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發力出大招——解讀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五大看點

2016-12-21 08:0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 董峻、韓潔、王立彬、高敬、胡璐、侯雪靜)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0日閉幕,提出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項改革始自一年前的上一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此番再度重提,從“著力加強”到“深入推進”,砸實了今後農業農村經濟的主線。改革的主攻方向和發力點何在?記者採訪專家進行解讀。

改革首要任務:農業結構調好調順調優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先要把農業結構調好調順調優。專家表示,這包含了産品結構、經營結構和區域結構三方面的調整優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認為,我國糧食産量連續十二年增産,但同時大量穀物還要進口,暴露出糧食等主要農産品生産的有效供給不足,與實際需求不匹配,人們真正需求的生産不出來,在品質和質量安全上還不適應。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則表示,要考慮農産品育種、標準化、流通、提高地力、環境治理等多方面問題,綜合性、全局性進行規劃調整。

今年以來,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已有良好開局。以玉米為重點的種植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鐮刀彎”等非優勢區玉米種植面積減少,糧豆輪作和糧改飼試點範圍擴大,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佈局得到優化。

儘管如此,專家們認為,調整離“調好調順調優”還有很大差距,市場供需不匹配、農牧結合不緊、種養循環不暢、産業鏈條不長、區域佈局不合理等問題依然突出。

農業部已確定,明年農業結構調整要有新突破:繼續調減玉米1000萬畝,累計調減總量爭取達到4000萬畝;擴大玉米大豆輪作試點,擴大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料種植面積;大力穩生豬、興奶業;逐步減少近海養殖,規劃和發展“海洋牧場”,大力發展區域優勢特色農産品。

從“量”到“質”:以綠色供給滿足綠色需求

會議指出,推行綠色生産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把該退的退下來,把超載的果斷減下來,把該治理的切實治理到位。

專家認為,綠色發展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國農業資源利用強度過高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不足並存,耕地、水資源約束日益趨緊,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農膜有效利用率偏低。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當前我國農業面臨資源環境約束,生態功能不僅沒有發揮,不少地區反而受到破壞。綠色發展一要保護生態環境,二是要適度利用資源。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聯合出臺的《耕地草原河湖休養生息規劃(2016-2030年)》,提出了耕地草原河湖休養生息的階段性目標和政策措施,推動實現農業資源永續利用,維護國家資源和生態安全。

國家林業局總工程師封加平表示,當前我國生態産品極度短缺,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林業的優勢在綠色,特色在豐富的産品資源。國家林業局將著力加快國土綠化,提高森林質量,開展森林城市建設,建設國家公園,不斷增加生態産品供給。

明年,有關部門還將深入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抓好農業資源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産。

市場、要素和主體“全面激活”

會議提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在完善體制、創新機制,加快深化農村改革,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全面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王軍認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全社會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樣,都要圍繞生産要素的市場化展開。政府要合理引導各種資源向供給側質量效益提升聚集,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農村改革任務。要把市場和政府的作用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並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程國強強調,改革的當務之急是推進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穩步建立以市場定價為基礎的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不改革價格形成機制沒有辦法實現節本增效、降成本,也很難補短板。

自2014年起,我國分別在新疆和東北地區實施的棉花、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已經取得初步成效,為我國農産品價格政策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專家認為,這將為突破目前糧價改革面臨的瓶頸與難點問題提供借鑒。

據記者了解,明年在深化農村改革方面的重點是:將“三權分置”試點省份擴大到28個,擴大農村集體資産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多元化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積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深化農墾體制機制改革等。

財政花在“三農”上的錢也要改革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離不開財政“真金白銀”的支持。會議提出,改革財政支農投入使用機制。專家分析,這意味著財政支農政策和資金投入方式將迎來更大力度改革,以更精準的投入促進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這次會議前夕,財政部、農業部聯合印發了《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首次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綠色生態為導向、促進農業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農業補貼政策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釋放出進一步提高農業補貼政策精準性、指向性和實效性的積極信號。

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意味著一系列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需要完善。“2016年,我國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全面推開,明確以綠色生態為導向,加強耕地地力保護,促進適度規模經營。”財政部農業司司長、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辦公室主任吳奇修介紹,在這一導向下,2016年中央財政共撥付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1442億元。

推進改革,關鍵要整合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尤其是貧困地區的財政投入。對此,財政部副部長胡靜林表示,將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給予貧困縣更多的自主權,最終形成“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的扶貧投入新格局。

促進“六次産業”融合發展

會議確定,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點任務,是著眼提高農業全産業鏈收益,努力做強一産、做優二産、做活三産。

所謂一二三産業的融合發展,也被稱作是“六次産業”。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是以結構性改革入手,全面發力、全面施策。

李國祥説,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態、健康等要素的需求明顯提升,這對農業發展提出了新的需求,成為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不僅是滿足更高層次需求的需要,也是大幅提高農業生産附加值的重要渠道,無疑還將推動農業生産得到更好發展。

“這項改革不同於過去的農業結構調整。”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表示,“既要調整結構、優化佈局,又要轉變方式,優化運行;既要廣泛調整生産力,又要變革生産關係,破解農産品供需結構性矛盾,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

明年,以扶持農民工、大學生、退役士兵、農業科技人員等返鄉下鄉創業創新為重點,有關部門將加強政策扶持,支持發展農産品儲運加工營銷業、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和農業電商等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讓“雙創”成為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