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實施就業優先政策 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全面做好“六穩”工作、辦好自己的事系列述評之就業篇

2019-08-05 16:3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 題:實施就業優先政策 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全面做好“六穩”工作、辦好自己的事系列述評之就業篇

新華社記者 葉昊鳴、陳健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而要實現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富足安康的美好未來,離不開穩就業的兜底保障。

1至6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3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7%;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低於5.5%的預期控制目標……上半年中國就業的亮眼數據,有力回擊了一些海外質疑之聲,也向世界表明:縱然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內部經濟面臨諸多壓力,但在一系列穩就業政策的推動下,百姓能安心,中國有信心。

高校畢業生既能就業穩,又有新選擇

畢業季來臨,高校畢業生是就業的重點群體之一。如何保證他們順利就業,關係經濟轉型升級,也關係民生福祉。

寬敞明亮的辦公室內,上百台電腦運轉不停;屏幕前,一張張年輕面孔充滿活力,敲擊鍵盤聲此起彼伏。位於貴州省貴安新區的貝格大數據公司內,一派忙碌景象。

“公司從上海轉移到這裡,看重的是人力資源優勢。”公司總經理助理何源説,公司先後與多所高校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的平臺和就業崗位,讓學生們能夠從事數據採集、加工等工作。

相關數據顯示,2019屆高校畢業生共有834萬人。為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出臺專門文件,從支持多渠道就業、強化就業權益保護、擴大就業見習規模、擴大求職創業補貼對象範圍等方面幫助高校畢業生更好地融入就業市場。

除了在城市尋找就業機會,一些高校畢業生也選擇去更偏遠的基層揮灑自己的青春與汗水。

“想用一段時間,做一件讓自己一輩子都值得紀念的事情。”來自東北林業大學的林學專業本科生李旭參加了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畢業後選擇前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向南發展辦公室工作,期盼在祖國邊疆發揮自己的本領,為當地發展建設貢獻力量。

樹立遠大志向,奔赴基層就業,這成為不少高校畢業生的選擇,相關部門也積極通過政策進行引導。

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5部門7月聯合印發的《關於做好當前形勢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對艱苦邊遠地區縣以下基層單位服務期滿並考核合格的基層服務項目人員,可通過直接考察的方式擇優聘用到服務地鄉鎮事業單位。高校畢業生在基層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雙贏”的同時,國家政策的“保駕護航”更能幫助他們放飛自己的夢想。

“金種子”助力鄉村就業脫貧

高校畢業生就業進展總體順利,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就業重點群體的關懷。而作為就業重點群體的另一部分,一些地區農村勞動力和就業困難人員也在相關政策扶持下,在參與特色産業發展的過程中實現就業脫貧。

一排排整齊的水泥架子上爬滿了藤蔓,挂滿了眾多果實,看著眼前260余畝瓜蔞苗和不斷忙碌的農戶,龔莘文的臉上滿是喜悅。

1990年出生的龔莘文是四川省南充市閬中人。2014年,看準瓜蔞在藥材市場中巨大的商業價值,他帶領團隊率先在當地建立産業園區,並招呼村民利用閒散時間幫忙管理。100余畝撂荒土地重燃希望的同時,也給予更多貧困戶在田間地頭勞動的機會。

産業越做越大,帶動就業的效果也越來越明顯。如今,龔莘文創辦的公司已在閬中市建立高標準瓜蔞産業園1090畝,帶動閬中市3個貧困村共計152戶、455人實現脫貧就業。

瞄準“商機”,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是四川省帶動貧困人口就業、推動當地經濟前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技能培訓提質增效、轉移就業渠道不斷拓寬、實名制數據管理進一步規範等舉措下,四川省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達99.1萬人,培訓貧困勞動力22.6萬人,就業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地方成效顯著,離不開中央政策的穩妥落地。

今年1月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加強就業服務和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多渠道轉移就業和增收;支持適宜産業向小城鎮集聚發展,扶持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鄉村企業,支持企業在鄉村興辦生産車間、就業基地,增加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崗位。

“越是在經濟形勢複雜的時候,‘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就越凸顯。我們有信心把‘三農’這個戰略後院守好,把‘壓艙石’的作用發揮出來。”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表示,目前全國有780萬人返鄉下鄉開展創業創新,要為他們就業創業提供充分的服務,提高其創業成功率,帶動更多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

“新職業”讓更多人的生活有了新奔頭

解決重點群體的就業工作,讓大多數人端穩了“飯碗”。而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新舊動能持續轉換的過程中,適應社會發展需求誕生的新職業,讓更多人的生活有了新奔頭。

2019年4月初,一條來自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佈的信息讓28歲的安徽蚌埠小夥兒蒲聖一激動不已——13個新職業信息正式向社會公佈,其中包括電子競技運營師和電子競技員。

“我從小喜歡玩遊戲,但遊戲過去一直被父母視為‘洪水猛獸’。我後來從事與遊戲相關的職業,這條信息的公佈,將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我、認同我。”蒲聖一説。

蒲聖一的話語道出了不少從事遊戲行業工作者的心聲。

隨著電子競技市場不斷被開拓,國際電子競技賽事的競爭也呈現白熱化,電子競技産業規模日漸擴大。而國內熱門電競市場也“不甘落後”,用戶數量和觀眾規模不斷上升,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核心電子競技愛好者預計將達到7500萬人。

日益火爆的電子競技市場,自然催生出更多高層次、高水平的電子競技崗位,推動電子競技産業發展、提升社會效能的同時,也帶動了大量相關人員實現就業。

來自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相關數據顯示,當前電子競技員的整體從業規模超過50萬人,北京、上海、江蘇、西安、廣州、成都、重慶等地為從業人員高密度聚集區,山東、浙江、安徽、湖南、遼寧等地的電競小鎮建設也帶動了周邊省市的電子競技就業發展。

新經濟形態催生新職業,新職業發展帶動更多人就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發佈的13個新職業信息,既規範了用人單位的崗位設置、人員招錄、員工培訓等工作,也有利於加快開發就業崗位,擴大就業容量,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

縱觀我國職業發展,新職業的産生迎合了社會發展的需求,帶動了社會就業人數的增長。在相關法律制度規範下,新職業最終也會像已經長期存在的其他職業一樣,成為穩就業領域中一塊不可或缺的基石。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