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津貼發放“三六九等”現象令人憂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13 14:21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一樣的高溫,不一樣的身份
——高溫津貼發放“三六九等”現象令人憂

    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記者梁建強、李金紅)酷暑高溫,讓人心燥,也曬出了一些讓人心憂的景象:儘管已有明確規定,但對部分崗位的勞動者來説,高溫津貼始終如一種“傳説”,聽過卻沒見過;即使是幹著同樣的工作,有人能領到補貼有人卻只能“望天興嘆”……炎夏八月,高溫津貼的發放中存在的多重問題,使得不少高溫下的勞動者難以享受“清涼”。

    身份有別:“福利發給有編制的人了”

    早在2012年6月,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衛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四部門發佈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就曾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

    然而,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在不少地區,這一規定在執行中走樣變形,“正式工”的津貼能夠領取,“臨時工”卻未能享受同等福利。

    在湖北武漢,年逾五旬的雷春香已經從事環衛工作30多年。盛夏時節,地面溫度高達四五十攝氏度,她每天都要忙碌著清理道路上的垃圾以及廢棄物品,汗水時常把工作服浸得“像洗了一樣”。她告訴記者,高溫津貼能夠及時發放。“去年是每天8元,今年漲到了每天12元。”

    但並非各地的環衛工人都能如雷春香般幸運。記者在湖北及海南等地走訪了解到,“臨時工”難領高溫津貼的現象比較普遍。在武漢市南湖大道附近區域,多名環衛臨時工稱“沒有領到高溫補貼”;在海口市濱海大道附近,環衛臨時工同樣表示未能領到相關補貼。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中還指出,用人單位應當為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藥品。但接受採訪的環衛臨時工也多表示,並未領到飲料或者藥品。“福利都發給有編制的人了。”

    行業有別:建築、快遞等行業漏發成“潛規則”

    “我們一般中午時候在外面派件是最忙的,都是在太陽下面曬著,卻從來沒有領過高溫津貼。”快遞員肖海濤在一家連鎖快遞公司的荊州分公司工作了兩年多,他表示,從未見到公司發放過高溫津貼。

    在海口市國貿十字一家建築項目工地,來自四川的建築工人趙師傅正在搬運鋼筋,烈日暴曬下,他不時用已經發黑的毛巾擦拭額頭和臉頰上的汗珠。“我做建築工人這麼多年,每年都頂著大太陽施工,從來沒有領過高溫津貼,能按時發工資就不錯了。”記者隨後根據該項目公示欄,致電該項目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但電話均處於關機狀態。

    在宜昌市發展大道上的一家汽車修理公司,修理工譚遠磊表示,修理車間中的溫度在33℃以上很正常。“但我們這個是民營企業,沒有發過高溫津貼,買個西瓜或者準備一份綠豆湯的情況都很少。附近的修理公司也沒聽説發過。”

    記者調研發現,建築、快遞以及修理行業等企業漏發高溫津貼的現象較為普遍,儼然成為了業內“潛規則”。不少企業根本沒有發放;少數企業雖然發放了津貼,但發放標準明顯低於當地規定的統一標準。

    荊州市總工會去年曾對中心城區36家企業防暑降溫工作進行了檢查,發現三成企業高溫津貼發放不到位。其中,不少企業是建築、快遞等類別的企業。

    高溫津貼發放豈能分“三六九等”?

    “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支付勞動者高溫津貼的,勞動者有權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舉報或依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宜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不過,出於擔心“得罪公司”或者“丟掉工作”等原因,儘管高溫津貼中存在因人而異或是因崗而異的現象,許多建築工人、環衛工人以及快遞員等也不會向有關部門舉報或是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對高溫津貼落空“敢怒不敢言”的現象比較普遍。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麻智輝認為,一些民營企業不發放高溫津貼是為了削減用工成本有意為之。在當前就業形勢趨緊狀態下,勞動者處於弱勢地位,一些勞動者為“保住飯碗”而選擇了沉默;也有許多進城務工人員,並不知道高溫津貼的存在。

    “現在的規定還是比較籠統,對於具體到什麼樣的環境,滿足什麼樣的條件的要求有待進一步細化。”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政策研究室研究員楊團説,目前,對於不發放高溫津貼單位的處罰力度也比較輕,有必要將高溫津貼政策變成明確的法律法規條文,避免企業在執行中將員工分“三六九等”或“打折扣”甚至不予發放。

    專家指出,高溫補貼只是勞動保障體系中的一環,應當建立起多元監督機制,鼓勵更多社會化組織參與勞動保障領域的監督。地方工會等組織也應加強檢查等,對違反相關勞動保障制度要求的企業或單位進行曝光並督促整改。麻智輝指出,此外,也應探索一定的激勵措施,提高勞動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積極性。

責任編輯: 宋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