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2018-03-03 11:51 來源: 文匯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有多少證照辦理可以提速? 這是一個沒有統一答案的開放式問題,也是在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營商環境過程中必須認真解答的問題。

今年以來,結合正在深入開展的大調研大走訪,上海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簡化證照辦理流程、改革優化審批事項為契機,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證照辦理提速的消息不斷傳來。但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優。伴隨著“提速”而來的,是流程再造和理念更新,更是對政府不斷進階的制度研發和精準推送能力的考驗。

買房辦證要幾天?從41天縮至4天

有過購房經歷的市民深有體會,在上海買房辦證是一項“浩大工程”———沒有一兩個月時間,根本辦不下來。以徐匯區為例,原先買一套二手房,辦理産證至少需要經過五個環節、填寫六張表單、跑六個窗口、歷經41天,才能拿到産證。而在全球營商環境排名第一的新西蘭,財産登記環節僅兩項,一天就可全部搞定。

結合大調研大走訪,徐匯區規土局梳理出企業和群眾辦理不動産登記過程中的“痛點”和“堵點”,有針對性地深化“放管服”改革———今年2月起,徐匯區規土局整合交易、登記、稅務等業務,實現一窗受理,交易時間由原先的41天壓縮至4個工作日,部分登記業務從七天辦結壓縮至當日辦結。辦證時間大幅縮短,極大地方便了企業辦理登記註冊,從而能快速開展生産和經營活動,也滿足了老百姓辦理戶籍申報、孩子入學、置換房産的迫切需要。

從41天大幅壓縮到4天,這絕非簡單的削砍流程環節,其背後是政府部門“刀刃向內”的一場自我革命。

比如,針對收件材料多、重復交件的“痛點”,徐匯區規土局進一步梳理收件清單,凡能由規土局內部出具的相關材料,不再需要客戶提供;對需要調取房屋歷史檔案憑證的,通過內部查檔解決。按照收件清單,市民及企業只需要提供一次材料,材料內部流轉,互相使用。

“證明此房是我房”徹底變為“我們能查明的,不再麻煩你”。徐匯區規土局相關負責人這樣解釋:改革只是邁出了第一步,當前的優流程、壓環節、提速度,離不開加班加點,還只是權宜之計,最終需要實現不動産登記的智慧化。

據悉,徐匯區規土局將加快運用“互聯網+”,年內實現不動産登記網上辦理。屆時,通過手機App、門戶網站等途徑,個人客戶在線上申請預審、線下核驗,最多跑一次。同時,公證處,水、電、燃氣等配套服務也將被引進不動産登記大廳,方便客戶在辦理房産過戶的同時聯動辦理相關手續。

十家連鎖門店要辦幾張證?從20張減到2張

大調研大走訪過程中,政府部門聽到了這樣的聲音:企業希望政府繼續釋放制度紅利,擴大改革惠及面。這考驗的是政府在“放管服”改革中抓大放小、不斷推送制度“進階版”的能力。

一家互聯網美發企業要在長寧區設立十家門店。2016年之前,它要辦20張證照———每家門店一張營業執照、一張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2017年,只需辦11張———一張營業執照和十張衛生許可證;而今年,統共只要辦兩張———一張營業執照和一張衛生許可證。

據了解,長寧區連續多年探索“一照多址”改革試點,今年還將深化擴容,有望實現“一張營業執照、多個經營地址、一次行政許可”。互聯網美發公司“南瓜車”等六家企業是這項改革最早的受益者。“南瓜車”副總裁閆淩説,公司正處於快速成長期,2016年在上海擁有30家門店,2017年增加到90家,2018年希望在上一年基礎上翻番。去年,他們還在外省市新開了門店,“目前上海的註冊速度是最快的。”閆淩説。

“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集聚的長寧區,“南瓜車”是一個代表。這類公司一旦進入快速成長期,鋪設線下網點的需求急速增長。按傳統的“一照一址、一證一址”登記制度,辦理證照是企業發展最大的“絆腳石”。“一照多址”成了企業註冊提速的第一步,但“一照多址”僅限于本區,對企業來説不解渴。長寧區邁前一步,推出跨區試點,把“一照多址”適用區域從本區擴大到全市,適用企業類型從內資擴大到外資,適用行業從“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擴大至不涉及許可項目的一般項目。

企業獲益立竿見影。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市開辦了20多個生鮮配送站點,加入試點行列後,企業所有站點信息全部添加到公司總部的營業執照上,省卻了大把“跑註冊”人力和時間成本。

企業取個名字要幾天?“雲服務”最快10分鐘

過去,辦企業還有一項磨人的手續———名稱審核登記。企業核名需要跑到各區窗口辦理,從提交審核到出結果至少需要三個工作日。就在半個月前,核名這道“門檻”被徹底拆除———新設企業核名可全網辦理,全程“雲服務”,辦結時間縮短為24小時。而新舉措運行的最初兩天,部分企業10分鐘就收到了審核通過的短信提示。

市工商局註冊處處長俞培剛介紹説,大調研大走訪“問需”,問出了中小企業的“痛點”;也“問計”,問出了他們的建議。市工商局由此快速推出“一窗申報、全市通辦”的企業準入“零見面”制度。

需求端,企業的直觀感受是———申報手續更精簡、申報條件更簡明。新的網上核名系統中,企業核名不再需要填寫具體註冊地址,不再審查身份,也取消了名稱的跨區域遷移限制,企業有了更多自主權。政府端,進一步簡化了名稱登記的審查環節,刪除了初審環節,大大縮短了辦理時限。

很多企業在上網核名時還發現:政府服務在刷新速度的同時,也主動向企業推送“經驗值”和“智慧值”。比如,某企業上網核名,原本提交的企業名稱是“中巴零食(上海)有限公司”,網站通過大數據分析檢索和比對,發來提示:“零食”一詞不應表述在經營範圍中,建議改為“中巴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且網上初審顯示:可用。

企業名稱登記改革還只是“前菜”。據透露,本月起,名稱登記和企業註冊登記有望“合二為一”———同一環節同步辦理,為市場再賦能。(記者 顧一瓊)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