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聽取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情況彙報 推動改革發展和民生改善政策措施切實落地見效
確定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相關實施細則 促進政府施政更加透明高效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3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情況彙報,推動改革發展和民生改善政策措施切實落地見效;確定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相關實施細則,促進政府施政更加透明高效。[詳細內容]
解讀評論
總理為何緊抓大督查不放?
大督查已經成為促發展的“利器”——10月3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如是説。當天會議聽取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情況彙報,推動改革發展和民生改善政策措施切實落地見效。
政能亮丨做好輿情回應提升政府公信力
10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把政府信息公開和輿情回應提上國務議程。會議討論了《關於全面推開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而這份細則中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規定了政務輿情的回應時限。其中指出,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後,應在幾個小時內發佈權威信息,並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佈會。
今天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定了這2件大事
聽取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情況彙報;確定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相關實施細則。10月3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定了這2件大事,會上,李克強總理對這些工作作出了哪些部署?
今年以來我國民生改善政策措施切實落地
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推動改革發展和民生改善政策措施切實落地見效。今年以來,各部委、地方不斷推出民生舉措,落實民生政策,民生改善切實取得成效。
百縣試點政務“五公開”:在直面社會關切中取信於民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3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在全國選取100個縣,圍繞土地利用規劃、拆遷安置、環境治理、扶貧救災、就業社保等開展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意味著我國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再邁新步伐。
視窗
- “政務公開是政府必須依法履行的職責。只要不涉及國家安全等事宜,政務公開就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李克強總理在10月31日的常務會議上明確表示。
- “對於可能引發公眾輿論的熱點要提前‘推演’,對於相關的質疑聲音要及時回應。”李克強總理説,“各級政府一定要時刻繃緊政務公開這根‘弦’,主動回應關切,引導社會預期!”
- “市場經濟‘預期管理’非常重要,政務公開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公開透明就是要給市場一個明確的信號,給各界一個穩定的社會經濟發展預期。”李克強説。
- 李克強説,推進政務公開,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內容。我們要求各級政府制定負面清單、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就是要明確告訴市場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政府該管、哪些事情政府不該管。“制定‘三張清單’,本身就是最大的政務公開。”
- 李克強總理進一步闡釋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決策如果出臺前與市場溝通不夠,就可能擾亂市場預期,後續就需要大量工作去彌補。但如果政務公開工作做到位,與社會和市場溝通工作做充分,就會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 “這個政策不算大,但確實涉及千萬個家庭,而且與政府工作直接相關。”李克強在31日的常務會議上重提此事時説,“‘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我們各部門有很多類似的具體政策,要主動回應社會關切、改進工作,切實提高政府公信力。”
- 李克強總理説,現在群眾利益訴求雖然日益多元,但仍有許多相對集中的利益訴求,各地方、各部門都要學會與市場、與社會溝通,在決策中充分聽取各方意見。
- “凡是涉及群眾重大利益的問題,尤其是民生問題,只要不涉及國家安全等事宜,相關決策信息就必須公開!”李克強明確強調,“要通過政務信息公開,尋找各方利益訴求的‘最大公約數’。”
- 李克強要求,各地方、各部門不僅要在日常工作中推進政務公開,當自然災害、安全生産事故、公共衛生等領域的突發事件發生時,更要在第一時間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 “一些突發事件發生後,如果政府能即時全面發佈信息,就能最大限度消除人們疑慮、贏得各界的理解。”李克強總理説,“反過來,如果相關負責人不出面,甚至找不相干的部門負責人‘答非所問’,就會給後續工作帶來巨大的被動,直至影響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