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攜手世界 奮進青春
——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全球觀

2019-12-08 11:1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題:攜手世界 奮進青春——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全球觀

新華社記者劉麗娜 周科 楊駿

“來到這裡就想留下。”

2016年,英國小夥傑米·索爾特初到深圳一家國際創客孵化加速空間。“我對深圳一見鍾情。”這位劍橋大學畢業生近日對記者説。


來自英國的創客傑米·索爾特展示自己研發的智慧滑雪鞋墊(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3年多來,傑米不斷優化他的創意産品——智慧滑雪鞋墊。在歐美試銷成功後,他把目光投向2022年北京冬奧會,希望借這次冰雪盛會,實現更大的創客夢想。

立足深圳,眼望中國,面向世界。

每一天,都有像傑米這樣的國際青年來到深圳,把自己的夢想融入這座城市的成長。

2012年1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後首次離京考察,首站便來到深圳。七年後的今天,深圳人奮進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新征程上。

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桿、可持續發展先鋒。“五大戰略定位”清晰全面。


深圳灣沿線風光(2018年6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到2025年,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到本世紀中葉,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三個發展目標”站位高遠。

站在國際視野,深圳的先行示範,底氣何來?

厚積薄發:高質量發展基礎堅實

“深圳是世界創新中心、企業家樂園、世界工廠……之所以不能一句話概括,是因為這一切在深圳同時發生!”《日本經濟新聞》日前這樣報道。

參觀了騰訊公司新總部的日本記者由衷感嘆,這家公司和這座城市的硬體基礎設施實在出色。


人們走過深圳南山區的騰訊濱海大廈大堂(2018年12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從1979年建市之初到2018年,深圳經濟總量從1.96億元到2.4萬億元,增長逾1.2萬倍。

這是突破人類想象邊界的物質現實轉化。

“快速、高效、便利”,在深圳HAX硬體加速空間,來自加拿大、英國、印度等多國創客對深圳有著共同評價。在歐美至少要花3個月收集的硬體,這裡通常3天就能搞定。

“深圳是全球硬體創新最佳地,沒有之一。”多名國際人士這樣表示。

2018年,深圳GDP總量超過廣州和香港。幾十年前默默無聞的小漁村,如今躍升為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全國第三、亞洲第五的現代化都市。目前,深圳經濟競爭力指數排名全球第五,是中國新崛起的創新創業之都。

作為中國大市場的一個代表,深圳自身消費力也非同一般。


深圳的山姆會員店(2019年12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1996年,美國最大連鎖超市沃爾瑪在中國開設首家山姆會員店,地點就選在了深圳福田區。2008年,這家旗艦示範店成為山姆會員全球單店銷售第一。此後,這個冠軍頭銜一直保持,至今已12年。

處理好中國與世界關係,運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改革開放,努力奮鬥,深圳經驗代表了中國迅速崛起的一把金鑰匙。

20世紀80年代,蛇口工業區,深圳首創中國版工業化模式;90年代,華強北,深圳闖出電子産業聚集奇跡;21世紀初,華為、騰訊、大疆等崛起為世界級科技企業;2010年,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展翅欲飛。始終走在改革開放前列,40年來,中國經濟的每一次轉型升級,無不透射出深圳的引領示範效應。


2019年11月21日拍攝的深圳市南山區蛇口街道。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在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新時代,敢為天下先的深圳,要率先建設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勇立潮頭,用實力、動力、活力、創新力擁抱世界,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再攀高峰。

設計賦能:制度建設升級城市潛力


2019年6月25日在比亞迪公司拍攝的“金屬龍”。新華社發

“實在太美了!”

在深圳總部辦公室,比亞迪全球造型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向記者展示了一個“金屬龍”物件。

從中國紅山文化的玉龍形象得到啟發,這位來自德國的國際頂級汽車設計師,幫比亞迪推出一款接近量産的新能源概念車——E-SEED GT。今年4月的上海國際汽車展上,融匯中西元素的“龍顏”車型驚艷了觀眾。


比亞迪新能源概念車E-SEED GT效果圖。新華社發

“到深圳來,就是看中這裡有廣闊創造空間。”艾格説。

曾幾何時,“發達國家設計-中國製造”是很多製成品的産業模式。近年來,越來越多國際人士發現,在深圳,代表更高價值創造的“設計”已成為一張新的城市名片。

深圳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中國第一個“設計之都”。“深圳設計”在更高層次,把中國與世界深度融合。

全球著名景觀設計公司FO主創設計師詹姆斯·科納一談起深圳就自豪。他曾參與深圳重點區域規劃,將自己的城市景觀主義理念用在了深圳“畫作”上。

“深圳正在創造一個現代化的21世紀城市,一個將新技術、建築規劃與人文尺度街區相結合,與綠色自然系統、開放空間相結合的樣本。”科納説。

國際范,中國韻。實際上,深圳的“設計升級”不僅體現在各種硬體基礎設施上,更體現在法治規範等“軟性基礎設施”——制度設計上。


深圳市南山區蛇口街道(2018年12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份報告提醒,中國未來的發展,推動新的制度設計至關重要。深圳在這方面,有能力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作為特區中的特區、示範中的示範,深圳前海的法治示範尤其引人關注。

據前海科創投控股有限公司負責人陳衛介紹,這裡正在建設法治示範區,快速確權、維權、授權的通道已經在此建立。像深圳前海的法治示範、金融示範等源頭式基礎創新,正在讓深圳成為未來標準制定的參與者。


遊客在位於深圳市中心的向日葵園裏遊玩(2018年3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而在法治和標準的背後,體現的是政府、市場與社會三個主體的新型關係。

深圳的“服務型政府”在中國堪稱典範,英國《經濟學家》雜誌曾這樣評論。在深圳,政府與市場關係相對簡單透明,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現代化的城市文明。這樣的制度設計,正是大量外企願意長駐深圳的重要原因。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外資投資同比增長近九成。空中客車(中國)研發中心、波士頓諮詢亞太數字中心、埃森哲全球研發中心等相繼落地。

哪營商環境好,人才就往哪走、資金就往哪流、項目就在哪建。而這,正是深圳制度設計的“進行時”。


在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一個創客孵化器內,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衛國(右一)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創客交流(2018年10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在一些外國領導人眼中,深圳的制度設計值得借鑒。印度總理莫迪曾説,他要以深圳為榜樣改造“印度矽谷”班加羅爾。

在聚集了大量外籍人士的深圳南山區蛇口街道,美國青年蓋瑞創立的手機資訊服務“蛇口日報”,成為當地人社群溝通和社區自治的好幫手。

建設民主法治環境、現代城市文明,年輕的深圳在進行嶄新的實驗。

青春做伴:把握可持續發展未來

“深圳是個只有年輕人的城市。”投身電子産品委託生産行業的日本青年企業家藤岡淳一15年來見證了深圳的變化,“這裡到處是懷抱著夢想的年輕人”。

走在深圳街頭,四處環顧,青春氣息撲面而來。


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創業者招俊健(前右)與團隊成員在辦公室工作(2018年10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常住人口1300余萬,平均年齡33歲,深圳居民的年輕風貌很容易讓外來者感受到。

國際觀察家認為,深圳要想成為未來的“全球標桿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歸根到底取決於能否吸引年輕人,留住年輕人。


2018年11月16日,在深圳舉行的第20屆高交會上,來自深圳的年輕創客(右)向參觀者介紹團隊研發的同聲傳譯耳機。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為吸引世界人才,蓄力“全方位示範”,深圳開始重點針對教育、醫療、住房、生態環境等民生建設,不斷出臺利好政策。

而對於深圳的年輕人,“更美好生活”除了物質條件改善,還在於有不斷學習和自我提升的機會。

深圳前海的深港青年夢工場,成立近五年,388個來自港澳和世界各地的青年創業團隊在這裡孵化、成長,超過一半創業項目拿到融資,累計融資額超15億元。


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2018年10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有識者觀察到,從深圳,可以看到中國與世界的“知識對流”,無論個人,還是城市,進步的空間巨大。

至少有5個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在深圳設立了實驗室,帶領深圳的高校學子,向世界尖端科研領域進發。

面向未來的先行與示範,不僅要在生産方式上成為楷模,也要在生活方式上使年輕人嚮往。

2019年,深圳被《孤獨星球》評為全球十大最佳旅遊城市第二名。這是一座國際消費城市,一座擁有千座公園的綠色城市,一座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的宜居城市。


市民和遊客在位於深圳市福田區的香蜜公園內遊玩(2018年2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遠大的規劃,利好的政策,安全的社會,穩定的預期,豐富的機會,宜居的環境,還有什麼比這些更能吸引年輕人來實現可持續發展呢?

越來越多的國際人士來到這裡,不只為造富尋夢,更為紮根生活。

傑米·索爾特每天會去深圳中心公園跑步,見到隨處都有像他一樣有夢想、愛奮鬥的年輕人,令他感到充滿上進的能量。

“在這裡,如果你有一個好的創意,有堅持的決心,就會得到世界的幫助。”他説。(記者:眭黎曦、吳燕婷、喬繼紅、高文成、陳宇軒、李思佳、吳曉淩、葉在琪、鄧敏、姜磊、彭茜)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