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聞辦就艱苦奮鬥創造幸福生活等內容舉行基層幹部記者見面會

2018-04-26 12:53 來源: 中國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8年4月26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請5位優秀基層幹部(名單附後)圍繞艱苦奮鬥創造幸福生活和服務群眾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國新辦就艱苦奮鬥創造幸福生活等內容舉行基本幹部中外記者見面會。圖為見面會現場。中國網 楊楠 攝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 襲艷春: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五位優秀的基層幹部和大家見面,聊一聊他們是怎麼樣帶領當地的群眾艱苦奮鬥,追求幸福生活的。

首先我逐一介紹一下這五位同志,他們是山東省臨沂市的王傳喜同志,安徽省金寨縣的余靜同志,湖南省十八洞村的龍書伍同志,雲南省巴珠村的和勳同志,陜西省銅川市的李秋蓮同志。一開始,先讓他們每個人和大家聊幾句,説説他們平時是怎麼樣開展工作的,怎麼樣和老百姓打交道的,然後我們就進入答問環節,看看媒體朋友們有沒有什麼關心的問題。先請王書記。

國新辦就艱苦奮鬥創造幸福生活等內容舉行基本幹部中外記者見面會。圖為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王傳喜作介紹。中國網 楊楠 攝

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王傳喜:主持人好,各位媒體朋友好,我叫王傳喜,今年50歲,是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的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我在基層幹了快20年了,我來自革命老區巍巍八百里沂蒙山,滔滔沂河水養育了勤勞勇敢的沂蒙人民,生死與共、水乳交融的沂蒙精神被稱為偉大的精神。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臨沂視察時講到,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

我們臨沂人民在新中國成立以後,艱苦奮鬥,戰天鬥地,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又建成了大商城、大水城,現在又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的偉大構想當中,建設了好多的海外臨沂商城。我們蘭陵縣是在我山東最南部的一個縣,是中國大蒜之鄉、中國蔬菜之鄉、中國牛棒之鄉、中國食用菌之鄉,有三十萬人,5萬台車輛,在全國各地銷售蔬菜。

我們代村是蘭陵縣城邊上的一個城邊村,北部是山區,南部是平原。我們村3600多口人,1200多戶,這些年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要繼續加強黨組織建設,帶領群眾發家致富。謝謝主持人和各位。

襲艷春:謝謝王書記,王書記的介紹讓我想起一句話,沂蒙是個好地方,山東的鄉親們經常這樣講。下面請余靜同志作介紹。

國新辦就艱苦奮鬥創造幸福生活等內容舉行基本幹部中外記者見面會。圖為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余靜作介紹。中國網 楊楠 攝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 余靜: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好,我叫余靜,今年35歲,我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我是2015年7月份到村任職,目前快整三年了。我們村是佔地25.6平方公里,37個居民組,3521人。我當時下村的時候是作為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長到村挂職。我到村的時候,我們村的基礎設施,包括老百姓的日子都不好過,貧困率發生也特別高,28%。這兩年變化挺大的,貧困發生率7%左右。金寨縣是革命老區,國家級重點貧困縣,這兩年通過我們鄉村的共同努力,以及上面各級的支持,我們村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通過到村工作,也讓我感覺到脫貧攻堅很辛苦,但是回過頭再來看,老百姓的幸福指數也在不斷增加。謝謝各位。

襲艷春:謝謝余靜同志,下面請龍書伍同志作介紹。

國新辦就艱苦奮鬥創造幸福生活等內容舉行基本幹部中外記者見面會。圖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黨支部書記龍書伍作介紹。中國網 楊楠 攝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黨支部書記 龍書伍: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我叫龍書伍,今年49歲,是苗族。我是在習總書記來到我們村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戰略思想以後,從迪拜打工回到家裏工作的,現在已經幹了四年。十八洞村是湖南湘西大山深處一個苗族村寨,全村有4個自然寨、6個村民小組、225戶939人,以前是出了名的窮山溝。四年來,我們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和全村黨員群眾一起加油幹,十八洞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均純收入從四年前不到1700元,增長到去年的10180元。S村裏的基礎設施建設,水電路這塊都已經基本完成。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十八洞村先後榮獲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全國鄉村旅遊示範村、全國文明村等榮譽。謝謝。

襲艷春:謝謝龍書伍同志,下面請和勳同志作介紹。

國新辦就艱苦奮鬥創造幸福生活等內容舉行基本幹部中外記者見面會。圖為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縣塔城鎮巴珠村黨總支書記和勳作介紹。中國網 楊楠 攝

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縣塔城鎮巴珠村黨總支書記 和勳: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我叫和勳,藏族,今年54歲,是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縣塔城鎮巴珠村黨總支書記。我年幼時父母雙亡,在黨組織的關懷培養下,我從1996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至今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已經22年了。我們巴珠村位於維西縣塔城鎮的一個深山密林裏。過去我們村比較貧窮,路不通,信息閉塞,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包谷飯,走的是泥巴路,在黨的領導下,我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8.2%,30年來沒有發生過一起社會治安和刑事案件。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村21個村民小組都通上了電、通上了水,通了硬化路,通了移動通信,我們的農民人均收入比五年前翻了一番,成為塔城鎮的首富村。謝謝。

襲艷春:謝謝和勳書記,下面請李秋蓮書記作介紹。

國新辦就艱苦奮鬥創造幸福生活等內容舉行基本幹部中外記者見面會。陜西省銅川市王益區紅旗街街道紅旗社區黨總支書記李秋蓮作介紹。中國網 楊楠 攝

陜西省銅川市王益區紅旗街街道紅旗社區黨總支書記 李秋蓮:主持人好,各位媒體朋友好,我叫李秋蓮,現年56歲,是陜西省銅川市王益區紅旗街街道紅旗社區黨總支書記。我們那個地方社區是在2002年成立的,我當時是王益區財政局收費所的幹部,當時我們社區才成立,動員我們機關的幹部走到社區去,我就報名參加,到今年已經整整16年了。我的家鄉銅川是因煤建城、因煤而興,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進入了深度轉型。我們社區成立也就是在深度轉型的最困難的時期,那個時候,我們那裏的下崗職工多、社會矛盾多,破路爛屋多,老百姓晚上走路摸黑,上廁所沒地方,怨氣很大。

16年來,我們社區黨組織帶著群眾幹,做給群眾看,社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我們那裏,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景美了,我們社區人人都有事兒幹,人人都有事兒做,群眾的笑臉多了,和我們説知心話的多了,我們社區的服務也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現在群眾在我們那裏辦事特別方便。我們社區16000余名群眾,志願者3643名,46名獲得了全國省市道德模範和勞動模範。我也非常有幸地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我們銅川是習仲勳等老一輩革命家戰鬥過的地方,也是一代藥王孫思邈的故里,是路遙《平凡的世界》的誕生地,歡迎大家到銅川來作客,謝謝大家。

國新辦就艱苦奮鬥創造幸福生活等內容舉行基本幹部中外記者見面會。圖為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襲艷春邀請記者提問。中國網 楊楠 攝

襲艷春:謝謝李秋蓮同志。我剛才在休息室和五位同志聊天,我有一個感受,覺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也都有很難用一句兩句話説清楚的經歷,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雖然他們在基層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實際上真的是很艱辛的一件事。所以今天把他們請到國新辦的發佈廳和記者朋友們當面交流、溝通一下,也是希望記者朋友們多關注到我們的基層幹部,了解到他們的酸甜苦辣。下面進入答問環節,按照慣例,提問前還是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我們看看記者朋友們有沒有關心的問題,請舉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我想問一下幾位發佈人,通過帶領群眾艱苦奮鬥,您所在的村或者社區發生了哪些變化?剛才我聽到幾位發佈人也部分談到了,那您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王傳喜:我們感覺到,近二十年的時間,在黨的政策的支持引領下,我們全村黨員幹部群眾團結一致,奮力拼搏,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一是感覺到村子富了。我們19年前,1999年的時候,是個臟亂窮差的村莊,集體負債近400萬,是個上訪村,是“老大難”村。當時我們的村民都是住的瓦房,還有的是住著草房,人均收入1000多元,環境是臟亂差,“五大堆”到處都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人心散,治安亂。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2017年,村集體的各業産值26億,村集體的可支配收入1.1億,村民的人均純收入6.5萬。村集體在一窮二白、負債纍纍的基礎上,資産(不包括土地)達到了12個億,村莊富起來了。

再就是環境美起來了。我們用了十年的時間舊村改造,拆遷了22萬平米,還建了30萬平米。我們通過舊村改造,騰出來幾百畝建設用地,用於發展。群眾全部住上了寬敞明亮的小康樓、多層樓、老年公寓,五化六通,環境改善了,生活質量提高了,群眾的精神面貌越來越好了。我們還建設了一個國家農業公園,我們是生活在大菜園、大花園、大果園,幸福的大家園裏。

再就是人心齊了,我們鼓勵支持村民創業,各盡所能,各得其所。我們抱團發展,共享發展的成果。我們黨組織的戰鬥力在加強,群眾也支持我們、信任我們,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創造力明顯加強。

我們認為,這主要得益於中央的好政策,中央省市縣委的文件我們都是在第一時間學習,所以我們的發展也走在了前面。特別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央連發了5個1號文件,關於三農的,現在又連發了15個。改革開放40年,連發了20個關於“三農”的中央1號文件,這足以看出黨中央對我們“三農”的關愛,對我們“三農”的重視。我們聽黨的話,跟黨走,共鑄中國夢。謝謝。

余靜:我2015年之前在金寨縣中醫院的信息科工作,作為安徽省第六批選派幹部到農村工作。我感覺到,這兩年我們村的變化挺大的,首先老百姓的笑容多了,我剛到村的時候,其實我也是當地另外一個村的農村人,但是我感覺到,我到駐村的那個村去,那裏的老百姓比我娘家的那個村更窮,老百姓的目光都是很呆滯,你去跟他打交道,表情都是很僵。村裏來了小轎車的時候,到處都是灰,他還盯著看。現在的老百姓的笑容多了,因為這兩年發展勢頭比較強勁,解決了很多老百姓的實際困難,在這個過程中,跟老百姓打交道,逐漸熟悉以及信任的過程,所以感覺他們現在臉上的笑容更多。

第二個感覺,環境變美了,我們村的基礎設施這兩年的投入不斷加大,讓老百姓的出行以及生活確實發生了很多變化,整個村莊都變美了。過去我們村都沒有保潔員,現在都有保潔員了。

第三個感覺,老百姓的腰包變鼓了,這是一系列的變化,最終我們也是想讓他的腰包變鼓。他的腰包變鼓以後,隨之而來的好心情都會到來。

這些年的扶貧,我感覺,跟老百姓打交道,首先要建立信任,我剛到村去,開展工作的時候,宣傳一項政策的時候,因為現在各地制定政策是文件形式,專業術語很多,我們跟老百姓宣傳這些政策的時候,必須把這些專業性很強的政策轉化為當地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然後落實好。落實得好不好,前提是他能不能接受,願不願意接受,我們要把精神吃透,還要轉化成當地老百姓的語言,讓他能聽得懂,落實得下去。老百姓之前是不太信任我們的,特別是選派下去的這些縣裏面的幹部,還有市裏、省裏的選派幹部下去,老百姓一開始是不太信任的。但是後來通過給他們辦一件一件的實事,幫他們完成各種訴求,幫他們答疑解惑,一天兩天三天、一個月,跟他們掏心窩子,感覺信任慢慢建立起來。

過去我在那兒做工作,落實一項政策的時候,最長可能需要一兩個月,甚至半年。現在你要再跟他宣傳各項惠民措施、脫貧攻堅具體舉措的時候,一個電話就辦好了,這個變化挺大的。你真心對他,他也會真心對你。

龍書伍:我們十八洞村也有很大的變化。主要還是體現在思想觀念方面的。因為十八洞村以前非常貧窮落後,老百姓的思想也相對很滯後,“等靠要”的問題是很嚴重的。包括我們修路、民房改造、産業開荒,老百姓都是巴不得由政府或者上面的人來搞,有些時候我們做公共設施建設,還有人在旁邊説閒話的。我們通過逐家逐戶上門做工作,舉辦了一個村民道德模範星級評比的活動,舉辦了很多文體活動,來感化我們的村民。現在村民有很大的變化,他們脫貧致富的決心被我們激發出來了,很樂意跟我們村兩委走到一塊兒,一起幹。

第二,我們的産業,從2014年開始發展産業,這幾年變化是很大的,我們的種植、養殖、鄉村旅遊做得比較有起色,村集體經濟這塊,從零到有,從有到多。我們以前村集體經濟是零,去年為止,雖然不多,將近60萬了,今年有可能會翻番。

我們用短短的4年時間,把全村的基礎設施做好了,村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用了短短四年時間,把村民的人均純收入實現了翻兩番的效果。謝謝大家。

和勳:我跟各位交流兩個方面。第一,路通了,車子到村。第二,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2010年人均收入2700元,到2017年達到了7224元,這主要得益於我們黨的好政策。我們藏區人民永遠聽黨話、跟黨走。謝謝。

李秋蓮:剛才四位書記都是農村的,我是千千萬萬個城市社區的一員,我們社區的變化也和國家的變化、和大家的變化都是一樣的,天藍了,地綠了,腰包鼓了。我主要是説一下我們社區在服務群眾上的一些變化。過去我們的服務主要是以傳統的模式,就是居民到社區來,社區要一沓子的資料,身份證、戶口本、這樣的證明、那樣的證明等等。現在在我們社區辦理任何事情,你來也可以,不來也可以,你可以上網,手機上也可以,你來社區以後,我們有個刷卡的,一刷就OK了。表有機器給你填,後臺有工作人員操作,就是我們説的讓信息跑路代替群眾跑腿。我們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我們社區有一家,小孩在哈爾濱上學,他家庭比較困難,學校讓他開困難證明,他給他媽媽打電話,他媽媽説不清,我們就説你上網,在網上跟我們社區工作人員溝通,我們有三個途徑,一是到社區來取,另外是網格員送門,還有一個是快遞。像他在哈爾濱,他填快遞,我們把東西出了以後,直接交給快遞就OK了,貨到付款,他在那邊接收。還有老年資格認證,16000名群眾,有3000名老年人,資格認證的時候,社區的老年人排成隊,我們每天要給他們發號,社區全部工作人員要在這裡給他們填表,招呼他們,還要照相等等。現在不用了,比如你在北京住,你直接上我們紅旗社區“一站到底”上,進入老年認證的平臺,照照身份證,手機打到APP端,照照身份證,臉對著鏡頭晃一晃,你的認證就結束了。我們社區把群眾的信息,76項,建立了居民信息庫,有80項內容的服務項目都可以在社區進行辦理。我的感受就是,黨的工作千萬條,為民服務第一條,我們社區的工作為群眾的服務也跟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謝謝大家。

經濟日報記者:我的問題是問給和勳書記的。剛才在發的材料裏注意到,發展綠色經濟是巴珠村一項特色,請問和書記,咱們當初是怎麼想到要帶領群眾走向綠色發展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一些困難或者挫折,咱們又是怎麼解決的呢?謝謝。

和勳:謝謝。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吧。我們村過去是比較困難,我們的優勢就是生態比較好,林下資源比較豐富。過去沒有通路,我們山上的東西運不出去。現在通了路以後,我們的林下資源,比如松茸、羊肚菌還有野生的中藥材等等,運出去,換了錢以後,我們保護生態,也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它變成了我們老百姓的錢袋子,這就是我為什麼要發展綠色經濟的原因。

還有,我們把所有的環境利用起來,種植木瓜,現在種植了一千二百多畝,每年的産量在三百多噸。但是比起東部來説,這個地方不好意思講這些,光是綠色經濟這一項,我們的收入就達到了40多萬。還有,過去我們的鄉鎮企業為了發展壯大,他們要採伐很多的木材。我96年剛剛當上村黨支部書記,遇到一個事情,究竟是支持鄉村企業的發展還是保護好我們的森林,這個問題,我用最簡單、最樸實的兩句話來理解,第一,我們的森林沒有了,我們林下松茸、羊肚菌、野生中藥材還會生長嗎?我們的森林沒有了,綠水青山還在嗎?我們今後還會有發展空間嗎?帶著這個問題,我們組織召開支委班子會議,每家每戶徵求老百姓的意見,最後召開支部大會,決定禁止砍伐我們的原始森林。在這個過程當中,老百姓要過生活,怎麼辦?我們把保護生態寫入了村規民約,其中一條就是禁止老百姓亂砍濫伐,提倡每戶農戶每年種三棵樹。我們的森林覆蓋率是92%,現在達到了98.2%。現在我們村除了地之外,都是森林。

第二,要解決老百姓替代能源建設,把電、太陽能、沼氣池等等都建設給老百姓。現在我們家家用上了太陽能,剛才我跟大家交流時也説了,因地制宜,發展木瓜等經濟林果的種植。還有,我們設立了黨員生態保護崗,確立了黨員為組長的護林隊,經常巡山保護。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村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謝謝。

襲艷春:和勳書記剛才還説自己的普通話不太好,但是談起綠色發展還是如數家珍。

人民日報記者:我看幾位都是基層黨組織的帶頭人,能不能請各位具體結合自己的工作或者故事,談談基層黨建對服務村裏或者社區的發展有什麼作用?

李秋蓮:我是城市社區的,我説説我們黨支部的領導和黨員的帶動作用。我舉一個例子,我是2004年從育才社區到紅旗社區的,因為我們正處在轉型時期,各個部門  都比較困難,條件比較差。2004年我從育才到紅旗,我聽説那個地方有廁所是60年代的旱廁,糞便很長時間沒人清理,老百姓去廁所腳沒有下地的地方,我們社區挨家挨戶叫居民代表共同商量廁所修建的問題。當時沒有錢,黨員帶頭捐,因為大家都知道,那時候下崗職工特別多,捐錢很有限,沒有磚就到拆遷工地上撿,黨員帶領群眾去撿。在拆化糞池那天,由於時間特別長,當打開蓋子那一刻,陳年的那種惡臭撲面而來,當場就有幾個人吐了,有很多人就往後退,更不要説跳下去清理這個化糞池了。過了幾分鐘,我就先跳下去了,接下來我們幾個黨員也跳下來了,二話沒説,掄起鐵锨就開始淘糞,隨後群眾也加入了淘糞的隊伍,半個月過去,水衝廁所就建成了。在這半個月裏,我們支部説話有人聽,幹活有人跟。後來帶著群眾修巷道、拆煤棚,修廣場,群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十六年來我的感受,就是群眾需要什麼,我們黨組織就做什麼,只有黨組織起到領導核心作用,我們黨員起到帶頭作用,就沒有解不了的難題,沒有辦不了的事情。謝謝。

龍書伍:我們村黨支部關於黨建是這麼做的,我説的具體一點。我們村在全村劃分了八個黨員責任區,把全村的26名黨員編組到裏面去,平時開展結隊幫扶、義務勞動,有矛盾糾紛的時候,也幫助化解矛盾糾紛。再一個,經常組織黨員學習,也提升了黨員的思想。我們在2014年的時候,因為當時的進城公路只有3.5米寬,經常造成交通擁堵,所以我們就向上面爭取資金,把道路拓寬。但是在拓寬道路過程當中,所佔用的老百姓的田土都是沒有錢補的。在做老百姓工作的時候,老百姓也不是很願意,也不是説不願意,當時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一個表態。我們有個黨員,看到這個情況,就主動説,你們就從我們家裏的土先挖吧。其實我們修公路的過程當中,佔用他家的田土是最多的,他帶頭之後,老百姓就沒有話説了。不用半年的時間,4.4公里的路拓寬成6.5米寬的路,半年時間全部做好。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沒有出現一起阻工的事件,通過這件事黨員幹部的形象樹起來了,威信也提高了,所以在後面的工作中也開展得比較順利。

余靜:雖然我的基層工作經歷不長,但是我感覺這兩年也是有變化的。我到村裏後,感到大家也都很辛苦,但是沒有形成合力,支部的戰鬥力不強,在工作當中也發現,當時辦公的場所都是一人一間,老百姓辦事的時候,找這兒找那兒,找不到人。後來我們建了一個文明服務大廳,所有村幹部都集中在大廳裏服務,老百姓來的時候,找哪個幹部,一眼就能找到,並且他如果找不到的話,其他幹部都可以幫助他代寫證明、開證明、打印、複印一些東西,很瑣碎,但是一來就能找到人,也不用急,因為他剛從山上下來的時候,時間會很緊張、會很急,這樣的話,感覺大家氣也順了很多。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當總支書記,也是本村的一個黨員裏面選,我們向黨委推薦,他後來任我們村黨總支的書記,幹事也是非常潑辣,他當時就是我們村裏面的一個黨員,也是我們村裏的人,群眾基礎還是比較好。在這個過程中就發現,村黨總支是所有黨員的一個大家庭,所有的工作從村兩委先開始,包括涉及到自家的利益的時候,都是從村幹部自己先帶頭幹。在開展工作的時候,因為我們村是37個居民組,通常我們落實一項事情的時候,每個居民組去開會,每個居民組都會有黨員,在開會的過程中,這些黨員還是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敢講直話,敢講真話,所以工作開展過程中,黨員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以及自身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真正的本領就是帶領大家脫貧致富,讓全村的村民增加收入,這是最關鍵的落腳點也是出發點。

針對我們村的情況,我們是貧困村,現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脫貧攻堅,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的黨員也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我們經常講,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特別是在易地扶貧搬遷過程當中,感覺到黨員發揮的作用特別大。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這一塊,發揮作用非常重要。

王傳喜:我也説兩句。老百姓講,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基層黨組織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認為,一個是要有個“公”字,辦事公平公正公開,再就是吃苦吃虧在前,享受在後。有困難的時候,急難險重的時候,我們黨組織、黨員隊伍要衝鋒在前。我們經常講,革命戰爭年代,千千萬萬的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染紅了黨旗。今天的和平年代,這麼幸福的生活,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困難。所以我們在土地調整、土地集約經營、舊村改造、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等各項工作當中,有困難的地方就有我們黨組織,就有我們黨員衝鋒在前,有利益的時候,是讓群眾在前面。

再就是要廉潔,特別是我們農村幹部和機關幹部不一樣,是祖祖輩輩生活在一起,鄰居、親戚朋友,都是老熟人,抹不開面子,廉潔就更為重要,我們首先是教育引導,再就是加強監督,真正做到“手不伸、嘴不饞、心不貪,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我們這些年集體經濟發展了,沒有一個黨員幹部在經濟上犯錯誤、栽跟頭,群眾也信任了,公生明,廉生威,我們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事。

再就是黨員幹部要有致富、帶富的能力,要有領導的能力,要有管理的能力。我們要求每個黨員幹部都要是致富帶頭人,都要有管理企業、發展經濟、搞社會治理、抓黨建的本領,這樣才能帶領群眾發家致富奔小康,讓我們的黨旗高高的飄揚。謝謝大家。

農民日報記者:第一個問題想問龍書伍書記,十八洞村作為脫貧摘帽村,咱們都知道在扶貧裏面,有的農民的思想工作比較難做,存在“等靠要”,等著幸福上門。當然幹部為農民服務不假,但是農民也不能乾等著幹部來服務,所以我想問一下,在這個過程當中,您是怎麼做農民思想工作的,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的。第二個問題,想問來自農村的四位村支部書記,現階段你們所處的地域,你們心目當中,農民的幸福生活應該是什麼樣子,幸福指數裏應該包含什麼東西。在這個過程中,當地的農民還需要繼續做些什麼?

龍書伍:剛剛我也説了,我們十八洞村是這幾年才發展起來的,所以老百姓的“等靠要”思想在我們一開始做工作的時候是比較嚴重的。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當時我們首先是發展烤煙基地,要流轉老百姓的土地。當時老百姓還是很不支持的,我們要做大量的工作,有些農戶,我們可能走了十幾遍,才把他的土地流轉下來。做這個産業當中,用工的時候,全部用那些被流轉土地的農民,讓他們得到流轉資金以後,還可以在當地務工,讓他們看到我們在做的事不是從我們自己的利益考慮。還有一點,是最主要的一點,我們也針對苗族人講名聲好面子的特點,組織了村民思想道德星級化管理。因為我們的村民都是挨家挨戶在一塊兒的,抬頭不見低頭見,如果村幹部説你思想不行,他就覺得我們可能是看不起他。我們就採取了一種形式,讓村民之間互評,我給你打分,你給我打分,看你總分是多少,總分在90分以上就是五星級的家庭,80分以上是四星的,依此類推。

當時評比以後,每個自然寨評比,一評比完,馬上統分,馬上把結果公佈出來。在結果公佈出來以後,我們老百姓也看到了,老百姓給老百姓自己打分其實是很公平的。比如在我心裏,我覺得這個人思想比較好,公佈出來以後,就看到他的分數是很高的。比如在一些公益事業建設當中不支持的,其實分數是最低的。

我們當時發生了一個比較有趣的問題,全村有個村民,我們隨便做什麼,他都是反對的,然後他打分是全村最低的,得到個二星。當天我就把二星的牌子貼到他家的門上面,他出去一轉,別人家最多的是四星到五星,三星的都很少,他自己覺得很沒面子,晚上就給撕掉了。我們是每季都評一次,到第二季度,我們修停車場,用了他的地,他免費提供,第二次就評了四星級。我們就在這些方面引導老百姓,讓他們有榮辱觀。也是通過這些,後面我們所有進行的建設,還有産業的發展這一塊,都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

余靜:我感覺,我自己本身也是農村人,我感覺我的目標就是家庭幸福,生活美滿,最好還有點小存款。

王傳喜:農民老百姓是很容易滿足的,他們的幸福是隨著感覺走的。特別是這幾年我們中國共産黨帶領我們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進入了強起來的新時代,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地更綠了,環境更美了,收入更高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富足了。從中央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後,我們也提出了更高一點的目標,幼有早育、學有優教、勞有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幫扶的目標,讓我們的群眾更幸福。謝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李秋蓮書記,據我了解,咱們社區已經建成了智慧型的服務機制,居民在家就可以辦理醫保和養老統籌。想問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們的初衷是什麼?以及下一步還有哪些打算?

李秋蓮:初衷很簡單,就是讓來我們這裡辦事的群眾更方便,我們能更快地給他們辦事。另外一個是減輕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過去可能有很多人都知道,尤其在城市社區裏面,對的口特別多,民政、老齡、養老等等,很多部門,我們要上對幾十個部門,我們要入戶去採集一些信息,採集過程中你要到群眾家去,群眾上班去了,他沒在家,你還要再跑一趟,去了之後,群眾正做飯呢,你敲門,他給你開不開?跑得多了,群眾就煩了。我們基於這種情況,一次信息採集到位,進入到我們庫裏面。從2013年,就開始把這個全部入到庫裏,涵蓋了住房面積、在哪個地方上班、你是不是復員軍人、你是不是正在服役、你是不是低保等等牽扯到所有居民的信息,不管哪個部門要,我們直接一導,數據就送過去了,減輕了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另外也不給居民添麻煩了。

還有,我們把信息庫建成了以後,隨著時代的發展,過去群眾老年人排隊什麼的,現在群眾基本上不用到社區辦事了,所以我們現在社區名字叫“拆前臺、建後臺、搭平臺”,我們已經把前臺拆了,群眾到我們這兒來辦事,只需要一個機子,他可以交電話費、煤氣費、養老統籌等等,他把卡拿來,這樣有個機子,另外還有個辦事的機子,他現在到我們那裏辦事特別方便,我們過去前臺一站式大廳,現在把大廳拆除了,把更大的地方騰給群眾,現在群眾到我們這個地方活動,我們建了43個草根社會組織,我們有乒乓球隊、書法協會、秧歌隊、腰鼓隊、合唱團、模特隊等等,給我們轄區的群眾每個人都找到他的落腳點、他的歸宿。現在群眾在我們這裡,你只要是我們社區居民,你是我們的會員,直接輸個號,就可以到我們臺裏辦任何事情,80多項服務項目直接就可以辦理,減輕了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量,群眾也更方便了。

下一步,我們跟著新時代的發展、群眾的新需要,打造我們現在服務的升級版,我們把它叫做二期,你申請保障房,大家都知道,保障房申請,我們社區要進行公示,到辦事處還要進行公示,到棚改辦還要進行公示,從你交表格這一天開始,你在手機上就可以查到,我在什麼地方公示的,到哪一天,隨時給你提醒,你可以到我們這裡來選了,手機隨時給你提供跟蹤服務,讓我們的服務更精細,更加個性化,更加智慧化,讓生活在我們這裡的群眾更加幸福,更加滿意,也就是群眾説的,幸福滿滿的。謝謝。

襲艷春:我估計秋蓮書記那麼一説,我們四位農村的書記都很羨慕。不知不覺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最後一個提問的機會。

光明日報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想請問余靜書記,我們了解到,您原來並沒有從事過農村工作,想問一問您到農村後,遇到過哪些突出的困難,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快速融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的。第二個問題請問幾位書記,習近平總書記説過,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你們幾位在基層工作都非常不容易,您對“奮鬥”是如何理解,有何切身感受?請簡短地説一下。

余靜:我剛才也跟各位媒體朋友介紹了,我之前是在縣中醫院信息科,是2015年7月份到大灣村駐村工作。剛開始的時候,我也不知道怎麼樣去幹基層工作,雖然我是農村人,但是我沒有基層的工作經驗。我先通過走訪,跟著我們的村幹部,正好那時候收農村醫療保險,就跟著村幹部走村串戶。在這個過程中,一是能了解當地很多群眾的實際生活狀況,包括他的思想狀況,後來又有一個工作,就是宅基地改革騰退,我們下去測量,把所有的農村房屋進行測量。我記得我當時去的時候還挺白的,穿著一件防曬衣,他們説也是城裏的,也是很漂亮的。結果下去以後我發現,在這個過程當中跟老百姓打交道是有妨礙的,他是不認可的,或者説他帶著懷疑的眼光。後來我把之前穿的衣服全都鎖起來了,重新換了一套,相對來講比較樸實的衣服,我之前也沒有怎麼化粧,但是還喜歡抹一點,到農村工作之後,就不再抹那些東西了。你用最快的時間融入他們,必須要讓他第一眼就感覺到你是真誠的或者樸實的,他容易接受的形象,首先是從這方面改變。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發現當你改變以後,但是他們不一定信任你,你怎麼融入他們,也就是通過辦事,對待他們甚至比自己家親人還要親,因為自己家親人,你火的時候還要火他們兩句,在農村開展工作中,他們既是你的親人,也不是你的親人,是你的親人,對待他們每一件事、每一個問題都要認真的用心去做;但不是親人,他又不是真正有血緣關係的,你還要注意方式方法。你在農村開展工作,你是黨員,又是幹部,他説什麼你必須要接受,首先要傾聽,不管好聽不好聽,都得接受。聽他傾訴以後,如果他有實際困難,能幫助他的一定要幫助他,有問必答,如果不能涉及到的,要給他解釋説明。因為在基層你所掌握的資源,全力以赴地幫助他,把你手上的資源,認識的朋友聯絡電話也好,都要給他聯絡到,然後給他説法,他自然就理解你是真誠的,第一道關就打通了。再後來,政策落實的時候,光靠講也是不管用的,落實這項政策過程當中,讓他發生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他的生活狀況和狀態都發生變化了,逐步的就信任你了。這個信任一旦建立起來,你想讓他不信任你也很難了。所以,我做工作的時候,之前就是花大量的時間去下面走訪,傾聽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有時候可能辦得到,有時候辦不到。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沒有太多懂他們的人聽他這樣説,時間長了,就像自己家的孩子一樣,有感情了,也像自己家父母一樣。我在家的時間還短一點,陪他們的時間還長一點,就這樣建立起來了感情。比如我幫扶的那一戶,他兩個女兒都外嫁,男孩子因為意外去世了,我經常跟老兩口打交道,一開始他也不容易接受的,中間我讓他搬遷他們不同意,後來半年以後才同意,跟他們慢慢建立信任了,他們就説,你看著辦了,你作主了,就跟自己家孩子一樣,他經常説我是他們家幹丫頭。人都是有感情的,如果真心真意地幫助他們,他們也像親人一樣支持自己。我在村裏,不管到哪家都要拉著你吃飯,不吃飯就看不起他,有時候都來蠻的,非讓你在他家吃飯。所以這個過程當中感覺到,雖然辛苦、很累,受過很多委屈,但是回過頭來看,還是值得的,這些人都是非常樸實的。謝謝。

襲艷春:關於“奮鬥”,看看幾位書記還有沒有要講的。

王傳喜:總書記講,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實際上奮鬥就是幸福,奮鬥的過程也是幸福的過程。我在村裏幹了快二十年了,我們是一年到頭,包括大年初一,沒有放過一天假(當然有事情是可以請假的)。我們每天早晨6點鐘要開晨會,我們的兩委幹部、企業的骨幹。我們就這樣十幾年、二十年如一日過來了,別人都問苦不苦,我們感覺不到。苦中有樂,有苦有樂,我們在享受著這個過程,我們一直在奮鬥。我們所有的會議,大大小小的會議都是用早晨和晚上開會,農村有農村的特點,我們自己的會白天沒有開過。我們晚上開會,就像看電視,就像學習,早晨就當成鍛鍊了,我們去看項目,我們研究問題,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一直就是這樣,一點也不感覺到苦。看到群眾期盼的目光、群眾滿意的笑臉,我們心裏幸福是滿滿的,我們村莊這些年也獲得了十幾項國字號的榮譽,我個人也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産黨員,也光榮地出席了黨的十九大,也被作為“最美基層幹部”,雖然還有好多的不足,但是感覺到榮譽是至高無上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李秋蓮:總書記説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我説説我對幸福和奮鬥的理解。我在社區工作了16年,這16年裏有酸甜苦辣,但是也收穫了很多。當我走在我帶領居民修的路上,我就感覺特別平坦,心情特別舒暢,和走在其他的路上是不一樣的,看到我裝的路燈,感覺比其他地方的燈亮得多,這就是收穫滿滿的。自己在幹的過程中,隨時以群眾需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出發,當然過程中有“忠孝不能兩全”、“子欲養親不待”等等,你沒有付出,你沒有捨棄,你可能就沒有收穫吧,這就是我的理解。謝謝。

龍書伍:我自己的角度來説,我認為奮鬥是白天走村串戶,面對各種問題,晚上別人睡覺的時候,我把問題整理出來,第二天處理好,不留到第三天。

余靜:我當時下去駐村扶貧的時候,我有兩個孩子,我第二個孩子半歲,現在第二個孩子快三歲了。當時我婆婆是不同意我下去扶貧的,我就説,反正就兩三年,就回來了,是很短。因為我兩個媽媽很給力,我婆婆和我媽媽一人帶一個,我離縣城也不是很遠,一個小時。後來在工作當中發現,實際是沒有星期六星期天的,我們村是貧困村,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時間要花在村裏面。但是每次看到村裏的這些變化,以及老百姓臉上這些笑容的時候,感覺他們是真心實意的高興時,我感覺也很值。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了我們村,我也非常有幸當面向總書記報告我們村的一些情況,後來在座談會上,我跟總書記承諾,大灣村一戶不脫貧,我堅決不撤崗,目前雖然第六批已經結束了,但是我們村的脫貧攻堅任務還沒有結束,所以我繼續留任第七批,再幹三年。我婆婆這次是完全同意我的想法,因為沒有他們全力以赴的支持,我在前方做這項工作的時候,可能也不能做到全身心的投入。

我也是一名十九大代表,我跟有扶貧任務的幫扶幹部們一起交流的時候,我就跟他們講,現在很榮幸作為選派幫扶的這一批幹部下去開展基層工作,大家應該珍惜作為扶貧幹部的身份下去開展駐村扶貧工作,把項目措施落實到位。做完以後,如果這個家庭、這個貧困戶,因為你的政策宣講,你的幫扶,他們家裏發生變化的時候,這是用金錢和地位換不來的,所以我也會繼續在我自己的崗位上實現我的承諾。謝謝大家。

襲艷春:再次感謝五位基層幹部,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感受,我聽下來,覺得很觸動,也很感動。總書記説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覺得五位黨員們、書記們,我們的基層幹部們,用他們很樸實無華的語言,默默奉獻的行動,向我們展示了怎麼樣帶領人民群眾艱苦奮鬥、追求幸福生活,也踐行了總書記的這樣一句話。我想他們回去之後還會繼續自己奮鬥的路程,也祝福我們的基層幹部們,非常不容易,祝他們幸福。另外,我們的人民群眾有這樣一批基層幹部為他們服務,我覺得我們的人民群眾也是幸福的。

今天的見面會就到此結束,也再次感謝我們五位基層幹部,應該説是五位最美的基層幹部,也謝謝大家。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