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探尋中歐文明對話新領域

2019-04-12 20:48 來源: 鳳凰網·政能亮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輕鰷(tiáo)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麥隴朝雊(gòu),斯之不遠,倘能從我遊乎?”

這個春天,中歐領導人聯袂主演的外交大戲,高潮迭起,亮點紛呈。

2019年3月21日至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飛赴歐洲,對意大利、摩納哥、法國進行國事訪問,開啟了中國領導人今年的首訪大幕。此訪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在亞歐大陸開闢新的空間,為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注入新動力。

時隔不到半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赴歐舉行第二十一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第八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並正式訪問克羅地亞。顯而易見,這一安排彰顯中國外交對歐洲板塊的重視。今年中國外交上演的“歐洲季”,內容豐富,行程緊湊,顯示了中國同歐盟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架構。


4月11日在克羅地亞南部的佩列沙茨半島拍攝的中國企業中標承建的佩列沙茨大橋項目現場。來源:新華社

物轉星移,貌似悄無聲息。然而,鋪展人類歷史的長卷,總能感受到許多年前傳來的鏗鏘足音,不經意間循著歷史前進的邏輯,書寫人類文明演進的航程。

1271年,17歲的“商二代”馬可•波羅隨父親、叔叔從威尼斯啟程,途徑地中海沿岸的阿迦城、亞美尼亞,穿越兩河流域,橫跨波斯全境,翻越帕米爾高原,進入疏勒、沙州,沿古老的“陸上絲路”行進,于1275年抵達元大都,即現在的北京。

“美輪美奐的瓷器”“美麗華貴的城市”……馬可•波羅對中國風物的推崇,最終成就了曠世奇書《馬可•波羅遊記》。

在書中,只要談到中國,自嗨的他動輒以百萬計,他也因此獲得“百萬先生”的諢名。文風並不嚴謹的《馬可•波羅遊記》,卻讓整個歐洲“群嗨”,激起他們對東方的嚮往。就是馬可•波羅這位“百萬先生”,不自覺地扮演了連接東西方絲綢之路的記錄者。

其實,馬可•波羅出生地之爭,恰恰表明,文化和文明一旦形成,總會具有繞跨國界、超時空的特質。

“中國和歐洲代表了人類文化的兩個高峰,如果中西加強合作與文化交流,便可以達成完美和諧的世界。”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在1697年出版的著述《中國近事》中如是説。

17至18世紀,孟德斯鳩、伏爾泰、萊布尼茨等啟蒙運動的巨擘,都曾介紹中國先進合理的法律條文和文化。

現實中,很多西方理念以及“契約自由”的原則,業已在中國當代法律法規中有所體現。

5年前,習近平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以“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詩句、“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的家常話,闡述了人類文明因多樣而交流互鑒的理念。

而中歐之間跨文明的對話,向世界昭示,古老文明能以開放的心態不斷“吸收外來”,從而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當然,文明交流互鑒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會有猶疑、矛盾、拮抗、競爭,但更多是體認、切磋、融合、創新。

1879年,德國生物學家德巴利(Henrich Anton de Bary)提出“共生”(living together)的概念。在蒼茫的天空下,萬物均依靠其共生體系在演進,多樣性也得以加持。當下的地球村,原本就是一個大的共生體系。無論是社會、政治還是經濟,所有領域都存在共生的因子。互惠共生,乃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法則。

難能可貴的是,即便在歐洲面臨困厄時,中方也沒有唱衰歐洲,而是繼續看好歐洲的未來,抱團取暖。

李克強表示,中歐雙方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進一步擴大共同利益就會縮小分歧。此次會晤富有成效,在深化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加強科技創新合作、推進中歐投資協定及地理標誌協定談判、擴大雙向市場準入、加強互聯互通等一系列問題上達成重要共識。發表的聯合聲明並非僅為表明態度,更是明確了雙方努力的方向。

“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身處大數據時代,每一秒鐘都在標注“世界歷史”。百年未有的變局,形形色色的挑戰,倒逼著全球治理的升級,呼喚著世界觀念的迭代。惟有交匯碰撞、互惠共生,才能催生變革,實現無界融合,讓遠方異域均能共享人類文明之光。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此所為明哲之士,必洞達世界之大勢,權衡較量,去其偏頗,得其神明,施之國中,翕合無間。外之既不後於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今復古,別立新宗。”魯迅先生1908年寫就的《文化偏至論》中的名言,至今仍熠熠生輝,並啟迪後人。(政能亮評論員 崔向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呂浩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