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審改瞄準“環節間黑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21 09:28 來源: 解放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3月下旬至5月上旬,審圖”、“5月上旬至6月中旬,規劃許可證”、“6月中旬至7月上旬,施工許可證”……

    上海金山工業區項目推進責任專管員徐鋒雷的桌上,放著上海諾特飛博燃燒設備有限公司項目的進度計劃確認表:從第1項“土地儲備”到第19項“施工許可證”,每項審批都與一段時間區間明確對應,並以黑色短線標注在表格上,各審批事項之間環環相扣、沒有一點兒時間“跑冒滴漏”。

    “一張進度表成為了我們跨前服務、大幅壓縮‘環節間’時間的重要一招。”上海金山區審改辦主任張偉介紹,“隨著行政審批改革的推進,單一審批事項的法定時限已大幅壓縮,但不少企業仍然‘沒感覺’,其實問題就出在‘環節間’。”

    今年,上海金山啟動新一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這樣一張項目進度表,能否填補“環節間”的時間“黑洞”?産業項目落地,如何“換檔提速”?

    為何政府作為與企業感覺“不對稱”

    壓縮的時間抵耗在“環節間”


    根據上海審改辦下發的審批目錄,金山區現有審批事項600項。去年,本市提出“産業項目行政審批期限在法定期限上壓縮1/3”。金山區自我加壓,按照主要審批環節的審批時間壓縮50%的目標,進行了大幅壓縮。一般産業項目從土地儲備立項到獲得施工許可證開工建設,審批時間從法定223個工作日壓縮到了121個工作日。

    日前,一項針對上海金山區22個樣本項目審批時間的調查顯示:平均審批時間只有99個工作日,比承諾時間還少22個工作日。改革似乎已經取得了成效,但在一次企業座談會上,張偉聽到了老總們的不同聲音:“我們對改革的實際效果感覺還不明顯。”

    政府作為與企業感覺,為何“不對稱”?

    張偉他們隨即對22個項目的各個審批環節進行逐一分解,結果令他們大吃一驚:這些項目從土地儲備立項到取得施工許可證,平均耗時長達809天,約兩年零兩個月。前後時間為何大相徑庭?原來,99天算的是審批部門所用的“凈時間”;而809天才是企業從土地儲備立項到建設開工所用的實際時間,這當中包括了大量審批“環節間”時間。譬如,方案設計時間、編制各類評估評審文件的時間、修改或補全審批資料的時間等,平均達468個工作日。“壓縮的時間抵耗在了 ‘環節間’,審批優化措施無疑被擱淺。”

    “事實上,除了審批部門外,項目方、工業園區、第三方評估評審機構中任何一方的工作缺失都將導致項目進度被拉長。”張偉告訴記者。比如,有的審批部門已入駐區行政服務中心窗口,但只受理不審批,受理窗口如同“收發室”。有的部門在開具繳費單、印發批文、蓋章等環節採取集中批量辦理方式,材料“躉交”影響審批效率。此外,工業園區項目專管員業務不精,服務代辦不到位;第三方評估評審機構坐享“資質稀缺”之利、辦事拖遝;項目方多次修改方案以致時間拖延……這些“非審批環節”因素也都可能影響項目落地的速度。

    “市場變化很快,項目方最關心的是能早日開工建設,否則等到竣工投産,可能市場需求早已今非昔比。”上海金山楓涇工業園區經理吳傑道出心聲,“政府應該儘量消除審批環節間的 ‘時間黑洞’,讓企業真正受益。”

    如何讓産業項目落地提速

    跨前服務,全流程監管

    “不能簡單把目光停留在壓縮多少審批時間、片面比拼所謂的‘時間最短’上,而應切實壓縮‘環節間’的‘時間黑洞’。”張偉介紹,跨前服務、全流程監管,是今年金山區新一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關鍵。

    統籌制訂項目推進計劃,成為跨前服務的首要一招。“以往,産業項目落地一拖再拖,有行政審批環節過多、告知不清等原因,也有企業因為不熟悉相關流程、自身條件不符合要求導致的來回奔波。” 

    張偉介紹,現在區行政服務中心提前介入、跨前一步,變“事中協調”為“事前服務”,變“分散指導”為“集中指導”,通過牽頭審批部門、工業園區,會同項目方共同編制推進計劃。項目推進伊始,各方就非常清楚各自工作節點,“環節間”的時間控制更為有的放矢。

    和輝光電項目去年10月籌建,作為區重點推進項目,由所在的金山工業區編制“進度計劃確認表”,根據確定的時間節點,10多個審批部門提前介入、主動服務,該項目只用時116天即完成了工程施工許可的所有審批手續。對此,區規土局建管科科長胡錚暉坦言,項目進度表的推出讓職能部門工作人員 “很有壓力”:“一旦項目逾期,對照進度表就很容易知道哪個環節上出了問題。”如今,在規土局內部也有了“項目報批流轉表”,各經手人員都要簽字、寫明轉送時間,受理、審核、敲章各環節都將責任落實到人,權責比以前更明晰。

    廊下現代農業園區項目專管員顧慰華告訴記者,“項目進度表上的時間排得很緊,只要有一個環節逾期,整個進度表就會被打亂,這將倒逼我們加快工作流程。項目推進期間,工業區每15天就會以郵件形式向區審改辦彙報一次項目進度。”據了解,編制項目進度表的做法,今年將力爭從産業項目擴展到全部建設項目。

    對計劃執行的密切監督,是另一關鍵環節。區行政服務中心在審批全流程上進行督察,對項目進行動態跟蹤。“當實際審批時間超出計劃時間時,我們將追究原因。”張偉告訴記者,這是一項需要“拉下臉”來做的工作。去年底,區行政服務中心對全區11個産業項目進行跟蹤時發現,其中4個項目未按計劃時間節點完成 “農轉用”手續。服務中心隨即召集區規土局、財政局審批人員及工業園區項目專管員,共同盤查原因。相關部門仔細梳理後發現,開具繳費單、材料流轉等幾個“不顯眼”的小環節存在時間拖延問題。為此,區行政服務中心專門編制“督查專刊”,報送區問責辦、監察局及各相關部門。最終,各方進一步緊密銜接,將辦理時間又壓縮了三分之一。目前,這4個項目正在順利推進之中。

    産業項目落地速度的提升、環節銜接的優化,企業最有體會。上海鐵美機械有限公司廠房原本在外區,後“轉戰”金山。總經理溫瑞明告訴記者,項目進度表的制定讓他對發展更加胸有成竹:“通過項目進度計劃,我可以提前半年、一年甚至更長時間看到企業即將取得的成果,有助於企業把握各個時間節點,作出更加科學的決策。”上海司太立制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學法也深有體會,“上海的行政審批做得比較規範,沒有‘刻意的人為關心’,讓企業主省了不少心力。”

    改革措施如何跑在企業需求前

    從“一站式”到“一窗式”

    除了大幅壓縮“環節間”時間外,審批改革的措施還應跑在企業需求之前。目前,上海金山區新一輪“審改大潮”的其他幾項舉措也在推進之中——

    推行“行政許可”集中審批模式。去年,上海金山區建交委探索深化“兩集中、三到位”(“兩集中”,是指審批事項向科室集中,科室向行政服務中心集中;“三到位”,是指服務項目進駐到位、窗口人員到位、窗口事項授權到位)改革,把原來分散在運輸管理署、公路管理署等5個下屬部門的37項行政審批事項全部集中到區行政服務中心,並設立“行政許可科”,由行政許可科一個科室受理本部門所有審批事項,從“一站式”升級到“一窗式”。“下一步將加強行政許可審批的整合力度,推行‘四個一’工作模式,即一口受理、一章對外、一審一核,不斷提升審批效率。”上海金山區建交委副主任夏瑞妹説。據了解,今年,這一模式還將在入駐區行政服務中心的其他20個部門進行複製推廣。

    創新“雙重管理考核”工作機制。去年底,上海金山區委、區政府任命了區發改委等9個重點入駐部門的分管領導兼任區行政服務中心副主任,以增強部門之間的工作合力。今年以來,由兼職副主任直接參與的預審評估會議已有8次,牽頭審批辦結項目25個,所有項目均在規定時限內落地,受到企業好評。

    上海金山區監察局副局長錢益明介紹,今年還將有22個審批事項入駐區行政服務中心,已入駐的78個審批事項也會授權到位。“區監察局將會同區行政服務中心嚴格抓好效能督查工作,確保各項審改工作落到實處。”據了解,今年初,區行政服務中心項目督查跟蹤系統已開始試運行,重大項目、聯合會審項目各審批環節的辦理狀態聯網動態顯示,並將及時發出辦理預警信號,使效能監督更為及時有效。(記者  茅冠雋)

責任編輯: 郭慕清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