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北京市醫改“五個一”新政明年6月實施

2018-12-28 08:42 來源: 北京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大型檢查降價 醫務勞動“升值” 耗材加成取消 採購模式升級 醫療服務改善
醫改“五個一”新政明年6月實施

12月27日,本市啟動醫耗聯動綜合改革。被概述為“五個一”的醫改新措與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一脈相承,將通過有降有升的調整,提升醫務人員技術服務價值,理順價格關係,完善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質量,讓公眾有更多獲得感。新政將於明年6月正式實施。

取消耗材加成,降低大型儀器檢驗價格

本輪改革與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一脈相承,方案主體內容可以概述為“五個一”,即“一降低、一提升、一取消、一採購、一改善”。

“一降低”是指降低大型儀器設備檢驗項目價格。按照國家指導意見,結合本市實際和檢驗類項目特點,重點降低應用大型儀器設備開展的檢驗項目價格。

“一提升”是指提升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項目價格。包含中醫、病理、精神、康復、手術5類項目。通過價格調整提高醫務人員的技術服務價值,完善專業體系,促進行業均衡發展。

“一取消”是指取消醫用耗材加成。目前,醫療機構收費耗材對患者實行進價加差率收費,耗材進價500元以上的加成5%收費,500元以下的加成10%收費。取消醫用耗材加成後,醫療機構將不再收取5%和10%的加成費用,直接按採購進價收費,患者在醫用耗材上的花費將會減少。

“一採購”是指實施醫用耗材聯合採購和藥品帶量採購。在全市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不含軍隊所屬醫療機構)範圍內,組織實施心內血管支架類、人工關節類等六類醫用耗材聯合採購。按照國家要求開展部分藥品聯合帶量採購。逐步擴大聯合採購的醫用耗材範圍和規模,穩步落實國家藥品集中採購試點,通過聯合採購和帶量採購,進一步降低藥品耗材價格,減輕患者負擔。

“一改善”是指改善醫療服務加強行業監管。制定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規範服務行為2019年行動計劃,強化對醫療機構的綜合監管,完善績效評價,配套醫保報銷政策和醫療救助政策,進一步提升百姓看病就醫獲得感。

“五個一”是一套組合拳,通過改變不合理的醫療服務比價關係,降低檢查、藥品的價格,取消醫用耗材加成,提升醫務人員技術服務價值,理順價格關係,完善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質量,讓公眾有更多獲得感。

有降有升,重構醫療服務價格體系

此前,本市總體上仍在沿用1999年的醫療服務價格,75%的服務項目價格低於成本。去年,首批435項醫療價格啟動調整,打破了塵封近20年的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僵局。按照國家到2020年基本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係、取消耗材加成的總體要求,此次將中醫、病理、康復、精神、手術、檢驗6類項目同步納入改革範圍,並先期推出較為成熟的1600余項價格進行規範調整。堅持升降同步,調整服務項目比價關係,變“賣藥品、用耗材”為“提升服務、規範服務”。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本輪涉及的項目數量較多,但涉及的人群要小于去年。除化驗項目外,其它項目僅有部分病人會涉及到,對大多數人沒有影響。以項目最多的手術項目為例,涉及手術的患者僅佔總就診人數的3%左右。

“6類項目價格中,有5類項目上漲,會不會增加就醫費用?”針對上述疑問,該負責人解釋,價格水平堅持既與國內同類型城市價格水平相銜接,也與本市醫療服務和技術水平相銜接,使漲幅反映成本變化;“五個一”方案中有“三個一”都是在騰挪空間,包括降低醫用設備檢驗項目價格、取消耗材加成、推動藥品耗材集中採購。這其中,不僅有收費單上的顯性變化,還有取消加成機制後,降低“賣藥品、用耗材、大檢查、多化驗”等不合理負擔所帶來的隱性變化,帶來的將是醫療服務由資源消耗型向資源節約型和服務改善型轉變。靜態測算顯示,門診病人個人負擔基本持平,住院病人個人費用負擔略有增加。

強化保障,力保費用負擔總體不增加

記者從市醫療保障局獲悉,本次調整的醫療服務項目,除國家明確規定不報銷的項目外,都納入本市醫保報銷範圍,精神類項目全部按甲類報銷。在目前職工住院報銷封頂線30萬元、城鄉居民住院報銷封頂線20萬元的基礎上,將根據情況,進一步提高職工和城鄉居民住院報銷封頂線,減輕大病患者醫藥費負擔。

此外,本市還將進一步提高醫療救助標準,加大對社會救助對象等困難群體救助力度。對長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醫療費用個人負擔醫保兜底,對醫療機構的醫保支付標準適當上調,調動醫療機構積極性。該負責人介紹,對由於價格調整可能引起的費用漲幅較大的病種,將完善單病種支付政策,通過醫保政策和綜合救助政策予以支撐,確保把個人負擔和特殊困難群體負擔控制在合理水平。

改善服務,優化患者就醫體驗

記者注意到,除改革方案和價格文件外,本次還同步印發了《改善醫療服務規範服務行為2019年行動計劃》。

將來,本市將推進預約診療服務,將三級醫院號源更多下放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聯體核心醫院優先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預留預約號源,專科醫聯體核心醫院的相關專科預留30%專家號源給合作醫療機構,三級醫院全部開展知名專家團隊服務。

基層慢病用藥種類將進一步擴大並加強合理用藥指導,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先診療、後結算”服務。進一步促進分級診療,建設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基層服務點,推廣智慧家庭醫生服務,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改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多學科診療將進一步推廣,並通過延伸提供優質護理服務,加強醫學人文關懷,改善醫患溝通,使醫療服務更加安全有效方便。

院前急救呼叫滿足率將超過90%。本市還將建立疫苗接種過程全覆蓋、來源可追溯、服務可預約、異常反應全程保險的安全接種服務鏈條。

對醫療服務、藥品耗材採購、價格與收費、醫保服務等的監管力度將加大,並落實價格公示制度,主動接受公眾和媒體監督。

醫療機構績效考評和績效工資制度將進一步完善,本市將通過健全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強醫德醫風和行風建設,弘揚和踐行職業精神,強化對社會效益、服務提供、成本控制、滿意度、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考評,適當拉開分配差距,實行優績優酬,調動醫務人員改善服務的積極性。

熱點答疑

1.本次改革先行出臺了哪些價格調整項目?何時實施?

答:為推進結構調整,扶持薄弱專業,更好地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本輪改革對價格矛盾比較突出、亟待政策扶持的臨床平臺專業和鼓勵發展專業的6類項目,進行“有升有降”的規範調整。按照“成熟一批、推出一批”的原則,先行出臺病理、康復、精神、中醫及檢驗5類1600余個項目。為給執行操作各方預留充分準備時間,確保政策實施後患者的就醫秩序正常平穩,5類項目規範調整後的價格于2019年6月15日實施。其他綜合改革方案中涉及的有關項目和政策將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總體原則,分批陸續出臺。

2.本次改革政策出臺後,對患者個人負擔有什麼影響?

答:本次改革調整項目更廣,但相比去年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影響人群要小。按照國家到2020年要基本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係、取消醫用耗材加成的總體要求,將中醫、病理、康復、精神、檢驗、手術6類項目同步納入改革範圍,佔現行項目八成左右。雖然涉及的項目數量較多,但這些項目涉及的人群要小于去年。從“五個一”,細分來看,三個“一”都是與“降費”相關。根據測算,改革後全市醫療費用總量上基本平衡,考慮醫保報銷政策,門診患者費用基本持平,住院患者費用略有增加。但對患者個體而言,不同疾病患者費用有升有降,比如使用高值耗材較多、化驗較多的病種,費用一般會下降,以技術勞務治療項目為主的患者診療費則會有一定增加。對此,相關部門正在進行細化分析,對由於價格調整可能引起的費用漲幅較大的病種,將通過醫保政策結合救助政策予以支撐,確保把個人負擔及困難群體負擔控制在合理水平。總體上講,短期看,改革後不同患者費用有升有降,但從長期看,通過壓縮藥品、耗材等價格空間,通過醫療服務的調整和規範,最終是讓廣大百姓更加受益。

3.本次改革先期調整的1600余項醫療服務項目,醫保是否報銷?

答:此次改革是按照國家和本市的統一部署、在去年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化。按照改革與保障同步的原則,對此次調整的1600余項醫療服務項目,除國家明確規定不報銷的項目外,按照能報盡報安排,統一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最大限度地減輕參保人員的醫藥費負擔,保障參保人員基本醫療待遇。其中1491項均按甲類報銷,特別是此次調整後的151項精神類項目全部按甲類報銷,個人不增加醫療費用負擔,同時,充分考慮醫療機構精神類費用調整的影響,將進一步提高對醫療機構的醫保支付標準。

4.本次改革對困難群體有什麼針對性的保障措施?

答:目前,我市已建立了包括城鄉低保、低收入、特困供養人員等社會救助對象在內的城鄉統籌的醫療救助制度,包括資助參保、基本醫保報銷後再給予醫療救助等。在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時,本市加大了對城鄉低保、低收入、特困供養人員等社會救助對象的醫療救助力度,社會救助對象醫療救助,門診救助和住院救助比例達到80%,年救助總額分別達到6000元和6萬元;重大疾病的救助總額可達12萬元。

此次改革,將進一步統籌救助和醫保政策,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制度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對社會救助對象等困難群體的醫療救助標準,加大救助力度。(記者 王天淇)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祁培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