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生態立省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2018-04-14 16:3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海口4月14日電 題:生態立省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新華社記者涂超華、代超、曾佳慧

綠水環繞,白鷺棲息。接近尾聲的海口萬綠園“生態修復、功能修補”改造項目,讓這個全國面積最大的開放式濱海生態休閒公園有了更多風韻。

作為全國首例立法保護的城市中央公園,萬綠園自建成20多年來一直是生態保護的高地。如今,依據“山水林田湖草”理念改造的新萬綠園,再次成為海南生態文明建設“提質”、“升級”的最好例證。

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來,海南始終堅守生態底線,著力改善生態民生,創新生態保護體制機制,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道路。

生態立省矢志不渝

森林覆蓋率高達62%、空氣優良率保持在99%以上……從建省之初即起步,30年來海南生態文明建設厚積薄發,交出了一份發展和保護雙贏的答卷。

1999年,海南省人大二屆二次會議作出《關於建設生態省的決定》,海南成為我國第一個生態示範省,生態省建設就此拉開序幕;30年海南持之以恒的綠色堅守,換來了山清水秀,天藍海碧。

生態文明建設考驗政府管理能力和水平。多年來,海南堅持生態底線,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作出積極探索。

劃定陸域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11535平方公里,佔陸域面積33.5%;劃定近岸海域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8316.6平方公里,佔海南島近岸海域總面積35.1%……

2015年,海南在全國率先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確定了生態保護和資源消耗的控制性目標,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

同年,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正式掛牌成立,海南強調“生態”二字,以設立“生態環境保護廳”凸顯生態立省、環境優先的戰略原則。近年來,海南先後出臺近40項地方環境法規,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不斷加碼。

生態紅利促發展惠民生

三亞河畔。水清岸綠,鳥飛魚躍,構成了一道美麗的城市風景線。

作為三亞穿城而過的母親河,三亞河因為污染一度成為人民避之不及的臭水溝。2015年起,三亞以“啃硬骨頭”的決心向城市內河污染宣戰,三亞河兩岸又重新成為市民鍛鍊休閒的好去處。

生態是民生。近年來,海南通過實施“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程、六大環境專項整治等措施改善生態民生,提高老百姓的“生態獲得感”。

2017年12月,國家統計局首次發佈的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顯示,海南環境質量指數全國排名第一、公眾滿意程度全國排名第三、綠色發展指數全國排名第六。

生態是海南發展的生命線。海南生態環境保護廳廳長鄧小剛説,近3年來海南省市兩級環保部門否決的項目達500多個,不少能為地方財稅貢獻較大的項目被拒之門外。

綠色發展還需要綠色産業體系的支撐,海南著力補齊綠色産業發展“短板”,打造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12個重點産業。過去5年,傳統産業提質增效、新型産業加快增長,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71.4%,佔經濟總量的53.7%,5年提高8.1個百分點。

勇扛使命再出發

去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和國家海洋督察組對海南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以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問題整改為重要契機,海南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力求標本兼治。

“確保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2017年9月,海南省委七屆二次全會審議通過《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提出了30條生態環保硬措施。海南用建省辦經濟特區近30年來最全面、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升級版”。

去年底開工建設的海南儋州至白沙高速公路需穿過白石山Ⅰ類生態紅線區。隧道建設兩套方案擺在面前。更加環保的方案需要多花2000多萬元。為盡可能減少對生態的破壞,財力有限的海南堅持“造價服從生態”的設計原則,毅然選擇了造價高但更環保的方案。

生態文明建設永遠在路上。從今年1月1日起,海南實施新的市縣發展綜合考核評價辦法。新辦法在取消全省19個市縣中12個市縣的GDP、固定資産投資考核的同時,把生態環境保護列為負面扣分和一票否決事項。

近日,海南全面部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工作,“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海南要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上先行一步,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表率。”“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鼓勵海南省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路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探索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賦予海南新使命、新重托。

新起點上,海南將再次扛起最大特區的擔當和使命,在生態文明建設上闖關探路,在爭創實踐範例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