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財政部:回應社會期待 推動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再上新臺階

2017-06-01 17:55 來源: 財政部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預算公開是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要求,是現代財政制度的基本特徵,是打造“陽光財政”的主要手段,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推動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深入推進政府預決算公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每一筆錢都要花在明處、用出實效。為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要求,財政部和中央部門把預算公開作為今年財政工作的重要任務,圍繞建設透明政府、廉潔政府、服務政府目標,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協調配合,積極推進部門預算公開,努力為地方預算公開作表率、樹標桿,取得明顯成效。共有105個部門(單位,下同)在4月7日向社會公開預算,公開工作實現一個“提前”,三個“首次”,呈現四個新亮點:一是公開時間比去年提前8天。二是公開部門又增加3個,最高人民法院、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社會主義學院首次向社會公開預算。三是教育、科技、環保等10個部門首次向社會公開10個重點項目的文本和績效目標。四是除在部門門戶網站公開外,首次在財政部門戶網站建立的專門平臺、中國政府網設置的專門欄目集中公開。

一、健全機制,紮實做好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基礎工作

一是制發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工作方案和規範。明確部門預算公開的時間、範圍、內容、方式、程序及職責分工、保密處理、保障措施等事項。二是組織編制中央部門預算公開模板。以落實工作方案和規範為出發點、落腳點,組織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科技部按規範編制部門預算公開模板,督促中央部門按模板編寫要公開的預算文本。三是實行預算批復與預算公開聯動。提前研究制定預算批復方案、做好基礎工作,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通過預算草案後抓緊批復預算,于3月24日完成全部批復工作,批復時間比上年提前一週左右,為加快預算執行進度、推動黨和國家各項惠民政策早落地早見效、促進提前公開預算打基礎。四是明確和落實責任。按照事前制定計劃、事中加強督促、事後反饋結果的要求,建立部門預算公開聯絡人制度,依託聯絡人跟蹤部門預算公開全過程,確保各項具體工作按要求、按時間節點展開,並落到實處。

二、多措並舉,進一步提高中央部門預算透明度

集中展示中央部門預算,方便查閱和監督。按照“搭建一個平臺、展示全部預算、補齊工作短板、實施有效監督”的原則,在保持原公開渠道的基礎上,整合公開資源,在財政部門戶網站建立“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將中央部門、財政部有關司局在網上分散公開的中央部門預決算、中央政府預決算等預算信息,納入統一平臺、集中展示,有效解決以前公開渠道多、內容分散、查找較為困難的問題。同時在平臺公開預算管理法規、預算收支政策、預算編制依據、政策解讀等,方便人民群眾快捷查閱和更好監督。

進一步細化公開內容,公開10個重點項目。為增強部門預算透明度、加大人大監督和社會監督的力度,在去年公開8張報表以及機關運行經費、政府採購、國有資産佔有使用等重要事項説明,從不同層次和角度反映部門收支總體情況和財政撥款收支情況的基礎上,選擇教育、科技、環保等10個重要民生部門的10個重點項目列入《中央部門預算草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通過後隨部門預算向社會公開,包括立項依據、實施主體、實施方案、實施週期、年度預算安排等情況。

公開重點項目績效目標,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推動教育、科技、環保等10個部門公開10個重點項目預算情況時同步公開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包括:項目年度績效目標,量化的績效指標,如産出的數量、質量、時效、成本指標,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可持續影響等效益指標,以及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公開重點項目績效目標,標誌著中央財政在推進預算績效管理上又邁出重要一步,不僅有利於強化部門責任意識、督促資金使用單位加強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推動中央政策落實“不跑偏、不走樣”,也有利於提高項目資金使用情況的透明度、更好地反映部門履職能力、提高政府公信力。

三、宣傳引導,促進公開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中央部門預算公開涉及面廣、時效性強、人民群眾關注度高。為切實把這項事關“黨心民心”的工作組織好、實施好、宣傳好,財政部認真制定新聞宣傳方案、準備宣傳材料,督促中央部門做好解讀回應預案、及時解疑釋惑。人民日報、新華社、經濟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經濟網、中國廣播網、北京日報、新京報、南方都市報等二十多家媒體進行了跟蹤報道和解讀,新浪網、搜狐網、網易、鳳凰網、騰訊網等主要門戶網站在首頁重要位置發佈了相關報道。總體上看,新聞媒體評價積極,專家學者解讀中肯,網絡評論正面,人民群眾滿意度較高。

下一步,財政部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關切,繼續加強和改進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工作,進一步細化公開內容,擴大公開重點項目的部門範圍,增加公開的重點項目數量。在此基礎上,改進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結構,豐富公開內容,提昇平臺發佈預算信息、解讀政策、回應關切、引導輿論的能力,逐步將平臺打造成更加及時、準確、有效的發佈中央政府和部門預決算信息的公共服務平臺,使平臺成為社會公眾集中獲取預決算信息的第一來源、監督財政工作的重要渠道。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