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家此時鼓勵“雙創”有何特殊意義?

2019-06-14 20:15 來源: “國是直通車”微信公號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3日在杭州出席2019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併發表重要講話。

講話指出,雖然當前面臨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但中國經濟有韌性,韌性植根于近14億人的勤勞與創造,“雙創”是個重要支撐,依靠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可以頂住經濟下行壓力,保持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講話同時強調,各級政府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讓創業創新者按照市場規則公平競爭、輕裝上陣,為“雙創”提供良好的成長空間。

近年來,國家“雙創”工作蓬勃發展,成績單令人讚嘆。

以北京為例,創業創新的隊伍持續壯大,每日新設科技型企業從2015年的110家增加到2018年的223家,實現翻番;全市研發經費超過1600億元,較2015年增長22%;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111.2件,較2015年增長80%。2018年,全市新經濟總量達到萬億水平,邁上新的臺階。

“雙創”取得的顯著成效離不開國家一直以來對創業創新的重視和支持。1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正式開板,引發廣泛關注。從去年11月中國宣佈設立科創板到正式開板,科創板從無到有僅用了7個多月的時間。專家認為,中國科創板發展的速度“非一般快”,這種“快”的背後,正體現出中國官方對科創企業的大力支持。

自2014年首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至今,“雙創”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詞之一。在當前複雜形勢下,國家鼓勵“雙創”有何特殊意義?如何為“雙創”營造更好環境?畢業生該不該加入創業大軍?

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的專家表示,此時鼓勵“雙創”,是有效應對內外部壓力的重要途徑。近年來,中國創業創新取得一系列積極進展,但仍有一些現實問題需要克服。

此時鼓勵“雙創”有何特殊意義?

蘇劍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應對內外部壓力的重要途徑

當前國家仍面臨較嚴峻的經濟下行壓力,同時要應對外部貿易戰的影響。貿易戰已逐漸延伸為科技戰,中國科技産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衝擊,而且中國科技産業本身在國際市場還有需要提升的空間,所以此時鼓勵“雙創”,無論應對內部或外部壓力,都是重要的解決辦法和手段。

王青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中國經濟已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存量産業轉型升級與新興戰略型産業共同發力,“雙創”正是有效的支持手段;同時,鼓勵“雙創”,促進中國經濟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有利於應對外部諸多不確定因素。

胡必亮 北京師範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院長

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創業創新是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有利於增加社會投資,創造更多就業和財富,並且帶動其他相關産業發展。在當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創業創新是驅動經濟增長、應對外部壓力的重要途徑。

李錦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在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當下,“雙創”對結構調整具有促進作用,倒逼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同時,鼓勵“雙創”可以帶動就業穩步提高,有利於改善民生。

蘇培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解決更多人的就業問題

從就業角度,鼓勵“雙創”有利於在就業形勢不理想的情況下,解決更多人的就業問題;從産業發展角度,“雙創”有利於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帶動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創新企業提供良好土壤。

萬喆 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應對下行壓力和不確定性

面對全球不確定因素增加,此時鼓勵“雙創”,有利於推動國內科技創新的進步,以應對全球各種不確定因素;同時,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鼓勵“雙創”有利於保障民生,促進就業。

“雙創”取得哪些成績?
還有哪些問題?

王青

迎來五方面收穫

第一,制度環境明顯改善,營商環境、稅收結構等方面有較大進步;

第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中國已涌現多個位於世界前列的創新企業;

第三,多層次、多元化的創新主體結構已基本形成,創新生態的建立有明顯進展;

第四,中國創新與國際創新已進入一體化發展格局,中國企業整合全球創新資源能力的不斷增強;

第五,中國部分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未來,要提升政策普惠性,同時更有針對性的增強對“雙創”的扶持力度。

李錦

還需加強理性、精準的引導

“雙創”帶動了新興産業發展,有效支持了科技創新産業。同時,在“雙創”熱潮下,帶動廣大民營企業廣泛參與科技創新,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

面對不同的創新産品和商業模式,還需加強理性、精準的引導,辨別出真正有市場前景、創新能力強、具備發展能力的企業,讓這樣的企業享受紅利,用市場方式淘汰混雜在其中的落後企業。

萬喆

有“量”有“質”

通過鼓勵“雙創”,中國目前已涌現出很多發展前景良好的民營企業,在量之外,也有質的提升。不少中國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已經做出較好成績,在技術應用方面中國已走在世界前列。

但部分政府存在採用行政手段拔苗助長的情況,未來要更加注重利用市場化的方式培育企業,過分強調數量可能會引發泡沫。

蘇劍

需加強知識産權保護

目前“雙創”還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一是保護産權和企業家,為其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不受負面因素干擾;二是要進一步加強知識産權保護,提高創新收益,不斷提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積極性。

胡必亮

相關支持還需進一步提升

創業創新還需完善兩個方面:一是創業創新的發展環境還不夠好,二是國家對創業創新的相關支持還要進一步提升。

蘇培科

完善審核機制和退出機制

目前的創業孵化器平臺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審核機制。同時,退出機制有待進一步發展,要讓投資人資金有進有出,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人加入“雙創”事業。

國家如何為“雙創”營造更好環境?

蘇劍

構建良好法治環境

首先要構建良好的法治體系,使“雙創”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要規範政府行為,深化放管服改革,不能亂作為、不作為。

王青

持續推進市場化改革

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讓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合理、有效地流通,賦予企業創新發展的空間,包容全新的商業模式。同時,要加強有效監管,在不抑制創新發展的同時,維護良好的創新環境。

胡必亮

做好一切服務工作

國家應為創業創新做好一切服務工作,包括:提供良好制度環境,進一步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措施;提供金融支持,在資金安排上給予中小企業一定的特殊政策;加強人才指導與管理,提高創業創新人才的抗風險能力,促進相關人才更加積極地投身創業創新;對於高端創業創新人才,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務,比如落戶、子女就學等,為創業創新營造更好的環境和氛圍。

李錦

形成“鬆緊適度”的管理環境

政府要形成“鬆緊適度”的管理環境,合理降低企業的“政府成本”;各部門要更好地聯動,在落實政策時增強配合。此外,增強對“雙創”企業的金融支持,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保障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

萬喆

降低制度性成本

政府應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制度性成本,減少在公共管理和服務過程中産生的程序摩擦。同時,注意行政之手不可伸得過長,尊重市場真實供需。

中國發展“雙創”有哪些優勢?

蘇劍

市場規模和人才

優勢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國內市場規模大、人口眾多,這是最大的優勢;另一方面是人力資源有保障,隨著高校不斷擴招,中國勞動力素質發生較大變化,為“雙創”提供了大量高素質人才。

胡必亮

政策+人才+基礎設施

第一,國家在推動雙創發展方面有很多政策紅利,政府組織和調動資源的能力比較強,這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第二,中國年輕人才多,創業創新的人才資源後備力量充足;

第三,創業創新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比如網絡、電信、交通等,為創業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場景條件,大幅降低創業創新的成本。

王青

四大優勢、多方發力

一是市場優勢,中國市場規模大且多元,巨大的市場衍生出對創業創新的巨大需求,而多元化的市場則利於包容多樣的創新成果;

二是人才優勢,中國有龐大的高學歷人才儲備;

三是産業優勢,中國有完整的産業鏈條,供求兩旺的市場格局和産業格局有利於有效消化創新成果;

四是環境優勢,中國對創業創新的包容度和支持度較高。

李錦

新引擎作用逐步顯現

當前,“雙創”的新引擎作用逐步顯現,中國戰略性新興産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帶動作用不斷增強,企業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此外,在“雙創”熱潮下,中國已經培養了大量創新型人才,為未來“雙創”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

萬喆

市場潛力巨大

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的引領作用已是全國共識,各方各界不斷出臺利好政策,為“雙創”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和機遇。另外,中國市場潛力巨大。目前中國市場還有巨大市場潛力未被釋放,對科技創新産品的需求強盛,有利於“雙創”企業的發展。

畢業生該不該加入創業大軍?

蘇劍

政府不宜過度鼓勵

主要看畢業生的個人情況。但是由於畢業生缺乏經驗,且創業本身風險較大,所以不建議政府過度鼓勵大學畢業生創業,但可以為社會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

胡必亮

看畢業生本人意願

最重要的是看畢業生本人“雙創”動力足不足。政府不宜大規模地號召畢業生創業,如果畢業生有較強的積極性,政府可以積極支持、營造良好的創業條件,但不要過度鼓勵。

王青

能力具備的可以創業

對於畢業生來説,前沿的思考模式、敢想敢做的精神是他們的優勢,但是創業需要具備一系列條件,比如資金和經驗,如果具備相應條件,則可以創業。

李錦

參與空間大

目前中國創業創新的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較好,大學生參與創業的空間大,可以選擇的領域和地區很多。鼓勵畢業生創業創新將是未來“雙創”發展的重點。

蘇培科

不建議畢業生盲目創業

大部分情況下,創業需要具備一定的經驗和資源,在全國“雙創”熱潮中,畢業生要理性分析自身的條件。不建議大量剛走出校園的畢業生盲目創業。

萬喆

因人而異

成功創業需要具備技術、市場、管理等多方面經驗,如果具備相關條件,在校園裏創業無可厚非。如果還不具備相關條件,則不可盲目創業。(馮玲玲 楊佳欣)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