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去杠桿,穩而準

2018-08-13 07:39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日前,國家發改委、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國資委聯合下發了《2018年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要點》(簡稱《要點》),從“建立健全企業債務風險防控機制”“深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僵屍企業’債務處置”等多個方面對去杠桿工作做出部署。對此,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在推動企業降低杠桿率方面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不僅有利於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而且有助於資金向實體經濟最需要的地方流動,呵護實體經濟發展邁向更高質量。

積極穩妥去杠桿

在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的過程中,積極穩妥推進去杠桿是十分重要的抓手。五部委下發的《要點》,無疑是最新的行動指引。

在建立健全企業債務風險防控機制方面,《要點》提出建立國有企業資産負債約束機制,區分不同行業、企業類型設置資産負債率預警線和重點監管線,根據風險大小程度分別列出重點關注和重點監管企業名單,並明確其降低資産負債率的目標和時限。同時,支持國有企業通過增加資本積累、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市場化債轉股等方式多渠道籌集資本、降低企業資産負債率。

在深入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方面,《要點》給出了“壯大實施機構隊伍增強業務能力”“拓寬實施機構融資渠道”“引導社會資金投向降杠桿領域”“提高轉股資産流動性,拓寬退出渠道”“推動市場化債轉股與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有機結合”“加強轉股股東權益保障”等諸多舉措。

“2016年以來,中國民企和國企杠桿率總體有所下降,去杠桿取得一定成效,對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起到了幫助作用。不過,當前仍然存在民企負債成本上升、國企杠桿率依然較高等問題。《要點》中的27條舉措,就是審時度勢之後給出的新對策。”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吳文鋒教授對本報記者説。

糾正要素錯配

“我們建立了以市場化和法治化原則為核心的一整套制度,確保‘僵屍企業’和應退出企業無法通過債轉股續命。也就是説,由市場來判斷選擇誰是有前景的企業、誰是僵屍企業,如果選錯了就接受市場的懲罰,債轉股實施機構和投資人必須承擔損失,政府不予兜底。”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近日在介紹去杠桿相關工作時説。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為56.6%,同比降低0.4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資産負債率為59.6%,同比降低1.2個百分點,國有企業去杠桿成效更為明顯。

中國銀保監會數據亦顯示,5月末,産能過剩行業中長期貸款下降2.1%,低效融資需求受到明顯遏制;房地産貸款增速同比下降4.5個百分點,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增速下降13.7個百分點。

專家指出,去杠桿之所以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於以往不少領域粗放發展的企業過度舉債、過度擴張。在經濟轉型時期,這些杠桿及其背後的要素錯配格局,不僅成為舉債企業的負擔,也影響金融資源向實體經濟急需之處轉移。

“需要看到,債務風險往往是債務負擔和企業盈利能力不匹配這一結構性矛盾的體現。在實際操作中,往往越是好企業越積極主動控制杠桿率,經營不善者去杠桿動力反而不足,這種情況是需要打破的。”吳文鋒説。

不搞“一刀切”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提出“穩金融”。多位專家表示,作為防風險、穩金融的重要方面,去杠桿的基調目前不會有大的改變,將繼續穩步推進。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指出,過高的杠桿率可能引發市場泡沫破裂,甚至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只有積極穩妥推進去杠桿,才能倒逼金融資源從低效率的産業和企業中退出,中國經濟才能真正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打贏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不過,當前去杠桿是結構性去杠桿,在穩步推進的同時也更加強調有重點、有針對性地精準施策。

“去杠桿的目的在於化解風險、糾正錯配、提高質量。目前來看,國有企業將成為下一階段去杠桿工作的主陣地。”吳文鋒説,國企去杠桿表面上看是金融問題,但實際上國企去杠桿效果取決於國企改革相關措施能否跟上以及國企自身能否實現健康發展。未來去杠桿工作還需要進一步突出市場化和法制化的特色。

去杠桿不搞“一刀切”,關鍵在於平衡好改革與發展的關係。嚴鵬程強調,當前我國財政赤字率、政府負債率較低,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較高,企業負債率趨於下降,宏觀調控有足夠的空間和政策工具可用。下半年,有關部門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宏觀經濟政策的靈活性,加強政策之間的協調聯動,確保穩住宏觀經濟基本面。(記者 王俊嶺)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