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企合力迎大考——沙洋玻璃産業轉型啟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26 10:07 來源: 湖北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24日,位於沙洋經濟開發區的湖北明弘玻璃有限公司二期工地建設熱火朝天,1000米生産線投資5.5億元,其中僅500平方米的熔化爐基建就投資1億元。

    當下,整個玻璃行業産能嚴重過剩,且今年國務院41號文明確提出,要淘汰平板玻璃3500萬重量箱的落後産能。

    形勢如此嚴峻,明弘逆勢而上,信心從何而來?沙洋玻璃産業危中尋機、轉型發展給我們哪些啟示?

    啟示一:政府大討論轉觀念

    沙洋玻璃産業始於1982年,從後港鎮起步,擁有玻璃企業4家,總共豎起16根煙囪,落後産能1100萬重量箱。

    2010年,國家啟動平板玻璃落後産能淘汰計劃,逐年下達淘汰指標。環保部也出臺新的平板玻璃大氣污染排放標準,號稱玻璃行業史上最嚴要求。全國玻璃産業面臨“原材料漲價、産能過剩、環保苛刻”的嚴峻局面,不少企業破産。

    沙洋玻璃産業面臨生死抉擇。回想艱難時刻,沙洋縣委書記揭建平記憶猶新,“經過30多年發展,沙洋好不容易形成這麼個優勢産業,難道就這麼垮了?財政收入銳減1/3不説,還會導致3000名工人失業,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一場“沙洋玻璃産業何去何從”的大討論迅速展開,大家認為:沙洋工業基礎差,僅有的玻璃産業也因科技含量低面臨國家産業政策調整。雖然不能改變國家政策,但可以研究政策,變被動為主動,危中尋機。

    副縣長李旭祥説,地方政府不轉變觀念,産業轉型落不到實處。縣政府多次組織企業到外地學習轉型經驗,分析玻璃産業發展形勢,最終在全縣上下形成“不轉型就沒有發展,不轉型就沒有出路”的共識。

    如何轉?李旭祥説,轉型不是簡單的關停並轉,而是在穩定地方經濟基礎上,推動傳統産業提檔升級。轉型過程中,政府和企業只有緊密團結合作,才能闖出一條新路。

    啟示二:企業勇創新轉技術

    提檔升級、轉型發展,縣政府與明弘玻璃一拍即合。2011年,明弘玻璃從後港搬到沙洋經濟開發區。按照省發改委要求,産能實行“等量置換”,即明弘玻璃新上項目總産量不能超過沙洋全縣玻璃産業原有總産量。

    一根煙囪就是一條生産線,16條生産線全部轉移到2條生産線上來,沙洋玻璃産業1100萬重量箱産能等量置換給明弘玻璃,其他小型玻璃企業則轉型做水晶球等産品,錯位發展闖市場。

    2011年,明弘玻璃投資5.5億元新上一期生産線,核定産能550萬重量箱,2013年建成投産。2013年底,明弘玻璃又興建二期項目,投資6.5億元,核定産能550萬重量箱。

    走進明弘玻璃一期車間,高溫如火,人靠近鐵爐,瞬間全身濕透。1000米生産線上,用工不到20人。

    這頭進去的是石英砂、燒鹼等原料,那頭出來的是晶瑩剔透的玻璃原片。投料、傳輸、切割、包裝,都是全自動機械操作,只在品質監測環節由人工完成。

    明弘玻璃董事長王明洪介紹,新上2條生産線全部採用國際最先進的LOW-E平板玻璃生産技術。與以前相比,現在2條生産線每年可減少燃煤6萬多噸,用餘熱發電5000萬度,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4萬噸,減少用工500多人。今年又投資1500萬元建脫硫除塵設備,每月運行成本100萬元,與國家環保部門在線監測相連,達到國家最嚴環保標準。

    2013年3月,一期順利點火,至去年底,9個月産值6億元。今年1至6月,産值5.29億元。王明洪説,“點火以來一直産銷兩旺,最高峰一天銷售120萬元。”

    一期項目投資5.5億元,銷售6億元,當年投産當年收回投資成本。嘗到了轉型的甜頭,明弘玻璃信心大增,去年底又興建二期項目。王明洪説,二期今年10月可按期點火,兩條生産線年産值可達20億元。

    啟示三:政企緊合作轉産業

    談及企業逆勢上揚的原因,王明洪説,國家淘汰的是落後産能,市場還是存在。只有找到市場,轉型才有信心。沙洋玻璃産業畢竟發展了30年,積累了較好的市場基礎,擁有20多個省市的優質客戶。

    同時,縣政府支持轉型的力度大、措施硬。

    幫助企業“找新市場”。政府請來武漢理工大學專家,召集企業座談,分析市場走勢,認為今後十年是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黃金十年”,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為玻璃行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企業更加堅定了轉型信心。

    提供資金爭取政策。3年來,縣政府調度資金上億元支持玻璃企業轉型。2012年縣裏爭取中央獎勵資金1091萬元淘汰落後生産線3條。2013年又申報4條落後生産線淘汰補助資金1773萬元用於轉型發展。今年,沙洋縣利用荊門市被納入國家節能減排示範市的機遇,積極爭取更多政策支持轉型。

    主動跑腿積極協調。明弘玻璃新建一期時,縣主要負責人帶著企業老闆到武漢跑環評、跑貸款,親自督促土地徵用和拆遷。荊玻集團新上石英板材、彩色酒瓶等項目要徵地,縣裏採取分期償還等靈活辦法,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沙洋玻璃産業成功轉型,吸引外商紛紛前來投資。2013年全縣引進玻璃建材企業16家,其中金藝立水晶項目就投資60條水晶工藝品生産線,可實現年産值20億元,目前已試生産。在明弘玻璃廠區旁,縣裏預留千畝土地,建設玻璃深加工産業園,生産汽車玻璃、鋼化玻璃,液晶玻璃等,可增值30%。

    三年矢志轉型,沙洋玻璃産業重新煥發生機。2013年全縣玻璃産值30多億元,稅收4000多萬元。今年上半年全縣玻璃産值17.52億元,同比增長20.6%。(記者 羅序文 楊富春 通訊員 王家平 何長青)

責任編輯: 司徒宇乾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