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減稅降費政策要落地見效

2018-05-18 07:37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各項措施陸續出臺,企業如何享受到紅利——
減稅降費政策要落地見效


今年的稅收改革與政策調整具有諸多特點,尤其是舉措多、覆蓋廣、指向明、措施實,這些改革舉措的落地,對全面提升稅收治理水平必將奠定良好的基礎。下一步,應繼續著力把各項減稅降費政策落到實處,更好發揮改革紅利

5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物流成本的措施,其中包括從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對物流企業承租的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減半徵收城鎮土地使用稅。同時,從今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對挂車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

這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實施超1萬億元減稅降費的一部分。在去年減稅降費超過萬億元的基礎上,今年減稅降費繼續大力推進。當前這些措施落地情況如何,企業是否真正享受到了紅利,減稅降費還需要如何進一步發力?

措施落地迅速

減負效果明顯

在今年全國兩會結束後不久,國務院召開多次常務會議部署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減稅降費措施。

5月1日,降低稅率水平、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退還部分企業的留抵稅額等3項深化增值稅改革政策開始實施。當天,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有限公司發佈聲明表示,根據國家調整增值稅稅率政策,公司將依照該政策對價格的實際影響,自5月1日起相應下調在售車輛的廠家建議零售價。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則預計通過此次增值稅改革,2018年可減稅2億元左右。“公司將利用盤活的資金流投入研發和營銷項目,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財務與會計部總經理郭銳説。

一系列政策惠及“雙創”和中小企業。在增值稅改革措施實施後,浙江湖州零貳壹柒裝飾設計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何紅梅第一時間來到辦稅窗口,申請把公司轉為小規模納稅人。“我們公司2017年12月成立,主要從事建築設計,能夠取得的進項較少,轉為小規模納稅人更適合公司需要。今年我們的目標銷售額是200萬元,預計可以減稅25萬元。”何紅梅説。

令人關注的是,減稅政策不僅直接為企業減負,同時還惠及消費者。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新政調整預計減少中石化相關稅費38.5億元,為公司節約大量資金,該公司5月1日下調了加油站汽柴油零售價格;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也表示,稅率下降為航空公司增收和票價降低帶來空間……

“今年稅收改革與政策調整具有諸多特點,尤其是舉措多,接近20余項直接減稅措施;覆蓋廣,涉及的稅種較多,且大多數是現行稅制中的重要稅種;指向明,減稅目標直指實體經濟和民生改善,聚焦改革中的突出問題;措施實,確定的減稅措施非常明確具體,操作性很強。這些改革舉措的落地,對全面提升稅收治理水平必將奠定良好的基礎。”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説。

優化營商環境

助力對外開放

“今年以來,國家持續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有效減輕市場主體負擔,改善營商環境,對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説。

值得注意的是,一系列減稅措施,不但直接減輕了相關行業企業的稅負,還促進了其他企業用能、物流等成本的下降。比如,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通知,決定將因電力行業增值稅稅率調整、電網企業留抵稅額一次性退返騰出的電價空間,全部用於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據統計,該項措施涉及金額約216億元,可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每千瓦時2.16分,降幅達2.7%。

根據國家關於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自5月1日起鐵路運輸服務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中國鐵路總公司決定,同時下浮鐵路主要貨物運價,據測算,此舉全年將為社會降低物流費用超過30億元。

減稅對促進對外開放、鼓勵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發揮出積極作用。近日,福建省首筆外企享受再投資遞延納稅業務備案順利辦妥,漳州科能電器有限公司的境外投資者獲暫免徵收預提所得稅近150萬元。“中國稅收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新政策助力企業用分配利潤再投資,通過遞延納稅的政策紅利‘生錢’。我們下定決心抓住新機遇,佔領人工智慧的制高點。”集團董事長吳毅禧説。

實施境外投資者境內利潤再投資遞延納稅,是一項鼓勵國外投資者所獲的稅後利潤追加投資所給予的稅收優惠政策。“境外投資者分得的境內居民企業的利潤再投資于鼓勵類投資項目的,可實行遞延納稅,暫不徵收預提所得稅,旨在更大程度上吸收已在中國境內投資的跨國公司持續再投資,有效抑制資本外流的衝動。這對穩定海外投資者的利益,激勵外資企業投資熱情,具有鮮明的政策導向。”李萬甫表示。

清費有效推進

監管尚需加強

企業關注的負擔,不僅在於稅收,同時還在於收費。名目繁多的收費,不僅給企業帶來沉重的直接成本負擔,也加重了操作不規範、隨意性較大等制度性交易成本。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收費清理改革,以涉企收費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大幅降低企業非稅負擔,進一步清理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調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徵收標準,繼續階段性降低企業“五險一金”繳費比例,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

4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了進一步清理規範政府性收費的政策措施。據介紹,在2017年降費6000多億元的基礎上,上述政府性收費降費措施預計全年可減輕企業負擔2506億元,加上發展改革委出臺的降低經營服務性收費等措施後,預計全年合計減輕社會負擔超過3000億元。

如何將清理規範涉企收費落實到實處,並防止亂收費反彈?就此,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表示,下一步的工作不僅要做好清費降費的“減法”,同時要做好事中事後監管的“加法”,尤其是監管還要進一步加大力度,“總之是通過綜合施策來達到對企業的減負增效的目的,最終實現減負增效‘乘數’的效應,也是真正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日前對河北、廣西等地進行了企業降成本專題調研的白景明向記者表示,從各地情況看,一系列減稅降費的措施有效落地,減負作用明顯,企業獲得感普遍較強。

“下一步,應繼續著力把各項減稅降費政策落到實處,更好發揮改革紅利。當然,‘降成本’需要多方發力,減稅降費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企業本身的加強管理、挖潛改造,控制內部成本也十分重要。”白景明説。(記者 曾金華)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