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特寫:四分鐘領略科學之美 科技創新激發中國科普講解熱潮

2019-06-22 08:0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廣州6月21日電(記者 荊淮僑)地下7000米的秘密,翼尖上的“洪荒之力”,天文臺選址的奧秘,護照裏的“黑科技”……2019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21日在廣州舉行。通過四分鐘的講解,選手們為公眾帶來科學大餐的同時,也讓科學普及生根發芽,轉化為支持科技創新發展的基石。

在不久前結束的全國科技活動周上,一項項“黑科技”成果的展示,讓人們深切感受到科技創新驅動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變化。創新活力不斷釋放,讓作為創新基礎的科學普及更顯重要。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科學普及和科技創新是科技工作的“一體之兩翼”,沒有科學普及,就沒有全民科學素養的提高,而後者對於中國能否走上創新驅動發展道路至關重要。

在全社會弘揚科學精神,廣泛普及科學知識的背景下,全國科普講解大賽也像一顆種子長成了參天大樹,在全國各地開滿枝芽。

大賽組委會秘書長邱成利介紹,經過6年的發展,這一賽事從最初僅有幾個城市參與,發展到今年共有40多個省市、地區和國家部門參與,參賽選手超過4萬人。最終有223名選手晉級決賽階段的比賽,並決出30名選手進入總決賽。

21日進行的總決賽上,每位選手在四分鐘的時間裏,從自己的專業領域出發,以通俗生動的語言闡釋科學道理,為觀眾打開一扇扇科學新大門:從5G到納米材料,從黑土地到莫高窟。無論是基礎科學、熱點科技的陽春白雪,還是頭疼腦熱、家長裏短的下裏巴人,都成為選手們選材的來源。

來自中南民族大學的韓曉樂,從鋼鐵俠的盔甲製造説起,講述了納米材料背後的故事。最終她也憑藉出色的發揮,獲得了“十佳科普使者”稱號。賽後她表示,能和不同地區的選手交流,掌握一些新的講解技巧,是此行最大的收穫。

作為一名大學物理老師,從教七年來,韓曉樂發現學生們對科普的興趣越來越濃。“如今,科技創新的速度不斷加快,學生對最新成果都充滿好奇,但深奧和專業的表達,讓他們很難真正了解。”通過教學,韓曉樂也逐漸領會到科學不等於枯燥,“換一種表達,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科學”。

在課堂上穿插講述科普內容,讓學生們對韓曉樂的課喜聞樂見,並希望她能專門開設納米材料的全校公選課。如今,經過比賽的歷練,她打算回到學校後,將公選課的計劃提上日程。

“這次比賽讓我積累了更多經驗,也更加有信心把科普這件事做好。”她説。

科技部引進國外智力管理司副司長李勇介紹,作為2019年全國科技活動周重大示範活動和我國科普事業最具權威性的技能競賽,本屆大賽是歷年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一屆,參賽代表隊和選手數量創歷史新高。

“更多人加入科普講解志願者的行列,將有利於形成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氛圍,為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實施注入新力量。”他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祁培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