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多部門負責人表示:有信心有能力實現生豬保供穩價

2019-09-12 07:27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多部門負責人表示——
有信心有能力實現生豬保供穩價


9月9日,在蘭州市惠民肉食耿家莊店內,顧客在購買平價豬肉。為保障中秋節豬肉供應和價格穩定,9月7日至9月13日,甘肅省蘭州市40家惠民肉食直銷店推出平價豬肉,每斤最高16元。馬希平 攝(新華社發)

我國有充足的物資資源、有效的政策工具、豐富的調控經驗。近期,一系列穩産保供抑價政策措施的落地,將對調動養殖場戶的積極性、促進增養補欄和保障豬肉市場的供給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這些政策見效後,平復豬肉價格就是必然結果——

近期,豬肉價格上漲較快,引發社會關注。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11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財政部農業農村司、自然資源部耕地保護監督司、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負責人集體發聲,就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有充足的物資資源、有效的政策工具、豐富的調控經驗,有信心有能力做好生豬市場的保供穩價工作。近期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將對調動養殖場戶的積極性、促進增養補欄和保障豬肉市場的供給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這些政策見效後,平復豬肉價格就是必然結果”。

恢復生産舉措接二連三

去年4月份以來,受“豬週期”下行、非洲豬瘟疫情衝擊和一些地方不當行政干預的影響,我國生豬産能持續下滑,今年豬肉供應相對偏緊,價格上漲較快。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分析,豬肉市場供應偏緊,直接原因是生豬産能下降。據農業農村部對400個縣定點監測,今年7月份生豬存欄環比下降9.4%,同比下降32.2%。能繁母豬是決定生豬生産能力的關鍵指標,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8.9%,同比下降31.9%。

針對上述問題,國辦日前出臺《關於穩定生豬生産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文件從促進生産加快恢復,規範禁養區劃定和管理,保障種豬、仔豬及生豬産品有序調運,持續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加強生豬産銷監測,完善市場調控機制等六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相關部門也都出臺了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

加快恢復生豬生産是當務之急。據介紹,農業農村部將同相關部門督促地方加快落實中央出臺的各項支持政策措施,以種豬場和規模養殖場為重點,支持新建、改擴建規模養豬場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快增養補欄。支持符合條件的非畜牧大縣生豬規模養殖場開展糞污資源化利用。督促地方落實仔豬、種豬及冷鮮、冷凍豬肉運輸享受“綠色通道”政策。同時大力發展禽肉和水産品等動物蛋白替代品的生産。

于康震表示,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將對調動養殖場戶的積極性、促進增養補欄和保障豬肉供給起到有力推動作用。

擇機投放凍肉穩定市場

“目前中央和地方層面凍豬肉收儲量已經達到了一定規模。近期我們還牽頭制定重要時間節點的凍豬肉投放計劃,在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和明年的元旦、春節等重要節假日,保障豬肉市場供應。”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負責人彭紹宗説,經國務院同意,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大力推動開展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同時還印發通知指導地方開展凍豬肉收儲工作,督促各地將儲備任務落實到位。

在豬肉價格有一定幅度上漲的情況下,為了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導地方嚴格執行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挂鉤的聯動機制。今年4月份以來,全國有不少地方食品價格上漲達到了聯動機制的啟動條件,有關地方及時啟動聯動機制,按照時限要求,將價格臨時補貼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截至目前,各地累計發放價格臨時補貼32.3億元,惠及困難群眾達到1.29億人次。

針對近期豬肉價格上漲的情況,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密切關注市場供應及市場價格運行情況,充分發揮“12315”價格舉報投訴平臺作用,完善快速應急處置機制,及時受理群眾的投訴和舉報,依法查處有關價格違法行為。

明確豬肉自給率為95%左右

我國是生豬生産和消費大國,生豬飼養量約佔全球一半,豬肉在居民肉類消費的佔比達62.7%。《意見》立足當前,對穩定恢復生豬生産供應提出措施;著眼長遠,對加快生豬産業轉型升級提出要求。

從長遠看,保障好老百姓的“菜籃子”和養殖場戶的“錢袋子”,關鍵是加快推動生豬産業的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意見》在這方面的一大亮點是明確豬肉自給率的目標為95%左右。”于康震介紹,2018年,我國豬肉産量為5403萬噸,而全球豬肉總出口量約800萬噸,不到國內豬肉産量的15%。這幾年,我國豬肉進口總體保持增長勢頭,但即使是最高年份,進口豬肉量佔國內豬肉産量的比重也僅為2%。解決老百姓吃肉的問題,必須堅持立足國內基本自給的方針。

另一個亮點,是《意見》第一次提出省負總責的總要求,強調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對本地區穩定生豬生産、保障市場供應工作負總責,要求主産省份要細化豬肉穩産增産的目標,主銷省份要保持一定的自給率目標。鼓勵生豬主銷省份支持主産省份發展生豬生産,通過資源環境補償、跨區合作建立養殖基地等方式,推動形成銷區補償産區的長效機制。

此外,《意見》還明確,探索將土地經營權、養殖圈舍、大型養殖機械等納入抵質押物範圍,保障養殖用地需求,規範禁養區劃定和管理。

多重政策保障護航

生豬生産發展長期受到貸款難、用地難和糞污治理難多種因素的制約。該《意見》從加大金融政策支持、保障生豬養殖用地等三方面提供了政策保障。

“疫情發生後,中央財政及時將非洲豬瘟納入強制撲殺補助範圍,並將補助標準暫由每頭800元提高到1200元。此後,陸續出臺有針對性的財政支持政策。”財政部農業農村司負責人姜大峪介紹。比如,中央財政按不超過2個百分點,對種豬場、規模豬場的流動資金和建設資金貸款給予貼息;暫時提高能繁母豬、育肥豬保險保額,擴大育肥豬保險規模,等等。

“有一些地方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由,超過法律法規規定,隨意擴大禁養區範圍,給生豬生産帶來一定影響。”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司長蘇克敬説,近日生態環境部和農業農村部對畜禽養殖禁養區的劃定明確了多項措施:依法科學劃定禁養區,不能借改善環境質量之名,隨意擴大禁養區的範圍;堅決、迅速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禁養規定和超劃的禁養區,等等。

“自然資源部門先後出臺多項支持生豬等畜禽養殖用地的政策,《意見》就保障生豬養殖用地進一步加大了力度。概括起來,要切實保障生豬生産的用地需求,做到應保盡保。”自然資源部耕地保護監督司負責人高永説。(記者 喬金亮)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