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外包急需頂層設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1-27 16:38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過去我們在全球産業鏈上一直是給別人‘出力’,現在不光要‘出力’,還要‘出智慧’。”11月26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如是説。這話既點出了當前中國産業鏈上的不足,也指明發展的方向。

    “出智慧”的一個具體形式就包括服務外包,當天的常務會議就是部署加快服務外包産業、打造外貿競爭新優勢。長期以來,我們的服務業比重都偏低,更不要説服務外包業。2013年,我國服務業佔GDP比重才首次超過工業,不過我們周邊幾個發展中國家卻比我們早了很多年,印度服務經濟産值佔GDP比重早在1990年就已超過農業和工業,而菲律賓的服務業則在1986年就成為第一大産業。

    儘管上述國家當時的服務業未必有很高的含金量,但是這種服務業領先的趨勢卻是也給我們諸多啟示。尤其是印度的服務外包産業已經是全球的巨頭,截至到2014年3月,印度服務外包産業擁有企業16000多家,其中軟體公司3000多家,總收入達1050億美元,佔GDP比重達8.1%;出口860億美元,佔總出口比重約四分之一,直接帶動就業達310萬人,間接創造就業則高達1000萬。

    中國發展服務外包業,很明顯也會有三大好處,首先就是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能夠採取外包的服務業多是技術學、知識型,尤其是軟體企業,它能大量吸引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同時也能激活他們的創造力。

    其次,服務外包業可以跨越地域,為中西部發展帶來機遇。工業或者農業都會極大地受制于區位優勢,但服務業卻可以相對靈活,儘管對於一些高素質從業者,生活環境的要求也不低,但是中西部這方面反而比東部沿海地區有優勢,後者的商務成本、人力成本較高,如果轉移到中西部就更具競爭力。

    再次,服務外包業並不只是服務海外客戶,也可以服務國內企業。尤其是軟體和信息技術、研發、金融、政府服務等領域的服務外包,它們也能推動這些産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在給服務外包業提供機會的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服務水平和競爭力。

    就目前而言,國內對服務外包的重視也毋庸贅言,它的發展勢頭也不錯,我國今年前十月的服務外包合同金額達818.4億美元。昨天國務院常務會議也頒布了系列優惠政策,推動服務外包業的創新發展。

    尤其是增加服務外包示範城市數量,相應擴大對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減按15%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其職工教育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部分實行稅前扣除的稅收優惠政策實施範圍。試行國際服務外包增值稅零稅率或免稅政策。這些“真金白銀”的實惠會大大有利於服務外包産業的發展。

    有數據顯示,全球服務外包市場2005年規模6000多億美元,2007年1 .2萬億美元,2011年達到了1 .39萬億美元,預計到2015年全球服務外包産業規模將超2萬億美元。如今中國正在積極地搶食全球服務外包的蛋糕,並以成倍的速度追趕印度,但是我們的挑戰也有多重。

    一方面,人力成本高企,東部沿海地區的商務成本和人力成本逐年走高,已經讓中國服務外包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時優勢下滑。有報道顯示,江蘇無錫服務外包企業薪資每年保持在10%以上增長,對能夠提供諮詢、實施等綜合服務高級人才,漲幅甚至達到30%。這種薪資漲幅幅與印度等企業爭奪外包訂單時,沒有了成本優勢。

    另一方面,即便開出較高的價格也難以招聘到足夠多的服務外包人才。印度在外包服務也上的優勢,不僅僅是在薪酬成本上,還有英語的普及,他們在涉國際外包服務時沒有太大的語言障礙。而這恰恰是中國大量高校畢業生欠缺的一點,基本本科乃至碩士研究生畢業,他們的英語水平也不容易應付工作要求。

    此外,中國服務外包業還是相對零散,佈局不盡合理。尤其是它們主要還是以以發展國內業務為主,缺少到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動力。這些不足都説明,發展服務外包業需要一個頂層設計,把人力成本、人才資源以及産業佈局等問題納入全局考量。

    此番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指明了一些發展方向,確定了政府對服務外包産業的支持力度。不過,最重要的還需要一個關於服務外包業的産業發展規劃,2012年12月,商務部、發展改革委聯合發佈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産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面向服務外包産業的發展規劃。

    需要注意的是,它的發佈時間稍晚,如今2015年即將到來,應該加緊2016到2020的産業發展規劃的調研和編制,甚至應該形成一個十年左右的行業發展意見,如此才能更加高屋建瓴地引導外包行業的發展。 誠如李克強所言,“我們今天制定政策,要為未來的創新留下足夠的空間。”(田享華)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