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陜西:今年圍繞“1234”守護綠水青山

2021-02-25 11:21 來源: 陜西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陜西“十三五”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今年圍繞“1234”守護綠水青山

渭河出境斷面水質達到20年來最好水質

水生態環境質量達到有監測紀錄以來的歷史最好水平

安康、延安、榆林首次進入全國空氣質量達標城市行列

11個縣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總數居西北第一

2月23日,記者從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獲悉:2016年至2020年,是我省改革開放以來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的5年,也是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快的5年。這5年,藍天更多了,山川更綠了,河流更清了,美麗陜西建設的“底色”更綠了。

“十三五”期間,我省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全面開展黃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排污口排查,有序整治105個問題排污口;出臺黃河流域污水排放標準,加快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開展黑臭水體專項整治,實行掛牌督辦和交叉監測,全省26個黑臭水體全部實現“長制久清”。2020年,黃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質良好,渭河出境斷面水質提升到Ⅱ類,達到20年來最好水質。

“十三五”期間,我省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2020年,我省大氣環境質量為國家執行新標準以來的最好年份,也是我省首次完成國考任務;全省PM2.5平均濃度下降至41.27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提升至295天,重污染天數減少至6天。繼商洛之後,安康、延安、榆林首次進入全國空氣質量達標城市行列,西安連續2年退出全國重點城市後20位。水生態環境質量達到有監測紀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國考斷面優良水質比例達到92%,優於考核任務20個百分點,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102個縣(區)完成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2.5%,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實現100%。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顯著提升,“十三五”累計完成6920個行政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

“十三五”期間,我省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不斷健全。省以下環保機構垂直管理改革任務基本完成,11個駐市督察機構分片區運行;在全國率先實現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證發放全覆蓋;發佈實施“三線一單”,初步形成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此外,太白縣、留壩縣、嵐皋縣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平利縣躋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1個縣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總數居西北第一。

2021年,我省將緊扣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的“1”個目標,抓住貫穿減污降碳主線和圍繞助推高質量發展主題“2”個關鍵,突出加強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抓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3”個重點,做好守牢生態安全底線、強化督察監測執法、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4”個著力,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蘇怡)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