原因,這次《意見》做了哪些部署?

[黃衛]這個問題還請葉玉江司長回答。

[葉玉江]為科學家營造潛心研究的環境是世界性的問題,做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就必須心無旁騖,做長期穩定的研究,這是由基礎研究的特點和規律決定的。每一個國家在推動基礎研究的時候都把這個作為很重要的政策目標。基礎研究跟其他的研究相比,它的週期比較長,比如剛才黃部長介紹的克隆猴,是一個團隊堅持了多少年才做出來的,而且在很長的研究過程中不容易體現科學家的價值。

這次在《意見》裏對營造寬鬆的環境主要是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規劃設計:一是加強中央財政對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特別是要完善對高校、科研機構、科學家的長期穩定支持機制。還要發揮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研究基地的作用。因為現在大量的基礎研究都是競爭性的安排,在穩定支持方面要有所探索,有所強化。二是進一步深化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改革,要完善符合基礎研究規律的項目組織申報、評審與決策機制,遴選基礎研究項目時更加注重對研究方向、人才團隊及其創新能力的考察,要簡化項目任務書和預算書,落實法人單位和科研人員的經費使用自主權,使科研人員有充足的時間開展科研研究,讓經費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三是建立完善符合基礎研究特點和規律的評價機制,要開展基礎研究差異化評價試點,要針對不同的高校、科研機構實行分類評價,制定相應的標準和程序,完善以創新質量和學術貢獻為核心的評價機制,還要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佈局基礎研究,擴大高校與科研院所學術自主權和個人科研選題的選擇權,健全完善科技獎勵等激勵機制,提升科研人員的榮譽感。還要建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容錯機制,鼓勵科研人員大膽探索,挑戰未知。謝謝。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我們注意到《意見》提出要建立基礎研究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剛才葉司長也介紹在我國基礎研究投入中,企業所佔的比例相對較少。我們想問一下,目前我國基礎研究的部署和投入主要渠道有哪些,下一步多元化投入機制將如何建立。謝謝。

[黃衛]這個問題請資源配置管理司的張曉原司長回答。


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司長張曉原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 張若夢 攝

[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司長 張曉原]謝謝你的提問。關於我國基礎研究投入的問題,剛才葉司長已經回答了,我再簡要説一下,過去五年時間,我國基礎研究投入增加了一倍,從2011年411億多增加到2016年820億多。基礎研究的投入始終是我們國家特別是政府投入裏的重中之重,近年來隨著各方面對基礎研究的重視,特別是在社會各界呼籲加強原始創新大背景下,基礎研究的投入大幅增長。

現在政府支持基礎研究的方式主要是兩種。一種是穩定支持,就是把經費直接交給科研機構、大學來管理,科研機構和大學根據他們自己對未來科學發展的判斷來安排。第二種是競爭的支持方式,主要是通過各種計劃、基金來安排,政府發佈資助方向和指南,各個單位可以通過公開競爭的方式來爭取承擔項目。

近幾年來穩定支持大幅度增長,目前競爭性支持和穩定支持兩者之間的比達到了1:1。剛才葉司長也説了,我們國家基礎研究投入近幾年大幅度增長,但總量和發達國家比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在我國中央財政科技投入裏,基礎研究經費所佔的比重已經達到了OECD發達國家的基本水平,20%左右。但是投入結構和發達國家比有較大區別,在我國基礎研究投入裏,政府的投入佔到90%多,企業投入比較低,其他的社會力量投入也比較低;但在一些發達國家,聯邦政府財政投入佔整個基礎研究的比例不到50%,企業投入將近20%,還有社會力量,慈善基金、社會捐贈等等的投入。

下一步隨著國務院全面加強基礎研究的意見發佈實施,在投入方面除了進一步加強中央財政基礎研究投入,包括繼續大幅度增加穩定支持之外,在2030年的重大項目實施裏也要考慮基礎研究的長期部署,還要增加地方財政和企業社會力量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在增加地方財政投入方面,下一步要採取的措施就是,在組織實施一些國家重大項目,包括基礎研究重大項目時,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聯合出資共同組織實施,同時促進重大成果在當地進行落地、轉化,這樣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稅收、就業等等。再有就是通過稅收的優惠扶持等措施來大幅度增加企業對基礎研究的投入。我們實際上已經在探索,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方面,鼓勵企業積極參與進來,鼓勵地方政府積極參與進來,已經有比較成功的案例,下一步要在總結經驗、完善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和推廣。

在這方面還有一個,慈善捐贈。慈善事業近幾年發展也比較快,捐贈教育、捐贈醫療這方面比較多,但是用來支持基礎研究的相對來説比較少。下一步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向,通過這種方式開闢一個新的渠道,通過慈善捐贈的渠道進一步增加基礎研究投入。謝謝。

[人民日報記者]我提一個不太光彩的問題。就是學術誠信建設,就是學術造假,這幾年我國學術造假事件一直連續不斷,特別是去年集體撤稿的事情。我們國家一直倡導對學術造假零容忍,但是在實際過程中覺得沒有落實到,特別是像韓春雨這樣的事件出現了那麼長時間沒有解決,大家都不知道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特別是依靠科研人員所在單位自查自糾來看大部分結果是不了了之。之後隨著我國重視基礎研究,還有投入支持力度加大,可能學術誠信是難以回避的問題。請教各位領導以後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把學術造假能夠零容忍落到實處。謝謝。

[黃衛]科學工作來不得半點假的,所以科學誠信問題是科學的生命。現在國家還是很重視這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建立比較完善的科研誠信的工作機制,現在科技部和大概二十多個部門成立了部際聯席會議,共同加強科研誠信制度建設工作,就是要宣傳教育,在制度上、源頭上對不端行為進行遏制。比如這次腫瘤生物學的集中撤稿的問題,還不完全是造假,有的是不規範流程和程序,科技部聯合教育部門、衛生部門、中國科協等一起對相關機構和人員進行全面的梳理,每一篇文章,每一個人都進行分析,及時對這些人員進行了處理。

第二是要配合國家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出了誠信問題,再去申請課題、再去投稿,再去做人才計劃等等,就會受到懲罰,這不僅是行政的懲罰,是社會誠信體系對你的懲罰。所以這塊工作也是我們要抓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向。

第三是加強科研誠信信息化建設。建立數據庫,對嚴重失信責任人,在科研人員、科研機構的誠信信息化系統裏一查就知道了,就可以採取限制性措施。

另外,我們還要加強科研誠信的宣傳教育,強化科技人員的誠信意識。加強評估,如果能夠用更好的方法評估科研成果,也能遏制這方面問題。

最後我還想説一點。科學問題只能用科學的方法去評價和評估,不能用社會上一般的議論、一般的看法。所以當科學問題需要用科學的方法去評價的時候,很多情況下需要一點時間。歷史上有很多重大科學突破出來時不被認可,後來經過一段時間被認可了。也有很多成果一齣來轟動於世,但是時間長了科學重新證明了當初發現的意義並沒有那麼大,甚至當初還有缺失和不對的地方。所以社會對科學成果的評價要用科學的方法。

比如我們講基礎研究,你要坐得下來,要耐得住寂寞。科研人員希望很快就能出成果,但是良好的願望不一定很快就能實現。科學研究探索的重大的趣味和意義就在這個地方。我們要有一點耐心,社會要有一點容忍度,使得我們的科學家能夠在很好的社會環境、文化環境下開展科研工作。謝謝。

[科技日報記者]就著黃部長的這個問題接下來問一句,剛才聽説要完善基礎研究的評價機制,要進行差異化的試點,能否透露相關情況,可能今年或者未來幾年內在哪些領域推開。謝謝。

[黃衛]科學評價的問題,尤其是對基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過去我們比較看重論文和獲獎情況,我們對科學和技術本身的影響力和意義注意的不夠。基礎研究如果這樣評價會出現引導上的偏差。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對該所科研人員及其成果的評價,採用國際同行評估,重點看國際影響和研究工作本身的科學價值。中國科學家群體這麼大,我們不用一根尺子量每一個學科,量每一個科研人員。比如數學,尤其是基礎數學,應該以研究工作的科學意義進行評價,知道科研人員在很投入、很深入的做,我們就應該給他一些寬容,給他一些時間,給他一些長期穩定的支持,不要讓他太多的操心寫項目建議書,參加評審論證,走那麼多的程序,要讓他安下心來研究。

但是我們的科研經費又不能在每個領域都這麼使用,還有相當一部分要是競爭性的,要提出高水平的目標和任務,大家來競爭。所以科研的管理要轉變政府的職能,要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管理的機制和方法,這不是做一項工程,蓋一幢房子,需要根據我們的科研和管理實踐逐步的細化、完善。

我在這兒也呼籲新聞媒體幫助我們創建面向科技強國加強基礎研究的文化氛圍和社會氛圍。謝謝大家。

[襲艷春]時間關係,最後一個問題。

[中國日報記者]當前基礎研究有了新的發展趨勢,從科學到技術、到市場的研究週期也在不斷改變,研發的階段邊界也比較模糊。材料中也提到了國家高度重視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以及産業化的融通創新過程,可否請各位領導詳細介紹這方面的工作。謝謝。

[黃衛]這個問題提的很好。現在科學研究的範圍也很廣泛,有更大尺度的,比如研究全球變化,涉及北極、南極、青藏高原,還有研究宇宙的,如FAST望遠鏡這樣的大科學裝置。同時科學研究也更加向微觀深入,比如量子、納米等。基礎研究進入大科學時代,一些基本科學問題的重大突破有望催生重大技術變革。比如一百多年前,科學家建立量子力學理論的時候,並不知道量子力學今天諸多的應用,可是後來有了大規模集成電路、核磁共振等一系列的技術,這都在生活中無所不在。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融通非常重要,下一步在融通的問題上也要注意幾個方面,科學發展、技術進步與應用之間的轉化週期呈現縮短的趨勢,所以我們要更好的重視原始創新,更好的注意需求的引導,在促進原始創新的同時,加強需求的引導。

另外,張曉原司長講了,我們要進一步做好中央、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對科學研究的投入和管理,以及成果轉化的協調。因為企業更注重成果的轉化,更加注重某一個技術帶來的經濟效益和應用。地方政府更重視科學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對當地經濟的帶動。國家層面可能會更加注重在國際層面上、在國家總體上科學的發展。所以促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融通是要解決好我上面説的這些問題。

還有就是國際合作。要把科學問題變成技術為社會服務,我們少不了國際合作。比如現在中國正在參加的ITER計劃,這是由世界很多國家參與的,正在法國建設的國際大科學工程。如果實現了清潔的、安全的聚變能應用,能源的問題就能很好解決了。

謝謝。

[襲艷春]再次感謝黃衛部長,也謝謝兩位司長,謝謝大家。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

[黃衛]謝謝大家,給大家拜年,祝大家新春愉快。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