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於四月在福建福州召開——全面展示數字中國建設成果

2018-03-23 08:07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3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莊榮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李樸民、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福建省常務副省長張志南、中共福州市委書記王寧介紹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有關情況。

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於4月22日至4月24日在福州召開,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重點推動我國電子政務和數字經濟建設的交流合作,讓億萬人民群眾在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的獲得感。

全方位展示十八大以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重點推介各地電子政務經驗

“峰會涵蓋電子政務、數字經濟、智慧社會、新型智慧城市、大數據等主題,將通過徵集和遴選自主創新技術和産品、電子政務的新模式、數字經濟和社會生活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全方位展示十八大以來各地數字中國建設的成果,尤其是電子政務方面的經驗。”張志南介紹。

張志南表示,以“數字福建”建設為例,經過十八年努力,福建把省直部門近千個應用系統集中到“政務雲”,公共服務平臺體系覆蓋教育、醫療、交通等民生主要領域。人民群眾可以通過網上辦事大廳、電子證照、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閩政通APP等辦理業務,辦事效率大大提高,“最多跑一趟”,甚至“一趟不用跑”變為現實。

“不僅是福建,近年來我國在政務信息系統的整合共享方面進步顯著。”李樸民介紹,比如打通了40多個國務院部門的垂直信息系統,面向全國各級政府部門發佈了人口、法人信息核驗等118個數據服務接口,初步解決了學籍、學位、學歷認證,不動産登記、精準扶貧、職業資格認定等20個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本屆峰會主題是‘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特別設置了數字中國建設年度最佳實踐推介環節。”莊榮文介紹,專家將對各地各部門選報的147個項目進行遴選,在峰會現場對30個最佳實踐項目進行推介點評,“我們將集眾智、聚合力,將峰會打造成數字中國建設的加油站、展示成果的新窗口、共舉發展的新平臺”。

王寧介紹,為了充分展現數字中國的最新成果,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無現金支付、無接觸安檢等新技術將在峰會中被使用,為嘉賓和觀眾帶來更多的智慧體驗;峰會還專門為企業設置了新産品、新應用的發佈平臺,騰訊、華為等一大批知名企業都已報名參加本屆峰會。

我國信息化頂層設計持續完善,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近年來,為了更好地推動數字中國建設,我國信息化頂層設計持續完善。”李樸民介紹,《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等相繼出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

李樸民表示,我國大力推動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以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向農業、工業、服務業廣泛滲透,推動了企業的生産方式、組織形式、管理方式和商業模式的創新變革,規模不斷擴大。以電子商務為例,2017年,我國網上零售額已接近7.2萬億元,比2016年同比增長32.2%;在線旅遊預訂用戶規模達到了3.76億元,比2016年增長25.6%。

“我國將進一步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在製造、農業、醫療、養老、教育等領域深入推進‘互聯網+’行動,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加速推進各個産業數字化轉型。”李樸民説。

我國大數據産業發展勢頭良好,專利公開量位居世界第二

“在數字中國建設中,我國高度重視大數據産業的發展,實施了國家大數據戰略,完善大數據發展的政策環境,大數據産業發展勢頭良好,産業核心技術不斷突破,涌現出大批典型應用。”王新哲表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在大數據領域的專利公開量約佔全球40%,位居世界第二,國內骨幹互聯網公司已具備自主開發建設和運營超大規模大數據平臺的能力。

王新哲介紹,國家先後出臺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大數據産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全國20多個地方成立了大數據管理機構,發佈實施了160余項大數據相關政策,大數據應用逐步深化。金融、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涌現出了一批大數據典型應用,推動了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王新哲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推進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充分釋放大數據在創新驅動發展、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創新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巨大潛能,進一步提升數字中國建設的成效。(記者 袁于飛)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