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調整 國務委員楊晶任組長

2017-02-21 18:10 來源: 北青報微信公眾號“政知局”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瀏覽過各級政府官網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官網上通常有一欄叫做“政務公開”。這顯然不是新事物了,但卻是黨中央和國務院一直重視和抓落實的工作。

2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文通知了對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的調整,涉及主要職責、組成人員、工作機構、工作規則、工作要求這五個方面。

政知局注意到,國辦發文用詞是“調整”。為什麼説是調整呢?此前小組成員都是誰?這次調整後又有什麼變化?

擴容和位移

在組成人員構成方面,大規模“擴容”是最明顯的變化。

2003年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成立,當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包括中央紀委、國務院辦公廳、中央組織部、全國總工會、監察部、財政部、人事部、國務院信息辦等九個單位。

調整之後,成員單位有30個之多,不僅有財政部、人社部(原人事部),可以説,基本囊括了所有的國務院部門,還包括國務院新聞辦、國務院法制辦以及中央網信辦、最高法。

具體都是哪些成員單位呢?


從具體成員來看,規格不低,大部分成員單位往小組選派的至少是副部級官員。

再説組長、副組長。

自2003年成立至此後的相當長時間內,擔任組長的都是時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副書記組長何勇,副組長則由中紀委副書記幹以勝擔任,兩人皆出自中央紀委。


而此番調整顯示,擔任組長的是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楊晶,副組長是國務院副秘書長彭樹傑,兩人皆出自國務院。顯然,小組組長由黨的紀檢系統“位移”到了行政機構。

不過,沒變的是,組長的配置規格仍然是副國級。

中央紀委先抓

為何政務公開最初由中央紀委來抓?

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告訴政知局,最初是黨的紀檢部門在抓政務公開這項工作,“目的是為了對權力運行進行監督,政務公開有利於老百姓、媒體監督,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實際上,政務公開最初是黨內先提出來的。

據曾擔任小組組長的何勇介紹,1988年3月,黨的十三屆二中全會從預防腐敗入手,把政務公開作為強化權力監督、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提出各級黨政機關在廉政建設中,盡可能地公開辦事制度,以便得到群眾的監督。

據政知君了解,這是黨內首次提到“政務公開”。1996年1月,中央紀委第六次全會提出,要實行政務公開制度。這是黨內首次明確將政務公開作為一項制度推行。

此後,黨的重要會議提及“政務公開”的次數越來越多,比較突出的是黨的十五大和黨的十六大。

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從健全基層民主、加強民主監督的高度,深化了對政務公開的認識,把政務公開作為發展基層民主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提出“城鄉基層政權機關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都要健全民主選舉制度,實行政務和財務公開,讓群眾參與討論和決定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對幹部實行民主監督”。

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從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強化民主監督的高度,把政務公開作為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提出“認真推行政務公開,加強組織監督和民主監督”,“完善公開辦事制度,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為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2003年6月,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成立。雖然名稱是“全國”,但小組的牽頭單位是中央紀委、監察部,這兩個單位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合署辦公,小組主要領導也都來自中央紀委,所以,也難怪有學者會把這個小組記成“中央政務公開領導小組”。

國務院要抓

政務公開工作由中央紀委主導轉交到國務院主導,在很多學者看來,是“名正言順的”。

“2007年通過的《公開條例》明確了政務公開的主體,實施主體變了,政務公開的主體放到國務院了。”汪玉凱説。

2007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外界一般將上述條例簡稱為《公開條例》,這是我國政務公開制度建設的重大舉措,為深入推行政務公開提供了法律依據。

王玉凱表示,此舉將政務公開納入法制化軌道,“對公開內容、公開時間要求、形式、如果實施不到位怎麼追責,如何起訴、行政復議等等方面都提出了辦法”。

此後,政府部門逐漸成為政務公開的主體,本屆政府以來,政務公開被提及的頻率更高,推動力度更大。“政務公開是政府必須依法履行的職責。只要不涉及國家安全等事宜,政務公開就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李克強總理的這番表態讓公眾印象深刻。

2016年3月的總理記者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更是首次將政務公開同簡政放權並稱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關鍵。同年底,國辦印發《<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的通知》,其中要求,“調整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協調處理政務公開頂層設計和重大問題。”

汪玉凱認為,調整之後,由國務院秘書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的調整是符合實際的。“中央紀委是黨的機構,它推行的話,按照國務院法律是不順當的,只有由行政系統的最高機構來推行,名正言順”。國務院為此專門成立政務公開辦公室,定期檢查政務公開情況,政務公開變成了從上到下由行政系統推動的事情。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王錫鋅告訴政知局,由國務院秘書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是高規格的配置,領導小組納入多部門成員則凸顯部門協同。“有些信息是多部門共享的,事權各部門間有交叉重疊,過去的難題是部門間權限交叉導致推諉扯皮,如果由秘書長牽頭,各部門參與,更加有利於政務信息的整合、共享。”

他認為,對於國務院正在推行的政府內部改革、政府職能改革、簡政放權等工作而言,政務公開都是突破點,“推進工作得有相應的機構來協調和督促,因此要在國家層面對領導小組作出調整”。(邢穎)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