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政能亮丨減稅降費“紅包雨”,或有超預期的效果

2019-03-06 08:53 來源: “政能亮”微信公號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做到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並舉,重點降低製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具體而言,要深化增值稅改革,今年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採取對生産、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在李克強總理對減稅降費進行大約1000字左右的彙報時,會場上平均100字有一次掌聲,可見減稅降費是本次報告中最受人關注、也是最令人期待的新政之一。

關於減稅降費,我國各朝各代都有實施。《管子》提及“取民有度”,把制定適當的稅收標準作為治國安邦的根本政策。《史記》記載司馬遷“善因論”的經濟思想,他認為對於百姓的經濟活動,政府的政策“善者因之,其次利道(導)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與民爭利是最不好的政策。在古人看來,制定優惠的稅收政策,改善投資環境,吸引社會力量投資興辦實業,以擴大稅基,可增加稅源,增強政府財力,加快經濟發展。

而在當下,在我國近年來已大規模進行減稅降費的基礎上,今年又提出減稅降費新政,可謂大發減稅降費“紅包雨”。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企業來講,合理降低其稅費負擔、有效降低融資成本,有助於切實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從而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同時,大力清理和規範涉企收費,更加有助於營造良好的實體經濟發展環境。

一方面,降低企業成本,有助於激活企業活力。企業是最重要的市場主體,也是經濟的基石。企業活了,就業才穩定,居民的收入才能增加,稅基也才能擴大。而成本過高一直是制約中國企業微觀主體活力的重要原因。此輪減稅降費著力於擠出無效、低效投資,促進有效投資增長,提升競爭力,推動産業轉型升級,以實現勞動生産率的持續快速增長。

2016-2018年,通過“營改增”、降低增值稅稅率、提高個稅免徵額、增加個稅應納稅額抵扣項以及一系列針對小微企業、“雙創”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結合“放管服”的簡化行政程序、減少行政收費等普遍性降費措施。2019年,全年計劃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超過前三年總量的三分之二),這無疑將極大地穩定並提振市場信心,提升市場活力,促進有效投資的快速增長。

另一方面,有助於企業借機,增大研發投入,實現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企業創新常常為鉅額研發投入所制約。此次減稅降費,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企業所交稅費的下降,為企業節約了可觀的生産成本。這對於條件較好的企業而言,正是借此“紅包雨”增加研發投入的良機。此輪減稅降費有可能成為中國企業未來集體轉型升級的起點。

對政府來講,從長遠來看,有助於形成“稅費降低—企業發展—稅基擴大—財政增收—經濟增長”的良性循環。

根據拉弗曲線,當稅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時,提高稅率能增加政府稅收收入,但超過這一限度時,再提高稅率反而導致政府稅收收入減少。因為較高的稅率將抑制經濟的增長,使稅基減小,稅收收入下降。因此,從長遠來看,適當時機下的減稅降費政策,無疑是利大於弊的,有助於未來稅收總量的擴大。

與此同時,近期來看,減稅降費也為中國政府財政帶來壓力。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佔2018年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10%左右。這將會給各級財政帶來很大壓力。

因此,為讓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有明顯減稅降費感受,兌現對企業和社會的承諾,中央財政和各級政府要落實《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構建全方位預算績效管理格局、建立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鏈條、完善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強化財政預算的硬約束,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實施效果,確保中央財政預算每年只降不增。各級政府也要主動挖潛,優化支出結構,多渠道盤活各類資金和資産,為減稅降費和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總體而言,在當下經濟和社會轉型時期,國家稅收政策主動與時代的要求相適應,減稅降費為市場主體減壓、鬆綁,有利於激發中國經濟活力、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短期內雖然中國財政壓力不小,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也倒逼政府繼續簡政放權,完成更深層次的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特約評論員 陳升 作者係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