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電子政務讓群眾生活更便利

2018-04-25 09:13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上,“信息産業”“數字公民”等展區格外亮眼。 記者 李丹丹 攝


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的智慧機器人“榕榕”為觀眾提供政務諮詢服務。記者 杜銘 攝

30多年以前,當阿裏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第一次看到美國老百姓使用支票支付水電費時,他絕不會想到,今天中國農村的移動支付覆蓋率能達到47%。“這是一個奇跡。”王堅説。

4月23日,王堅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電子政務:協同優化創新”分論壇上表示,我國目前的電子政務已經遠遠超出了應用新技術的範疇,“中國在為世界探索,為世界創造未來”。

“最多跑一次” 百姓得實惠

2017年初,跨省異地就醫“一卡通”剛落地,就起到了讓群眾“少跑腿”“免墊資”的實效。在301醫院海南分院就醫的吉林李女士很快就感受到了這項政策帶來的實惠,她持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聯網實時結算,6145.09元的住院費用,個人只需支付235.2元。

“過去,患者墊付費用高、奔波回鄉丟發票、等待漫長票不全、能報多少手工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信息中心主任翟燕立説,現在患者只要持社保卡入院,當地醫保就可與醫院直接結算,老百姓跨省看病再也不用為報銷來回跑了。

為了解決老百姓“辦事難”,浙江推出了“最多跑一次”改革,整合政府部門的業務流、信息流,變“找部門”為“找政府”;通過減材料、數據共享,變“群眾跑”為“數據跑”;全省7.7萬個事項變“現場辦”為“網上辦”,佔總數的80%以上。到2017年底,“最多跑一次”的實現率和滿意率分別達到了87.9%和94.7%。

“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浙江省數據管理中心主任陳新忠説,目前浙江已有1.35萬個可共享數據項,數據共享月均近1000萬次,數據每調用一次,就意味著數據代替群眾交了一份材料。

作為數字中國的先行者,福建在電子政務方面試圖更進一步,從“窗口前移、事項下沉、自助服務”向“一趟不用跑”邁進。福建省工商局信息分局主任科員楊傑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去年8月份,福州在全國率先啟用“企業營業執照自助服務終端”,企業可通過社區24小時便民服務終端自助辦理,不僅不用排長隊,審批時間也從3天縮短到1天。

據介紹,福建全面建成了全省網上辦事大廳,接入省市縣鄉四級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127531項;其中,實現“一趟不用跑”22972項、“最多跑一趟”104127項。福建還開通了“閩政通APP”,全面接入全省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80%的主要業務實現了信息化應用。

解“孤島”難題 大數據發威

“當事人規避執行,既找不著人,更找不著名下的財産,如何才能化解‘執行難’、懲治‘老賴’?”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説,有了覆蓋全國和基本財産形式的網絡查控系統這張“天羅地網”,就能對被執行人的房産、存款、車輛、有價證券等主要財産“一網打盡”,讓“老賴”寸步難行。

“目前,全國包括農村信用社在內的3900多家銀行,我們的系統覆蓋了其中的3700多家;我們與民政部合作獲取婚姻登記信息,工商總局、銀保監會、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等合作獲取保險、股票、理財産品等信息。被執行人一旦納入失信名單,將限制乘飛機、乘火車,目前僅限制購買機票一項就達到了1014.8萬人次。”劉貴祥説,隨著政府部門之間信息開放共享,“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信用懲戒體系正在發揮威力。

“政務數據資源建設,關鍵是打破政務信息系統之間的壁壘,連接信息孤島,實現數據的共享和開放。”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梅宏表示,目前,我國政務數據資源建設實踐中仍面臨系列障礙和挑戰:一是法規不健全,責權邊界不清晰,不願不敢共享;二是標準滯後,信息資源多元、分佈、碎片,整合共享難度大;三是技術局限性,打破信息孤島時間成本高、效率低。“需要法規、標準、技術三管齊下,協同發力破局。”

“有數據,不等於有數據應用。”福建省發改委黨組成員、“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陳榮輝説,2016年福建省啟動省級政務數據整合匯聚工程,將分散、孤立、片面的業務小數據,變成全量、全息、全時的政務大數據,發現了財政“吃空餉”疑似問題數據17.5%、農民工就業培訓補助疑似虛報人員11.5%、低保救助條件不符者30%。

陜西省委網信辦主任鮑永能介紹,陜西省打造“陜數通”政務服務新模式,精準識別貧困戶42155戶、123379人,發現問題數據55577條,剔除不符合條件320人;查處大處方套保案件275條,減少大處方29%,減少過度醫療21%,節約醫保資金6720萬元,減少醫療費用支出1.21億元。

掘數字“金礦” 作“最強大腦”

海南,天藍水綠,生態秀美,開發海南正是“一張白紙好做文章”。然而,海南省規劃委員會副主任岳建利卻犯了愁。原來,主體功能區規劃、城鄉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各類規劃“政出多門、相互打架”。

電子政務這下幫了大忙,為政府避免“拍腦袋”盲目決策找到了有力抓手。海南全面建成了“多規合一”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匯集了10余個部門的49類規劃信息數據,解決了規劃衝突、標準各異、坐標系統不統一的空間規劃問題,形成了海南省總體規劃“一張藍圖”。

隨著電子政務建設走向深入,海量政務大數據不斷積累,變成了一座數字“金礦”,成為幫助政府部門監測評估、預警預報、分析決策的“最強大腦”。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許建峰介紹,司法大數據系統匯聚了全國法院1.4億案件數據,在此基礎上開展審判態勢分析,並面向司法管理、審判執行等各類需求,形成熱點週報、態勢月報和專題研究立體化框架;累計完成《離婚糾紛案件》等280項專題分析成果。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尹稚説,新型城市化大數據庫利用大數據的量化、全面、精準、動態、實時等一系列特徵,可以實現“每一寸土地的精細化管理、每一個要素的精確化運行”,讓城市更加智慧,為群眾提供更便利的服務和更美好的生活體驗。(記者 杜銘)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