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能工“小”匠比拼技能“大”擂臺 多措並舉逐夢工匠精神

2018-06-15 18:4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上海6月15日電 題:能工“小”匠比拼技能“大”擂臺 多措並舉逐夢工匠精神

新華社記者葉昊鳴、周蕊

匠心築夢,實幹興邦。

6月13日至15日,一場場角逐中國技能巔峰的比賽項目正式開賽,約9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能工“小”匠們匯聚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參加他們職業生涯中一次重要的“考試”。

除了“主角”們,來自全國各地技工院校的學生和老師、企業代表及來自各省區市的人社部門負責人也齊聚上海,共同為2018年中國技能大賽——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加油助威。

工匠精神與人文關懷“硬”“軟”兼備

13日上午10時,會展中心的14號場地內正在進行飛機維修項目的比賽,頭戴照明設備的年輕選手們仔細檢查著面前直升機的尾翼。這個在平時並不常見的項目吸引了眾多觀眾,紛紛用手機記錄下這一場景。

“一名飛機維修師的維修任務清單有時高達幾百個項目,對技能人才從細微處發現隱藏問題並及時修復的能力要求非常高。”飛機維修項目裁判員孫建英説。

在賽場另一端的49號場地內,頭戴橙色安全帽參加重型車輛維修項目的選手也在緊張地操作著,不時有選手將身子埋進碩大的車輛內部進行檢修。

隨著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包括飛機維修保養、重型車輛維修等項目開始備受關注,這既能讓技術能手大展身手,也彰顯了中國製造業領域的工匠精神。

而除了工匠精神“硬”實力的體現,人文關懷的“軟”實力也成為此次比賽關注的重點。

“您願意配合我嗎?”“我能坐下來跟您聊一會兒嗎?”……伴著一聲聲輕柔的問詢,身著健康和社會照護項目服裝的選手眼神真切,不斷詢問躺在病床上“患者”的身體狀況。

“中國的健康和社會照護在此次比賽中首次亮相,填補了中國在這一比賽領域的空白。”健康和社會照護項目的裁判長周嫣説。

與傳統護理相比,周嫣認為健康和社會護理更加注重人文關懷,每一名與健康相關專業的人員都應具備。“目前國內市場對這一專業有大量需求,也將倒推這個行業進一步發展。”周嫣説。

正確引導、科學培養技能行業的興趣愛好

今年15歲的楊俊傑是上海市崧澤中學八年級的學生。平日對汽車、機器人、電器感興趣的他,也在比賽期間和小夥伴來到了比賽現場。

“第一次現場觀摩,很長見識,現場比在網絡上看的圖片要真實精彩得多。”楊俊傑表示,看過比賽後,自己對技能職業也有點“心動”。

上海市徐涇中學的德育教導老師朱鷹也帶著自己的學生來到了比賽現場,精彩的比賽吸引了學生們的目光,也在他們心中埋下了興趣愛好的種子。

“相較于學習,或許有一部分學生對職業技能更感興趣。要引導他們的興趣,讓他們意識到成為技能人才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朱鷹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少技能勞動者從事技能行業的工作,始於興趣愛好,這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引導,也需要以科技作為催化劑。

在展示區域內,一名費斯托工具的員工正在展示公司研發的機器,這種機器能夠快速精準地按照個性化模具製作木制傢具,滿足市場中越來越多的個性化定制需求。

“很多青年人不願從事木工行業,一部分原因是傳統木工行業的製作手法相對保守,製作速度慢,要花費大量時間積累經驗。”費斯托工具董事總經理張俊明表示,使用費斯托的機器,經過簡單的培訓就能在短時間內設計、製作出精美的木制傢具,即便與熟練的木工相比也毫不遜色。

“科技發展讓不少青年人能夠更方便、更輕鬆地接觸和完成技能行業的工作,在短時間內對這些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有助於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張俊明説。

多措並舉,提升技能勞動者自豪感、獲得感、榮譽感

長期以來,技術工人的短缺嚴重影響著我國向製造業強國轉變的進程。截至目前,我國有技術工人1.65億,其中高技能人才4700萬,僅佔就業人員的6%。

何以出現這種現象?這既因為我國技術工人的體系評價、工資待遇、社會保障依然與學歷挂鉤,也與輕視技術水平的社會氛圍有關。

國以才立,業以才興。隨著我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無論在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都開始對技術工人的重要性予以關注。

2018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頒布實施《關於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提出要加強高技能領軍人才的服務保障、政治待遇、經濟待遇、社會待遇等,從國家層面上鼓勵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在比賽期間,來自江蘇、山東、湖北、重慶四個省市的人社廳(局)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將從經費、榮譽等方面,對本省市在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上獲得榮譽的選手予以獎勵,以激勵技術能手努力拼搏。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表示,希望通過比賽為我國技能人才的培養樹立科學指導標準,提高技能勞動者的自豪感、獲得感、榮譽感,進一步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