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從電子政務到建設卓越智慧政府

2018-02-26 09:40 來源: 解放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上海從電子政務到建設卓越智慧政府
專家建議:政府部門可通過改善服務倒逼政務質量提升,推動內部協同數據共享形成有機整體

春節後首個工作日,上海企業便迎來好消息:3月1日起,上海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長將從105個工作日大幅縮減到最多48個工作日,企業可實現“一事不兩跑、一事不兩批”。實現提速提效、改善服務質量,作為重要支撐的是互聯網工程聯審共享平臺。在這一平臺上,可以集中辦理審批(審查)手續,項目信息、圖紙資料、審批(諮詢)結果、諮詢問答和監管信息也能實現全程共享。

近年來,隨著上海“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智慧化水平不斷提升,類似的共享平臺越來越多。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獲得感也更強。

上海電子政務水平居前列

上海在電子政務領域起步較早,已率先建成法人、人口、空間地理三大基礎數據庫。從2010年起,“中國上海”門戶網站還開通了市級網上政務大廳。各政府部門推進電子政務應用的積極性也很高,在原有工作實踐中開展了部分移動端服務的嘗試。

連續多年以來,上海將“互聯網+政務服務”列為重點工作持續推進,先後印發、出臺《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實施意見》《上海市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工作方案》等,對照國家要求,結合本市實際,提出具體工作目標和任務。 

去年8月,本市還成立了市政務公開與“互聯網+政務服務”領導小組。將兩項工作統籌推進並成立領導小組,為省級政府層面首創。

目前,本市已基本形成了“一網(政務外網)、一雲(電子政務雲)、一窗(網上政務大廳)、三庫(人口、法人、空間地理信息庫)、N 平臺、多渠道”的支撐體系,“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總體水平居全國前列。

智慧化應用能力亟待提升

毋庸諱言,雖然上海較早建立了系統,但各部門之間還處於“割裂”狀態:原先的服務更像是以“我”為主,而不是以用戶體驗為主。這樣的局面,無疑與推進電子政務的初衷並不相符。

數據共享是“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基礎。但是,目前“信息孤島”和“數據煙囪”等現象仍然是制約“互聯網+政務服務”效能提升的關鍵因素。企業、群眾都希望辦事更便捷、更方便、成本更低、時間更短,政府能夠提供更多的數據服務。

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看來,政府是最大的公共數據源,每時每刻都在産生數據。“這些源源不斷産生的公共數據,如果不開放就好比一潭死水,只有開放才能挖掘出更多的‘金礦’。”不過他也指出,在開放的同時,公眾信息安全漏洞同樣不可忽視。

制度瓶頸、應用滯後、數據各自為戰,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當前電子政務在解決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問題,特別是解決民生服務問題方面,尚存在力所不及之處。政府信息能力、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能力與公眾的訴求之間仍有一些落差。以電子政務為依託的民生服務,也在一定程度上滯後於電子商務以及信息化水平的快速發展。這些都對政府的政務信息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如今,上海要面向全球、面向未來建設“五個中心”、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就必須在推進社會治理創新上有新作為。提高政府的智慧化應用能力,努力做到信息共享、實時感知、智慧管理,政務一網通辦,則是提高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環。

縱觀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電子政務的發展趨勢,大致經歷了數字化模式儲存政府數據的辦公自動化階段,部門間信息互通、政府職能整合的數字政府階段,目前正開始邁向提供高效、智慧、個性化服務的智慧政府階段。另外,也已經有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後發佈智慧政府的建設計劃。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提出要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有多名專家在接受採訪時建議,可考慮將上海“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總體目標定位為建設卓越的智慧政府。

打造電子政務“高級形態”

在汪玉凱看來,智慧政府就是基於公共屬性所構建的智慧化政府。智慧政府要通過智慧化治理、智慧化服務打造公平正義廉潔有為的現代化政府。

他認為這個定義包括四層含義。第一、從智慧政府的屬性來看,體現六個“公共”:代表公共利益、行使公共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維護公共秩序以及承擔公共責任。第二、從智慧政府的本質來看,智慧政府體現了五位一體的政務治理系統:感知、融合、共享、協同、智慧。第三、這個內涵有兩個提高:對個人來説,是提高便捷感、安全感、獲得感、公正感和幸福感;還有一個提高是對政府來説,提高公共政策能力、社會治理能力、民生服務能力、自身約束能力和促進經濟增長。

最後,從智慧政府的建設路徑來看,通過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特別是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現在加上區塊鏈技術,打造新的網絡政府形態,最終建成智慧政府、整體政府、開放政府、協同政府。

隨著智慧政府建設的持續推進,政府部門也可以不斷自我加壓,通過改善服務倒逼政務質量,從而推動內部協同、數據共享,形成有機整體。

當然,也有專家認為,不能把“互聯網+政務服務”以及後續的智慧政府建設簡單地理解為“服務”,它的核心要義是要實現管理智慧化、服務智慧化。智慧政府是城市的大腦,要搞好治理、搞好服務,服務是根本,智慧民生在整個智慧政府的結構中佔據核心。

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專家介紹,智慧政府是政府信息化即電子政務的“高級形態”,具有即時感知、高效運行、科學決策、主動服務、智慧監管、開放協同和韌性兼容的特徵。

在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樊博看來,智慧政府的內涵並不僅僅局限于“互聯網+政務服務”。智慧政府的關鍵是後端數據的互聯互通,後端要建立一體化的大數據中心,並基於大數據做出決策,這樣前端的管理服務就能更加到位。

多位專家給記者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今後,市民可以通過包括身份證、手機號、銀行卡、支付寶、公安EID、社保卡、公積金賬號、人臉識別等11種線上認證方式,以及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社保中心的線下認證方式進行身份驗證,經過一次認證實現政府辦事的一次註冊、跨部門使用。

打印社保單、辦理護照簽注這些事,原本要跑不同單位,現在只要前往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在自助服務一體機上自助填單就好了。不僅如此,事項的辦理狀態還將通過短信推送到手機上,讓市民實時掌握辦理進展。(記者 曹飛 吳頔)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