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衝破“隱形門檻”的直通車——廣東惠州的企業營商環境打造記

2019-02-02 11:0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廣州2月2日電 題:衝破“隱形門檻”的直通車——廣東惠州的企業營商環境打造記

新華社記者王攀、荊淮僑

農曆春節前夕,一場名為“解決企業困難直通車”的專題活動在廣東省惠州市、縣(區)同步舉行。遭遇困難的企業和所有相關政府部門的負責人圍坐在同一張桌子上,大家開門見山擺問題,單刀直入談癥結,“給企業一個明白答覆”。

位於珠三角中心區域的惠州市,既是“日啖荔枝三百顆”著稱海內外的歷史名城,也是廣東的製造業重鎮之一。面對妨礙企業發展的“隱形門檻”,將企業“單槍匹馬找出路”變成政府部門的“集體決策找出路”,正在成為當地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激發企業發展潛力的關鍵一招。

“企業根本不知道向誰求助”

利元亨智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工業機器人應用和集成的高新科技企業,年銷售額接近7億元。然而,在惠州市一次重要的水利設施改建工作中,按原定規劃建設的泄洪渠將把該企業的工作園區“一分為二”,有可能給企業的生産經營造成顛覆性的影響。

“當時接到消息,對我們簡直是晴天霹靂。而且公共設施建設牽涉水利、規劃、住建等十多個部門,根本不知道向誰求助,急得團團轉。”企業負責人杜義賢説。

最終,一次由惠州市政府牽頭舉行的集體現場協調會幫助利元亨走出了困境,讓企業能將更多精力放在生産研發上。2018年,利元亨的營收總額同比增長了70%,一批國內外知名大型企業都成為利元亨的穩定客戶。

正是這樣一次次的“現場協調”過程和經驗,帶來了一場營商環境營造體制和機制的改革探索實踐。惠州市委書記李貽偉説,企業面對高高的“隱形門檻”難尋出路,反映出落實“積極主動為民營企業服務”不僅需要調動基層幹部的積極性,更需要主動探索深層次的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

“在回應企業訴求的過程中,我們深刻感到,由企業自己單槍匹馬找出路、找部門,由單個部門去擔責突破‘條條框框’,結果往往不如人意,時間和經濟成本高昂。要破解這一難題,一方面要精簡事項、簡化流程、降低費用,另一方面是要形成政府部門集體研判、集體擔當、集體決策,共同高效解決企業困難的體制機制。”他説。

“多出來的7天,是考慮到春節假期因素”

在經歷半個多小時的提問、討論後,惠州市市長劉吉向惠州市春華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做出了承諾:兩個月零七天。在這個時限內,該市有關部門必須給這家企業擬建設的康復醫療醫院提供明確的用地選址答覆。

“多出來的七天,是考慮到春節假期因素。”劉吉説。他承諾,企業負責人隨時可以找該市自然資源局的主要負責人直接溝通和反映情況,並由該部門牽頭幫助解決企業的實際困難。

建設用地問題、行政執法問題、資格認定問題、周邊配套問題、行政審批問題……15家企業帶上“直通車”會議的,有的是長達數年久拖不決的“痼疾”,有的是“百擾千困”的一團亂麻,還有的處於政策監管的空白地帶,有的是現有措施相互牽制,企業不知找誰解決、如何解決,部門在面對這些問題時也“左右為難”。

惠州市常務副市長胡建斌説,和以往相比,搭乘“直通車”的企業沒有資格限制,只要是企業法人,不論規模大小,都可以“預約掛號”,整個過程網上公佈,會議現場直播,做到公開透明。

“直通車”會場裏,除了一條橫幅,再無其他陳設。在這場“直通車”活動中,惠州全市共接待106家企業,解決了126個問題。

胡建斌説,作為一項機制,“直通車”不僅更加直接有效地幫助企業解決困難,還倒逼政府部門加快提升服務效能,最終形成企業疑難事務的“快辦”平臺,將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落到實處。

降低社會成本激發投資潛力

2018年11月底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促進高質量發展、應對複雜形勢的重要舉措。會議要求,推動出臺更多優化營商環境的硬舉措,讓企業有切身感受,使中國繼續成為中外投資發展的熱土。

在珠三角城市群中,惠州被視為“第二梯隊”成員。2018年,惠州市規上工業總産值增長8.3%,投資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化工綜合體、投資70億美元的中海油/殼牌三期等項目正在推進,以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為主體的石化、電子兩大支柱産業發展態勢良好。

面對當前的經濟下行壓力,吸收新投資、新項目的難度不斷加大,掃除“隱形門檻”,真正降低企業的社會成本,是挖掘增長潛力的重要途徑。

胡建斌説,除了開通“解決企業困難直通車”之外,惠州市還新修訂了進一步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措施,新出臺了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通過實實在在的舉措,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激發千億元規模的新投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