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專家解讀李克強出席“16+1”領導人會晤:推動“16+1”經貿合作穩步發展,行穩致遠

2018-07-11 00:00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開放,實效,包容
——推動“16+1”經貿合作穩步發展,行穩致遠

第七次中國-中東歐領導人索非亞會晤圓滿落下帷幕。此次會晤是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受到嚴峻挑戰的大背景下召開的。李克強總理通過與中東歐16國領導人會晤,出席第八屆中國-中東歐經貿論壇及其他有關配套活動,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深化開放務實合作、共促共享繁榮發展”的真諦,為深入推進“16+1”合作指明了方向。

一、持之以恒,務實前行,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水到渠成

2012年在波蘭華沙舉行的第一次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開啟了中國與中東歐“16+1”的合作進程。6年來,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中國蘇州、拉脫維亞里加、匈牙利布達佩斯、保加利亞索菲亞,分別見證了中國與中東歐16國經貿合作一步一個腳印、堅定而務實的發展進程,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雙方積極開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2012—2017年間雙邊貿易規模擴大了30.6%,遠超同期中國與歐盟整體貿易增長水平。截至2017年底,中國對16國投資超過90億美元。雙方合作的方式日漸多樣,領域不斷拓寬,除傳統的貿易投資外,園區建設、創新合作、金融合作、地方合作等都給雙方合作不斷增添新的活力。近年來,中國與中東歐企業投資合作每年都涌現成功項目:2016年中國河鋼集團收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2017年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歷經4年開工建設,2018年中國中科創達收購保加利亞圖像視覺技術公司MM Solutions等等。“16+1”合作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始終秉持實效性,為雙方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推動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二、規則為先,多方合作,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基礎穩固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在中歐合作的大框架內進行,合作各方都強調遵循國際通行規則,堅持市場化運作和利益共享。與西歐發達國家相比,中東歐許多國家當前仍然處於加快經濟發展的進程之中。西歐國家、歐洲復興開放銀行和世界銀行在幫助中東歐國家發展基礎設施、推動法治建設和商業開發方面形成了較好的項目管理經驗,建立了一套公開、透明、符合國際規則的市場運作機制。經過40年改革開放,中國不僅實現了經濟的巨大發展,而且推動全面依法治國持續,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加深與世界經濟的融合,願意將自身發展經濟的經驗與更多國家分享。在國際經貿規則和市場運作機制之下,“16+1”經貿合作具有牢固的基礎。

另一方面,“16+1”合作是促進中國與中東歐地區發展的全新模式,合作雙方與西歐國家、有關機構加強互動,通過三方或多方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同樣至關重要。這不僅有助於中東歐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助於中國企業學習國際經貿規則,助力國內改革開放,進一步夯實中國與中東歐乃至歐洲的合作基礎。

三、公開透明,開放包容,以“16+1”合作促進中歐合作

李克強總理強調,“16+1”合作涵蓋歐盟成員國和非歐盟成員國,是公開透明包容的大平臺,既有利於促進中國同歐盟合作,也有利於促進歐洲內部均衡發展。“16+1”經貿合作的持續推進,必將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關係發展注入了新動能,為深化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打造新引擎。“16+1”合作機制自創建以來,中國與中東歐16國始終將該機制視為中國與歐洲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益補充,充分尊重歐盟統一貿易政策,遵循歐盟法律框架,推進在中東歐國家的項目合作。正是基於上述原則,當前“16+1”領導人會晤的觀察員已從最初的歐盟機構擴大到歐盟、奧地利、希臘、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瑞士和白俄羅斯。

經過多年實踐,“16+1”合作對中歐合作及歐洲一體化的積極作用正逐漸得到包括德國在內西歐國家的認同。2018年5月默克爾總理在其對中國的第11次訪問期間表示,“16+1”合作是有益的合作平臺,有利於促進中東歐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中東歐國家與中國優勢互補,開展合作是對歐盟內部建設有益的補充。

本次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發表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索非亞綱要》,這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第二個五年新征程的起點。隨著各利益方對“16+1”合作機制的認同,以及中國新一輪開放措施的實施,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有望迎來新的發展,也必將推動中歐經貿關係邁上更高臺階。(姚鈴)(作者係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歐洲與歐亞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