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讓中華瑰寶為呵護人類健康再放異彩——我國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邁進新時代

2019-10-26 07:3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 題:讓中華瑰寶為呵護人類健康再放異彩——我國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邁進新時代

新華社記者陳芳、田曉航、屈婷、俠克

一株小草改變世界、一枚銀針聯通中西、一縷藥香跨越古今……發祥于中華大地的中醫藥,為中華民族繁衍昌盛作出卓越貢獻,也對世界文明進步産生積極影響。


在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人民醫院醫共體中藥配送中心,工作人員在炮製中藥(10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權威人士指出,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

把中醫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讓這一中華文明的瑰寶煥發新的光彩——25日在京召開的全國中醫藥大會,吹響了新時代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號角,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大好時機。


6月5日,作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張同泰道地藥材項目保護單位的杭州張同泰國藥館舉辦了以中醫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文化遺産展示活動。這是中外留學生們在張同泰國藥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體驗傳統端午香包的製作。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從“治已病”到“治未病”:獨特優勢護佑百姓健康

在歷史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屢經天災、戰亂和瘟疫,一次次轉危為安,人口不斷增加,文明得以傳承,中醫藥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醫藥學獨特的生命觀、健康觀、疾病觀、防治觀,蘊含著深邃的哲學思想,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貧瘠的家底,一條具有革新性的公共衛生體系之路開啟——鄉村醫生依靠“一根針、一把草”,用中西醫結合的“土法”治病、制藥,解決農村缺醫少藥的燃眉之急,護佑了億萬群眾的生命健康。


國內最早採用中醫中藥治療癌腫的醫生劉嘉湘在給患者診斷病情(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從把“團結中西醫”作為新中國衛生工作方針之一,到新時代堅持中西醫並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中醫藥已經成為中國特色醫藥衛生與健康事業的重要特徵和顯著優勢,在治未病、防治重大疾病和康復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顯。

醞釀30年的中醫藥法終於出臺,首次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首次發佈《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國粹”發展有了“國法”保障,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中醫醫療機構年診療人次超10億,中藥大健康産業規模突破萬億元,全國98.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97.0%的鄉鎮衛生院提供中醫藥服務……中醫藥迎來了振興發展的大好時機。

“古老的《本草綱目》被時下年輕人追捧,是因為中醫藥凝結著先人‘嘗百草’的智慧和勇氣,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流露。”中華中醫藥學會會長王國強説。


2018年5月起,重慶市中醫院與康美智慧藥房合作,打造智慧藥房一站式服務平臺。有需要的患者在交費後只要拿著處方到“智慧醫療服務區”錄入地址信息,就可以回家等候藥品。這是煎藥員在智慧藥房內對浸泡過程中的中藥材進行揉搓(2018年11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丸、散、膏、丹,針灸、推拿、拔罐、刮痧……以“簡便驗廉”著稱的中醫藥,成為受人追捧的養生保健和診療方式。

“治未病是中醫的主要特色和優勢。隨著衛生健康工作重心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中醫藥越來越顯示出獨特價值。”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説。

當前,中醫藥發展站在了新的起點上。王國強説,將中醫藥全面融入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完善有利於激發和釋放中醫藥發展活力的政策體系,就能夠不斷傳承精華,守住中醫藥生存發展的根基。

傳承“國寶”基因:讓古老岐黃之術薪火相傳

國醫大師陳可冀懸壺行醫70年,首屆國醫大師路志正99歲仍在出診……25日召開的全國中醫藥大會上,一批耄耋之年的中醫大咖,精神矍鑠地登上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的領獎臺。

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

曾獲2003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陳可冀院士説:“傳承數千年的‘岐黃之術’,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中醫值得像寶庫、金礦一樣去挖掘。”

“推動中醫藥在傳承創新中高質量發展,人才是根本。”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表示。

培養出近200萬名中醫藥專門人才,師承教育與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和繼續教育有機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正在構建……為了讓中華文化瑰寶“代代相傳”,我國加快培養各類中醫專業人才,一批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不斷涌現。

“臨床療效是中醫立業之本,是中醫的生命力。”路志正為中醫藥人才培養把脈,培養出會看病、看好病的中醫醫生,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

記者採訪了解到,雖然中醫藥法明確,注重中醫藥經典理論和中醫藥臨床實踐,但在一些地方暴露出學歷教育和臨床實踐脫節,中醫藥人才青黃不接,中醫不姓“中”的傾向。

“要加大師承教育力度,做好典籍的系統挖掘、整理和利用,對散存在國醫大師、老中醫、老藥工手裏的中醫藥精髓進行搶救式保護。”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王階説。

北京中醫藥大學開設岐黃國醫班、成都中醫藥大學設立李斯熾班……越來越多的中醫藥院校開設師承教改實驗班,探索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相結合的新型模式,推進中醫藥活態傳承。


在葡萄牙裏斯本,葡萄牙客人在歐洲(葡萄牙)中醫藥文化體驗中心體驗艾灸(9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溫新年 攝

中醫藥的口碑在於老百姓口口相傳。讓人們方便看中醫,放心用中藥,“國寶”傳承不走樣,至關重要。

“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同仁堂的一副對聯,道出了加工炮製對中藥療效的重要影響。

不只是炮製,中藥材産地、氣候等因素都會影響中藥療效。而以假亂真、以次充好、速生種植,不僅削弱療效,還讓中醫藥背上污名罵名。

“不能讓中醫亡于中藥。”關心中醫藥發展的專家,一次次發出振聾發聵的呼聲:質量穩了,人才強了,中醫藥事業才能高質量發展。

創新步履不停:讓中醫現代化贏得未來

10月22日,2019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頒給了三個人,其中之一便是屠呦呦。

諾獎之後再獲國際社會認可,屠呦呦為什麼能?


屠呦呦在北京家中接受採訪(2015年10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中醫藥來源於實踐,並一直以患者的臨床需求為導向來發展,這就是中醫藥的牢固根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説。

中醫藥需要傳承精華,更需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守正創新。

癌性疼痛治療,是一個世界難題。麻醉止痛藥普遍有副作用和成癮性。來自中醫藥的一种經驗方,研製變成新型外用鎮痛製劑——蟾酥膏,鎮痛效果達到90%以上,當時令跨國制藥巨頭開出百萬美元的“天價”。它的研製者就是國醫大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劉嘉湘教授。

中醫藥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創新史。從秦漢時期黃帝內經奠定中醫理論體系,到明清時期瘟病學的産生;從中醫典籍中煥發新生的青蒿素,到將傳統中藥的砷劑與西藥結合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創新,始終是推動中醫藥發展的根本動力。

腦梗死、肝癌、帕金森病……治療這些常見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結合”有了越來越多的用武之地。

2018年初,我國啟動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通過中西醫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對15個專業33個病種開展協同攻關,“中醫藥現代化”邁開關鍵步伐。


加納新東方醫院的醫生為一名前來就診的女士把脈(2013年1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邵海軍 攝

引智育才、國際合作、學科交叉……一批高水平的中藥科技創新和轉化平臺突破以前“政府主導”的老思路,通過“産學研”密切合作,共同“孵化”著中醫藥未來的“青蒿素”。

馬曉偉強調,要堅持中醫藥原創思維,既不“以西律中”,也不“以古非今”。綜合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在跨學科中協同創新、集智攻關,才能讓中醫藥贏得未來。

走出去的閃亮名片:墻裏開花墻外也香

在坦桑尼亞魯菲吉地區莫賀羅村,孩子們有了來自中國的抗瘧疾“禮物”——一種用於兒童非重症瘧疾治療的新一代青蒿素口服藥。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是全球瘧疾“重災區”,近2000萬兒童此前缺少兒童劑型的抗瘧藥物,中國研發的新藥填補了空白。

回望來路,中醫藥從未像今天這樣,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歷史機遇,變得“國際范兒”十足。

——《黃帝內經》《本草綱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中醫針灸、藏醫藥浴法分別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中醫藥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世界衛生組織的103個會員國認可使用針灸,其中29個設立了傳統醫學的法律法規;

——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今年審議通過《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首次納入起源於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章節……

當“神奇”中醫被口口相傳,中醫藥將其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的獨特優勢融入多國醫藥文化中,成為不同文明美美與共的最佳寫照。

2019年1月,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長文説,許多文化都發展了自己的傳統療法,但中醫藥擁有最古老的持續醫學觀察記錄,是有待現代醫學深入發掘的“最大寶庫”。

中醫藥振興,關乎億萬人民健康福祉,關乎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歷久彌新的中醫藥,一定能書寫建設健康中國的新篇章。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