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小學開學季:有無良方,治得了“校內減負校外補”的尷尬?

2019-03-02 16:2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 題:中小學開學季:有無良方,治得了“校內減負校外補”的尷尬?

新華社記者 李雙溪、沈洋、吳振東

中小學陸續開學,各地紛紛採取切實減負措施下,學生回到學校開始新的生活。不過,學校減負騰出的寶貴時間也面臨被一些輔導班和課外作業“搶走”的情況。究竟該從何處著手,才能更好地解決“校內減負校外補”的尷尬?

孩子開心:開學就減負,收到“大禮包”

新學期伊始,不少學生發現,迎接他們的是學校送上的“減負禮包”。

3月1日早上,記者在長春市春城學校門口看到,老師在給學生們發“開學紅包”,裏面寫著“免寫一次作業”“自由換一次同桌”“睡一次懶覺”等“福利”。

剛開學,上海市教委就給全市中小學生送上定心丸——開學兩周內不得組織紙筆測試,學校要幫助學生擺脫“假期綜合徵”,培養學生良好心態。

南昌市要求小學低年級不佈置書面作業,嚴控高年級作業量,小學老師不得通過微信、QQ等方式留作業,停用、卸載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App。

長春市中小學校實行彈性作業,給孩子更多選擇權。聽課效果越好,寫的作業就越少,以此鼓勵學生重視課堂。一些小學利用“三點半課後服務”,組織學生在校完成作業,老師隨堂答疑,免去了家長陪護批改作業的焦慮。

“作業少了、空閒多了”,孩子們既有對輕鬆開學的期待,也有從“一補到底”的假期中“逃離”的快樂。

上海某中學初二學生小唐告訴記者,他的寒假補習從放假第一天就開始,一直上到開學,只有過年休息7天,每天上課和做作業時間有五六個小時。

長春市某小學四年級班主任吳老師統計發現,全班假期參與校外補課的人數佔了89%,其中23%的孩子上了三門以上的輔導班。

“輕課內、重課外是我最擔心的情況。”長春市解放大路小學教師馬偉東説,她發現一些學生互相抄襲課內作業,卻花更多時間在寫課外練習冊上。

這種“課內五分鐘,課外十年功”的怪象,讓學生減負的獲得感就像“龍卷風”,來得快去得也快。

家長憂心:怕孩子掉隊,學生負擔“反復發作”

記者採訪發現,學校減掉的負擔為學生參加輔導班騰出了空間,寶貴的課餘時間成了一些培訓機構“圍獵”的目標,“校內減負,校外補”成了開學季較為普遍的現象。

南昌市郵政路小學副校長胡中玉説,學校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教學,而一些知名民辦學校的“小升初”考試主要考奧數和英語,知識量遠超教學大綱。為了讓孩子通過考試,一些家長不淡定了,給孩子報各類輔導班。

“家訪中,很多家長都説別的孩子在上輔導班,我們不上怕跟不上。”南昌市站前路小學雲飛路校區教師甘密説,有的家長完全不考慮孩子的基礎,語文、數學、英語等輔導班一股腦先報上再説。

“學圍棋邏輯強”“學音樂開發思維”……商家的宣傳讓諸多興趣班也蒙上功利陰影,而興趣班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考級、考證,為綜合素質評價“爭分”,則讓興趣課程也成了應試項目,變得索然無味。

不少家長盲目跟風報班,以至於一些孩子的興趣班多達七八種,卻樣樣都不感興趣。“為國畫考級,被逼每天畫幾個小時,連學美術都是負擔!”長春市一名正在備考的小學生表示。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吳遵民表示,部分校外培訓機構宣傳營造“雞血”教育環境,如強化應試提分、題海戰術,超前超綱教學。不少家長急功近利,不從孩子自身實際出發,盲聽盲信課外“加壓”等。但究其根本,還是“分數至上”導向沒有得到根本扭轉,多元評價體系尚未完全建立。

專家交心:與其孩子多補課,不如家長先學習

為了真正實現減負,一些學校在開學期間舉辦家長大課堂,從心理上緩解家長焦慮。

正值開學,記者在長春市明德小學家長培訓會上看到,家長們圍著主講人,諮詢開學該做哪些準備。

明德小學副校長林可表示,學校教育是按照孩子的發展規律、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安排課程,家長應學會做“智慧家長”,重視孩子的課內學習,打好基礎再拓展課外。

吉林省家庭教育研究會會長孫健在網絡電臺直播了上百期家庭教育公益課程,近日他接到了大量家長諮詢:“學校減負,孩子大把的課餘時間怎麼辦?”甚至出現了“誰減負誰吃虧”的抱怨。家長諮詢最多的是“什麼手段能讓孩子學習好”,卻忽視了教育理念的學習。“與其讓孩子補課,不如家長先學習。”孫健説,建議政府、學校及媒體為家長多開設公益培訓。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楊東平認為,各地治理校外培訓機構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後需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教育行為過程的規範,檢查並遏制其“搶跑”、超前教學的不當行為。要組建專門監管隊伍,形成校外培訓市場綜合執法力量,通過協同合力,彌補教育執法力量的不足。

“從長遠看,減緩義務教育階段的升學競爭,應深化高中階段的教育改革,適時提出高中教育均衡發展和多樣化發展的目標,深入改革考試評價制度,構建一種低競爭、低控制、低評價的新教育生態。”楊東平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