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充足 1萬億美元可造40座三峽工程
中國的外匯儲備再次走到聚光燈下,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上一次是今年2月底,中國外匯儲備規模超過日本位居世界第一;
這一次則是今年10月底,中國外匯儲備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已無懸念。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丁志傑分析説,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已達9879億美元,距1萬億美元僅相差121億美元,而10月份貿易順差高達238億美元,況且貿易順差一般佔新增外匯儲備的65%,因此,10月份的新增外匯儲備將超過121億美元。
“1萬億美元”,這是其他國家沒有達到過的數字。
它相當於全球外匯儲備的20%;相當於我國去年經濟總量的45%;相當於全國人民手中鈔票總金額的3倍。用這筆錢可以支付我國15個月的進口;可以償還我國所有的短期外債6次;可以造40座三峽工程,建320萬個希望小學,買4.6萬架波音747飛機!
面對鉅額外匯儲備,人們最關心的或許是這樣幾個問題:規模上究竟多不多?如此激增究竟好不好?在美元不斷貶值的背景下,外匯儲備仍以美元為主究竟劃不划算?
從規模上看 外匯儲備究竟多少合適,尚無定論
從規模上看,一國持有多少外匯儲備算適度,在理論和實踐中沒有統一標準。國際上也只是定義了外匯儲備的低限,高限則沒有共識。傳統觀點認為,外匯儲備不得少於3—4個月的進口付匯額,亞洲金融危機後,又提出外匯儲備不得少於短期外債的規模。按照這些觀點,我國的外匯儲備不得少於2000億美元。應當説,目前的儲備是充足的。然而,綜合考慮進口、償債、外匯管制的特殊因素、外資企業的利潤匯出、經濟轉軌的特殊時期等複雜因素,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應遠遠高於2000億美元,但究竟多少合適,目前沒有定論。
比如,如果我們考慮“外匯管制的特殊因素”,或許“1萬億美元”都很難説多了。我國的現狀是“藏匯于國”,政府持有的外匯儲備佔全國外匯資産的比重高達68%,“1萬億美元”實際上代表了我國絕大部分的國際清償能力。而發達國家多“藏匯於民”,政府持有的外匯儲備佔全國外匯資産的比重,加拿大為3.8%,意大利為3.5%,德國為2.1%,美國為1.7%,法國為1.5%,英國為0.5%。以英國為例,政府持有的外匯儲備雖然只有430億美元,但由於其99.5%的外匯資産為民間持有,加上這一大塊後,其外匯資産高達8.28萬億美元,遠遠高於我國。
從增速上看 外匯儲備激增,讓人有喜有憂
從增速上看,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猶如一把“雙刃劍”,讓人有喜有憂。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正處於經濟高速增長和體制轉軌時期,不確定因素比較多。高速增長的外匯儲備好比“信用證”,有利於增強國際清償能力,提高海內外對我國經濟和貨幣的信心;好比“穩定器”,有利於應對突發性事件,防範金融風險;又好比“護航船”,有利於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供雄厚的資金保障。
但應看到,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也有三個“不利於”:
——不利於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宏觀調控的有效性。外匯儲備是央行為了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上外匯供大於求時買入外匯而形成的。由於央行買入外匯必須投放等值的人民幣(稱為外匯佔款),因此,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意味著外匯佔款在高速增加,也意味著央行被動投放的基礎貨幣在高速增加。資料顯示,到今年9月底,通過外匯佔款方式投放的基礎貨幣已佔基礎貨幣投放總量的116.3%,換言之,外匯佔款幾乎已成為基礎貨幣投放的唯一渠道,呈現出“貨幣發行美元化”的怪現象,不僅如此,央行還不得不通過對衝操作收回那“16.3%”的基礎貨幣。在這種情形下,貨幣政策怎能獨立自主?
而基礎貨幣的高速增加,推動了貨幣信貸的過快增長,會引起投資擴張、通貨膨脹壓力加大、資産泡沫等問題,並增加銀行體系的脆弱性,最終影響到宏觀調控的有效性。
——不利於為我國經濟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會引起國際上對我國貿易狀況和人民幣幣值的高度關注,容易誘發爭端。
——不利於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由於外匯佔款已成為貨幣發行的“主渠道”,長此以往,會出現創匯較多的東部地區資金多、創匯較少的中西部地區資金少,創匯較多的第二産業資金多、創匯較少的第三産業資金少等現象。
從結構上看 美元為主的幣種結構是合理的
在美元不斷貶值的背景下,我國外匯儲備結構仍以美元為主劃不划算?
目前中國外貿和投融資的最主要結算貨幣還是美元,加之美元仍是國際結算和儲備的首要貨幣,自1998年以來,美元在國際儲備貨幣中的比重從未低於60%,非美元資産的金融市場容量有限,流動性較差,較難變現,因此,專家認為,以美元為主的幣種結構合乎國情、世情,是比較合理的。
專家表示,這麼做我們並不吃虧。美元雖然在貶值,但從賬面上看,我國外匯儲備中的非美元資産在相應增值,從而以美元計價的總資産在增值;從實際中看,近年來民間的非美元資産增長較快,無需將外匯儲備中的美元兌換成非美元用於對外支付,因而也不會産生匯兌損失。可以説,美元貶值讓中國的外匯儲備“只有賬面收益、沒有實際損失”。(田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