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奶類消費增長蘊含巨大潛力

2018-09-04 07:24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我國人均奶製品消費量平均每天僅100克,農村居民還很少喝牛奶
奶類消費增長蘊含巨大潛力

北京盒馬鮮生大成路店裏,乳粉品種繁多,為消費者提供多種選擇。吉蕾蕾 攝

我國有100多萬名奶農,1000多萬頭奶牛,幾百家乳企。奶業一頭連著養殖業、一頭連著加工業,一頭連著奶農、一頭連著消費者,既關係城鄉居民身體健康,也關係廣大奶農切身利益。鄉村不僅是乳業振興的直接利益相關方,更是乳製品的重要潛在消費市場

無論奶農還是牧場抑或乳企,奶業産業鏈的各個主體無不感到奶業振興的呼聲越來越高: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面振興奶業”,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做大做強民族奶業”,不久前國辦出臺了《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而無論是奶牛養殖還是乳品加工都要面對市場和消費。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表示,儘管我國奶業發展取得長足的進步,仍然面臨著産品供需結構不平衡、産業競爭力不強等問題,尤其是消費培育不足。目前,我國牛奶的消費水平還不高,奶業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加快奶業全面振興,要提升乳製品消費水平,多措並舉提振消費信心。

小康社會不能沒有牛奶

“隨著收入的提高,乳品在城鄉居民食物消費中的佔比仍將大幅上升。”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産業經濟室主任劉長全説,乳品在提供動物源營養與滿足食物消費結構升級方面有突出的成本優勢。提供等量熱量,所需牛奶比所需雞肉、牛肉或羊肉的生産成本分別低18.9%、67.4%和51.7%;提供等量鈣,牛奶比牛肉、羊肉或雞肉的生産成本分別低96.9%、99.3%和97.7%。成本優勢通常意味著更加節約資源。在資源環境約束越來越緊的背景下,以加快奶業全面振興為突破口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戰略層面的合理選擇。

在我國,奶業是個新興産業,真正得到快速發展也就是在最近十幾年。2000年,我國人均奶製品消費量僅7公斤,2017年達36.9公斤,平均每天100克。儘管如此,其遠未達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每天300克標準,不足亞洲乳品平均消費水平的一半和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尤其是佔全國人口一半的農村居民還很少或沒有喝上牛奶,奶類消費增長蘊含著巨大潛力。

“我國乳品消費在區域間、城鄉間很不均衡,過高的終端市場價格成為乳品消費群體擴張和消費水平提高的重要障礙,乳品供求陷入低水平均衡。”據中國社科院農村所專家團隊分析,以液態奶均價按每斤6.25元計,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折合72斤液態奶的乳品,人均乳品支出就要達到450元,約佔農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的14%,相當於城鎮居民食品消費中乳品支出佔比的3倍。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鎮化推進和二胎政策的實施,在縣域的城鎮和鄉村,奶類消費有較大增長潛力。

我國有100多萬名奶農,1000多萬頭奶牛,幾百家乳企。奶業一頭連著養殖業、一頭連著加工業,一頭連著奶農、一頭連著消費者,既關係城鄉居民身體健康,也關係廣大奶農切身利益。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鄭重地説,“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小康社會不能沒有牛奶,十幾億中國人不能沒有自己的民族奶業。為國人的幸福生活計,為農民的就業增收計,為國家重要農産品保障計,我們都必須加快振興奶業,為所有中國人都能喝上奶、喝優質奶而不懈努力”。

奶源國際競爭激烈

海關數據顯示,我國乳製品進口量從2008年的38.7萬噸增至2017年的247.1萬噸。2017年進口乳製品如果折合成生鮮乳,相當於1485萬噸,這約佔國內生鮮乳産量的40%。乳製品進口的大頭是大包粉,2017年進口71.8萬噸,折合成生鮮乳相當於570萬噸生鮮乳。談到奶業振興,乳製品進口是個不容回避的話題。近年來,進口大包粉大量進入國內市場,出現了國內原料奶“賣奶難”與大量進口乳製品並存的現象。

國外奶粉的衝擊,在中鼎聯合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孫國強看來,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國外奶價成本低,二是很多人認為國外奶粉質量好。“我國乳製品的質量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問題出在成本上。”他告訴記者,我國奶牛養殖以舍飼為主,比新西蘭、澳大利亞的放牧式生産成本高80%,比歐美的半舍飼式生産成本高40%。此外,中國乳製品關稅低,國際乳製品進口關稅平均水平為55.6%,而我國乳製品的關稅是12.2%。

從奶業經營體系看,國家奶牛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説,由於牛奶具有鮮活性和生産的連續性,奶業發達國家大都養、加、銷一體化經營,養殖、加工、銷售各環節利潤分配較為合理,因此養殖數量和産量比較穩定。但我國奶業先天不足,一體化經營的企業數量不多,長期以來,奶牛養殖和乳品加工脫節,乳企和奶農利益機制沒理順。多數情況下,乳品企業只管加工,掌控生鮮乳的收購和定價權,奶農只養牛,處於弱勢地位,導致乳企往往在奶少時搶奶、奶多時限收,形成一個怪圈。

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高鴻賓説,奶業一體化建設,要實現“種養加”一體化和“産加銷”一體化。只有通過一體化,才能真正建立起多方的、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進而達到數量和質量的更可控。這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傳統奶業“小、散、低”的矛盾,也是我國奶業參與國際競爭、贏得消費信心的舉措。

消費培育多點發力

這幾年,每談到奶業振興,總會涉及一個話題——提升國人對國産奶的消費信心。專家表示,要看到國産奶業在産品差異化競爭上仍有很大空間待提升。在位於北京金融街購物中心的GREYBOX精品咖啡店裏,一款搭配澳大利亞新鮮牛奶的澳白咖啡備受消費者歡迎。“以前買咖啡從來沒注意過咖啡裏的牛奶産自哪。”正在挑選咖啡的劉女士坦言。該店高級技術經理陳浩銘介紹,目前這款産品已有一批忠實顧客。

“不過,我們能明顯感到消費者的信心在逐漸恢復。”居樂寶乳業總裁魏立華説,“受嬰幼兒奶粉事件影響,進口奶粉在中國市場佔有率曾一度達到75%;而數據顯示,國産奶粉在全國的市場佔有率已恢復到50%以上。這表明,政府和企業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卓有成效”。他認為,企業要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把牧場、工廠向消費者開放,讓消費者實地感受生産過程。大力發展“乳業+旅遊”,消費者可在遊玩中學到科學飲奶常識。

全國畜牧總站研究員張書義説,目前我國乳製品加工仍以液態奶為主,幹乳製品生産加工不足,供需結構不平衡。“當前西式餐飲、休閒食品消費旺盛,驅動市場對奶酪等幹乳製品的需求。乳企應以此為突破口,優化産品結構,尋求新的利潤點。”未來,年輕人將成為奶酪的主要消費人群,為此,他建議,乳企提高産品的持續創新能力,按照國人消費習慣,將奶酪産品向兒童食品、零食和青年快銷食品方向發展。

品牌是消費的金字招牌。在農業農村部發起下,我國奶業前20強企業成立了D20企業聯盟,並定期召開D20峰會,展示中國奶業品牌形象,引領中國奶業健康發展。目前,D20企業的生鮮乳收購量佔全國收購總量的57%,乳製品銷售額佔全國總額的55%。高鴻賓説,雖然不少國産乳品在國際上獲獎,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國産乳品在國際市場份額佔有量和消費者認可度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做大做強中國奶業品牌,任重道遠。(記者 喬金亮 吉蕾蕾)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