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人社部發佈會解讀前三季度就業、社會保障等數據

2018-10-31 14:23 來源: 中國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 郭天虎 攝

人社部于2018年10月31日(週三)10:00在西院(東城區和平裏中街12號)216會議室召開2018年第三季度新聞發佈會,通報2018年前三季度工作主要進展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發佈解讀前三季度就業、社會保障等數據。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 盧愛紅:

現在舉行2018年第三季度人社部新聞發佈會。我先通報有關情況。

關於就業工作。前三季度,我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1-9月,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07萬人,同比增加10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36萬人,同比增加3萬人。三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2%,降至多年來低位。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9%,同比略降。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紮實推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重點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幫扶工作,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深入實施“三支一扶”計劃,選派2.6萬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服務。

二是持續加強就業扶貧、技能扶貧工作。進一步加大就業扶貧政策支持力度,聚焦提升勞務組織化程度,深入推進勞務協作,組織各地推薦第二批就業扶貧基地和典型企業,推廣一批勞務品牌。深入開展技能扶貧培訓活動和技能脫貧千校行動。

三是支持鼓勵創業工作有序開展。進一步加強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建設。第三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圓滿落下帷幕,92個項目獲獎。

四是人力資源市場建設不斷加強。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施行,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監測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誠信體系建設持續推進,建立中國北京、天津、廣州、深圳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

五是公共就業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做好臺港澳人員就業許可取消後的有關工作銜接。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大中城市聯合招聘活動,組織開展全國金秋招聘月活動。大力開展失業保險援企穩崗和技能提升工作,1-9月,共向32萬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96億元,惠及職工2997萬人;向38萬人次發放技能提升補貼6.2億元。在失業動態監測月報基礎上,選擇30個重點城市開展失業動態監測旬報工作。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介紹有關情況 中國網 郭天虎 攝

就業工作下一步安排:

一是統籌抓好高校畢業生、去産能職工、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等各類群體就業,拓展就業渠道,兜牢民生底線。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全力推進就業扶貧,拓寬就地就近就業渠道,深入推進扶貧勞務協作,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脫貧。

二是發揮創業帶動就業作用,加強創業服務,鼓勵支持各類群體創業。

三是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貫徹落實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推動各地出臺配套政策。

四是著力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平。深入研究健全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強化就業形勢分析研判,加強政策儲備,完善工作應急響應機制和應對預案,適時出臺穩就業政策措施。健全人力資源市場監管體系,加強人力資源市場建設,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

關於社會保障工作。

進展情況:一是社會保險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全民參保計劃穩步推進。截至9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參保人數分別為9.3億人、1.94億人、2.35億人。深入落實為貧困人口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政策,推進應保盡保。截止9月底,享受代繳保費的貧困人員2053萬人,其中建檔立卡未標注脫貧的貧困人口1302萬人,代繳總金額超過21.2億元。大力推進以工程建設項目為重點的工傷保險參保擴面工作。

二是制度進一步完善。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9月14日,人社、財政兩部印發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實施辦法,目前正在組織各地貫徹落實,並部署具體資金繳撥工作。

三是待遇水平進一步提高。2018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有序推進,目前,各地區企業退休人員已全部發放到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發放到位。

四是社保基金運行總體平穩。1-9月,基本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基金總收入3.93萬億元,同比增長18.2%,基金總支出3.45萬億元,同比增長16.5%。穩步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加快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工作。截至9月底,北京、山西等15個省(區、市)政府與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署委託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7150億元,其中4166.5億元資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繼續加強年金基金市場監管,全面開展社會保險基金風險防控,組織開展社會保險經辦風險管理專項行動省級互查。

五是社保經辦管理服務進一步加強。持續開展社保窗口作風建設。平穩有序推進社保費徵收體制改革。

下一步工作安排:

鞏固工程建設項目參加工傷保險成果,以快遞業為切入點,積極探索建立新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制度。立足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貧困人口全覆蓋,繼續做好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等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工作。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於研究提出繼續降低社保費率具體辦法的要求,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降低養老保險費率具體方案。指導各地做好基金收支情況測算、風險監測、防控監督工作。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推動落實年金基金制度,穩步推進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手段,努力實現“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著力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里”,提升服務水平。

關於人才隊伍建設。

工作進展情況:一是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分系列推進職稱制度改革,自然科學研究、會計系列改革指導意見已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完善職業資格制度。開展201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選拔推薦工作。做好留學人員、回國專家、博士後工作,穩步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二是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紮實推進。貫徹落實提高技術工人待遇政策措施。制定印發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見。做好技工院校招生工作,加強技工院校校企合作,開展第一屆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技能大賽。成功舉辦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啟動世賽集訓工作。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深入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加快建立符合不同類型人才成長規律和實際特點的評價機制。工程、體育教練員、民航飛行等系列職稱制度改革指導意見,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審核201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推薦人選。會同相關部門,印發註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文件,開展工程建設領域“挂證”問題專項治理。繼續做好留學人員、回國專家、博士後工作等,深入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繼續開展新疆和西藏特培工作。

二是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各類企業落實提高技術工人待遇政策措施。印發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等文件。推進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出臺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的政策措施及建立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等配套文件,印發在工程技術領域實現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意見。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繼續推動校企合作。

關於勞動關係工作。

工作進展情況:

一是勞動關係協調工作持續加強。部署實施關於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繼續深入推進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落實落地。做好企業薪酬調查工作,進一步加強企業工資分配宏觀指導調控。推動勞動標準體系建設,指導各地合理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探索完善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制,持續深化和諧勞動關係創建活動,積極推進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區建設。

二是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效能進一步提升。前三季度,全國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機構共處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129.7萬件,同比上升6.7%,辦結案件117 萬件,調解成功率為67.7%,仲裁結案率為88.9%。

三是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不斷加強。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完善地區間監察執法協作機制,實行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案件省級聯動處理機制。完善治欠保支制度機制,印發2018年省級政府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細則,加大對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上半年,全國各級人社部門公佈重大欠薪違法行為1059件,人社部公佈兩批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欠薪違法行為,向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推送2批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各地人社部門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1800件,公安機關立案1289件。前三季度,各地人社部門為131.3萬名勞動者(主要是農民工)追償被拖欠工資等待遇129.8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3%和32.5%。

勞動關係工作下一步安排:

一是加強勞動關係協調工作。全面建立企業薪酬調查和信息發佈制度,做好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和工資指導線發佈工作。進一步推動深化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推進和諧勞動關係創建活動,繼續深化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區建設。加強對勞動關係形勢的分析研判和預測預警,堅決防範勞動關繫領域矛盾風險。

二是做好調解仲裁工作。進一步推進勞動人事爭議多元處理機制建設,不斷加強專業性調解機制建設,不斷完善裁審銜接機制,創新調解仲裁製度,建設“互聯網+調解”在線服務平臺,探索構建“互聯網+仲裁”在線服務平臺,增強勞動人事爭議預防和處理能力。

三是堅決做好治欠保支工作。研究出臺完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的指導意見。加強日常監察執法,暢通勞動者舉報投訴渠道,加快推行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管理,加大重大欠薪違法行為社會公佈和違法失信聯合懲戒力度,對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的,依法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從11月1日至明年春節前,以工程建設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餐飲服務等易發欠薪行業為重點,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執法檢查,全面排查欠薪問題和欠薪隱患,摸清底數,依法嚴厲查處欠薪違法行為,確保辛苦一年的農民工們拿到錢回家。

今年6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我們部署在全系統全面深入開展行風建設,現在已經過去4個月,各級人社部門緊緊圍繞“正行風、樹新風,打造群眾滿意的人社服務”的總體目標,按照全系統行風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重點任務,迅速行動、紮實推進,人社系統行風建設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一是編制辦事清單指南。對系統和部本級審批服務事項進行了摸底梳理,近期將向社會公佈。各地也積極梳理公共服務辦理事項清單,比如湖北省制定了《全省人社公共服務事項指導目錄》和《全省人社公共服務“四辦”清單》,實現全省人社公共服務事項統一對外;江蘇省印發《關於統一和規範全省人社系統審批服務事項清單和辦事指南工作方案》,實現省市縣三級人社部門公共服務事項的名稱、服務依據、申請材料、辦事流程、辦理時限、表單內容“三級六同”。


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 郭天虎

二是專項清理證明事項。正加緊清理由部門規章、規範性文件設定的證明事項目錄。各地也積極精簡相關辦事證明材料,例如,湖南省在企業社保基數申報等7項公共服務事項中,取消需要提供的18項證明材料;吉林省整合融合各業務系統和公共服務平臺,通過人社數據的共享互通,實現持卡人身份證明材料不用交。

三是推進標準化信息化建設。修改完善社會保險經辦、人力資源服務、公共就業指導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積極推進各地實現就失業登記、社保登記和用工備案辦理“三個入口”登記合併為“一個入口”登記,今年年底前完成。落實全面取消社會保險待遇資格集中認證的規定,與公安、醫保、衛健等部門合作,積極推進跨部門數據共享和信息比對,完善遠程自助認證功能。各地也積極做好相關工作,例如浙江省以“八統一”標準(“最多跑一次”事項的主項名稱、子項名稱、適用依據、申請材料、辦事流程、業務經辦流程、辦理時限、表單內容省市縣三級統一)規範事項,以“三個打破”(打破處室、層級、部門信息孤島)推進數據共享,以平臺建設促進“服務下沉”,大力推動人社服務“最多跑一次”改革;福建省修改完善《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管理服務事項辦事指南》,構建窗口單位公共服務新型標準體系;四是強化監督檢查。積極總結、廣泛宣傳、大力推廣各地在加強系統行風建設方面的典型經驗做法和富有特色的“服務品牌”。在全國範圍部署開展明察暗訪,上半年對10省開展了明察暗訪,各地的公共服務部門在10月到現在已經對另外20省又開展了全新一輪的暗訪。同時建立負面案例警示教育機制,定期通報負面典型案例,推動各地各單位以案為鑒、改進作風。

以上是通報的內容。下面請大家提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

前三季度的就業總體情況怎麼樣?2018年就剩下兩個月時間,您對今年就業形勢是怎麼看的?

盧愛紅: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人社部門為大局做貢獻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今年前三季度,按照中央穩就業的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紮實做好各項就業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綜合就業統計監測和調研情況看,前三季度我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就業核心指標運行良好。城鎮新增就業平穩增長,1-9月累計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107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萬人,提前一個季度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9%,同比略有下降;三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3.82%,降至多年來低位。從重點群體就業來看,重點群體就業穩中向好,雖然今年820萬高校畢業生,但就業總體穩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穩中有進,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力度加大,前9個月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36萬人,同比增加3萬人。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基本平穩。我們對100個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供求數據進行分析顯示,三季度人力資源市場的求人倍率是1.25,環比、同比均有所上升,這表明招聘崗位數量大於求職人數,而且增加幅度是環比、同比都有上升。從近期調研和監測情況看,企業用工也總體穩定。

二是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效益穩步提升。這些都對擴大就業、穩定就業、提高就業質量形成了有力拉動。特別是新舊動能持續轉換,新動能持續增長,對新增就業的支撐達到了2/3的支撐能力。前三季度新登記註冊的企業數超過500萬戶,日均超過1.8萬戶,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持續顯現,為穩就業增添了後勁。下半年來,我們加大了就業創業政策的落實力度,組織開展金秋招聘月等專項就業服務活動,採取多種措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穩妥做好去産能職工安置工作,同時根據今年就業形勢特殊變化,深入研究就業領域儲備性政策。這些都為就業形勢穩定奠定了基礎。

三是我國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很大,就業結構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當前國內外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也在增多,這些都會對部分企業生産經營和就業帶來影響,就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就業工作,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創新創業活力強,市場迴旋餘地大,各地區各部門努力推動政策落實和服務增效。有了這些積極有力的因素支撐,我們對全面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保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充滿信心。

山東廣播電視臺駐京記者:

前一段人社部財政部共同印發《關於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見》,請問出臺這個《意見》的目的和考慮是什麼?下一步有什麼具體措施?謝謝。

盧愛紅:

我部和財政部印發了這一文件,是為了落實中央印發的《新時期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和《關於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等文件精神,根本目的是要加強我國技能人才的培養,更好地支撐我國經濟結構轉型,提升我國人力資源整體素質。文件出臺前,我們開展了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試點已經成熟,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推開。我國長期實行企業學徒制,計劃經濟時期包括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實行師傅帶徒弟的制度。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實際需要、培養技能人才的需要,對傳統的師傅帶徒弟的學徒制進行了適當改革,推出新型“學徒制”,堅持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院校參與的基本原則,在企業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的制度,企業導師和學校教師對學徒進行培養的全新模式。目的是進一步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通過企校合作、工學交替方式,組織企業技能崗位新招用和轉崗等人員參加企業新型學徒培訓,促進企業技能人才的培養,壯大和發展我國産業工人隊伍。

這項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建立企校雙師聯合培養制度。企業選拔優秀的高技能人才擔任學徒的企業導師,企業導師著重幫助學徒逐步掌握並不斷提升職業水平和職業素養。二是學徒培養實行彈性學制和學分制。結合企業生産、學徒工作生活實際採取彈性學制,實行學分制管理。鼓勵和支持學徒利用業餘時間分階段完成學業。三是健全企業對學徒培訓的投入機制,學徒在學習培訓期間,企業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支付工資,而且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承擔帶徒任務的企業導師享受導師帶徒津貼,津貼標準由企業確定,津貼由企業承擔。四是完善財政補貼政策。補貼標準由各省人社部門會同省級財政部門確定,學徒每人每年補貼標準原則上不超過4000元,並根據經濟發展、培訓成本、物價指數等情況逐步提高。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抓好新型學徒制工作落實,從今年起到2020年底,努力形成政府激勵推動、企業加大投入、培訓機構積極參與、勞動者踴躍參加的職業技能培訓新格局,力爭培訓50萬人以上的企業新型學徒。從2021年起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力爭每年培訓學徒50萬人左右。

經濟日報記者: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打造雙創的升級版,你怎麼理解這個升級版的概念?未來人社部將採取哪些具體舉措推動這項工作?

盧愛紅:

雙創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人社部門在其中也承擔了重要職責。國務院出臺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文件,必將對創業創新、帶動就業發揮重要作用。對我部來説,重點是做好優化服務、提升基礎能力和引導各類群體創業帶動就業等方面的工作。舉措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全方位提升對創業創新的服務水平,做好四項工作:(一)完善對新就業形態的支持措施。完善新業態勞動用工管理和服務,研究出臺指導意見。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建設“網上社保”。(二)加強職業培訓和技能服務。全面梳理職業技能培訓權力清單、服務清單,強化校企合作,加快技工院校教學和企業實際需要的對接,大力開展創業培訓,將有創業意願和培訓需求的勞動者全部納入創業培訓的範圍。(三)提升創業服務水平。深入實施創業服務能力提升行動,推進全國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四)開展創業創新系列活動。今年全國雙創活動週期間,我們舉辦了第三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總決賽,各地積極開展各類活動營造濃厚的創業氛圍。

第二方面是引導重點群體創業創新。也是四項措施:(一)深入實施高校畢業就業創業促進計劃,落實面向大學生等群體的創業擔保貸款、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孵化基地獎補等政策,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二)實施返鄉創業帶頭人培養,農民工返鄉創業培訓等專項行動,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三)研究制定促進科技人員柔性流動、鼓勵科研人員離崗創業等政策,破除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支持科研人員投身科技型創業。(四)深入實施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啟動支持計劃,建設留學人員創業園,提升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便利化水平。

以上就是打造雙創升級版人社部門要做的主要工作。

新華社記者:

7月人社部公佈了第一批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黑名單”,近日公佈了第二批,請問聯合懲戒的效果目前怎麼樣?對於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下一步還將採取哪些具體舉措?

盧愛紅:

今年7月12日,我部在這裡舉辦了專題新聞發佈會,首次向社會公佈了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黑名單”。這個月11號,我們又發佈了第二批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黑名單”,包括25家用人單位和5個自然人。“黑名單”發佈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關於對嚴重拖欠農民工工資用人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的要求,積極開展聯合懲戒工作。主要包括:在政府資金支持、政府採購、招投標、生産許可、資質審核、融資貸款等方面對違法失信主體予以限制。我們認為,這些措施都取得了顯著成效,據了解,在“黑名單”中已有部分企業因限制措施而無法承攬工程建設項目,受到應有懲戒。當然“黑名單”及其聯合懲戒的效果不僅體現在對違法主體的懲戒上,通過公佈“黑名單”、聯合懲戒,在全社會範圍內也産生了積極警示和教育意義,為營造誠信守法經營氛圍、建設和諧用工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為進一步做好聯合懲戒工作,今年9月我部印發通知,明確要求各級人社部門要加快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的管理工作,省級人社部門至少每季度集中公佈一批“黑名單”信息。我部也將進一步加大“黑名單”制度化公佈和推送機制的建設,抓好“黑名單”各項制度的落實,做到應列入的盡列入、該公示的全公示。保障農民工工資權益事關廣大農民工切身利益,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現在距離2020年努力實現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的目標,只有兩年兩個月時間,任務非常艱巨。下一步,我們將著力加強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著力完善和落實工資支付保障制度。按照“治欠保支”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年度任務,推動“兩金三制”措施儘快落實到每個企業,落實到每個在建工程項目。

二是著力加強欠薪源頭治理。針對導致工程建設領域欠薪的深層次問題,充分發揮協調機製作用,協調配合行業主管部門加大源頭治理力度。

三是著力加強日常監察執法和專項檢查,進一步暢通勞動者舉報投訴渠道。在所有建設工地落實維權信息告示牌制度,全面實行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案件省級聯動處理機制。加強對違法失信企業的日常巡視檢查,切實提高日常監察執法效率和精準度,健全跨地區執法協作機制,加強地區間的橫向協作,方便農民工依法維權。剛才也説了,從今年11月1日到2019年春節前,繼續組織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的專項檢查。

四是著力加大對欠薪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依法查處欠薪行為。對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加大重大欠薪違法行為社會公佈和違法失信的聯合懲戒力度,提高企業違法成本。

為進一步強化省級政府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的責任,今年9月,我部印發了《2018年度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細則》,部署對各省級政府2018年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進行考核。今年的考核細則共有考核指標65項,分為加強組織領導、工程建設領域欠薪源頭治理、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工資支付誠信體系、依法處置欠薪案件、加強執法能力建設等六個方面。與去年相比,今年考核細則重點加強了對落實主管部門特別是工程建設行業主管部門責任,推進落實工資支付保障制度以及強化對欠薪失信企業信用懲戒的考核力度,加大相關項目的分值權重。目的是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確保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的各項工作部署落實落地。我們將在年底前下發考核方案,春節後適時啟動2018年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為了打好三年脫貧攻堅戰,人社部門都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還有哪些新措施?

盧愛紅:

這是我部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一項重大的政治責任。人社部門在扶貧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中也擔負了非常重要的職責和任務。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工作:

在就業扶貧方面。就業一人,全家脫貧。就業扶貧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們在就業扶貧方面開闢了四種渠道,來促進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增收和脫貧。一是發展扶貧車間吸納就業,吸納貧困人口在當地就地就近就業;二是鼓勵返鄉下鄉創業帶動就業,鼓勵各方面人才下鄉創業,帶動當地發展、帶動當地貧困人口就業;三是深化扶貧勞務協作促進就業;四是開發公益性崗位,對一些不適合外出打工、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採取多種形式開發公益性崗位,安排他們就業,增加貧困家庭收入。同時,加強對貧困人口的就業服務。這些政策措施覆蓋了廣大貧困勞動力、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的各類用人單位以及職業仲介機構、職業培訓機構,貫穿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的各個方面。截至2018年9月,全國累計幫扶859萬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

在技能扶貧方面。堅持就業導向和精準方略,持續推動貧困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我們實施了“兩個行動”,一個是技能脫貧專項行動,一個是技能脫貧千校行動,制定了增強貧困地區職業技能培訓供給能力等一系列措施。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2017年至今,全國開展貧困勞動力培訓325萬人次。2017年,1059所技工院校參加了千校行動,當年招收貧困家庭子女6萬人,貧困家庭子女在校生12.9萬人,技工院校開展貧困勞動力職業培訓15.9萬人次,培訓後實現就業創業9.96萬人。2018年以來,技工院校新招收貧困家庭子女3.9萬人,開展貧困勞動力職業培訓9.6萬人次。這是人社部門打贏脫貧攻堅戰做的第二個方面工作。

在社保扶貧方面。在入口上,主要是降低門檻幫助貧困人員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為建檔立卡未標注脫貧的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代繳部分和全部最低標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到今年9月底,全國60歲以上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貧困老人2422萬人,其中建檔立卡未標注脫貧的貧困人口1117萬人,享受代繳保費政策的貧困人員2053萬人,其中建檔立卡未標注脫貧的貧困人口1302萬人,代繳總金額超過21.2億元,讓更多貧困人口參加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當中來。在出口上,逐步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保障水平。從2018年1月1日起,將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準從70元提高到88元。同時,在經辦服務上還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務,推進貧困人口應保盡保。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堅持目標標準、堅持精準方略,不斷加大人社扶貧攻堅力度,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人群,推動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社會保險、人事人才等各項政策措施落實,持續推進人社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推動人社扶貧攻堅取得實實在在的新成效。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