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藍色經濟揚帆遠航

2016-12-25 07:23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窗外,正是寒冬,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任楊惠根心裏卻是暖意融融。前不久,極地研究中心與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簽署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建造合同,這標誌著我國自行建造的首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進入實質性建造階段。

一年來,各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拓展藍色經濟發展新空間,“藍色巨輪”已然揚帆遠航。

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灘雖然不足1公里長,卻是我國大陸1.8萬公里海岸線上最後的海龜“産床”,也是亞洲大陸架唯一綠海龜産卵場。每年仲夏,都有一群海龜到這裡産卵。

海龜産卵對海水水質和沙灘要求極高。惠州市堅持源頭治理,每年投入20億元,海龜灣近海水質始終保持一類以上優質水平。

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是要處理好經濟社會發展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全力遏制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趨勢,讓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有一個明顯改觀”,一項項得力政策落地開花:

《全國生態島礁工程“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在100個海島實施生態島礁工程,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態島礁建設模式、標準和長效建設管理機制,引領全國生態島礁建設;

《關於全面建立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的意見》明確,海洋生態紅線區面積佔沿海各省(區、市)管理海域總面積的比例不低於30%,全國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全國海島保持現有砂質岸線長度,到2020年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比例達到70%左右;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要求,加大對污染海洋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處罰力度,將生態保護紅線制度確定為海洋環境保護的基本制度,將生態補償引入海洋生態保護領域……

2016年,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大踏步向前,“水清、岸綠、灘凈、灣美、物豐”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唐山灣祥雲島投放人工藻礁為魚兒“造窩”,昔日海底“沙漠”已變海底“森林”。

每秒千萬億次!12月15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宣佈啟用擁有每秒千萬億次運算能力的超級計算機,為海洋國家實驗室海洋立體觀測網絡和深海基因組計劃等海洋科研項目提供技術保障。這是目前國際海洋科研領域性能最強的高性能計算系統。

建設海洋強國必須建設海洋科技強國。2016年,兩艘國內最先進的4500噸級海洋綜合科考船“向陽紅01”和“向陽紅03”先後入列;中國科考船“海洋六號”從智利瓦爾帕萊索港起航,駛向南極,展開為期4個多月的南極科考活動;由上海海洋大學和上海彩虹魚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3台萬米級著陸器和1台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在馬裏亞納海溝開展海試。

海洋科技創新,人才是關鍵。今年初,中共中央印發《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著眼于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解放和增強人才活力,從管理體制、工作機制和組織領導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

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加快在海洋深水、綠色、安全以及核心關鍵共性技術等方面的佈局,圓滿完成海洋科技系列規劃的既定目標,海洋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有力地促進了海洋産業轉型升級。

統計顯示,今年青島海洋經濟增速放緩,但仍保持略高於同期國民經濟增速的平穩發展態勢。前3季度,青島海洋經濟生産總值同比增長13.7%,高於地區生産總值增速6個百分點。尤為可貴的是,藍色經濟正為城市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在不久前召開的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上,40余個高端科技項目落戶青島藍谷,總投資超過200億元,其中不乏像海洋防腐塗料這種新技術的産業化項目。

藍色動能不斷釋放的青島不是個例。國家發改委、國家海洋局聯合發佈的《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16》顯示,2015年我國海洋生産總值達64669億元,佔國內生産總值9.4%,與上年基本持平,同比增速為7%。

更重要的是,具有物質資源消耗低、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等特徵的海洋新興産業,正成為拉動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黑馬”——2015年,海洋生物醫藥業發展迅猛,全年實現增加值302億元,比上年增長16.3%,領銜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並成為突出亮點;海洋電力業政策環境持續改善,海上風電建設穩步推進,新增裝機100台,容量達到360.5兆瓦,同比增長58.4%,全年實現增加值116億元,比上年增長9.1%。

海水利用業進入穩步發展階段,各項規劃政策、標準規範逐步細化完善,産學研融合進一步強化,技術創新實現新的突破,全年實現增加值14億元,比上年增長7.8%;海洋旅遊業快速增長,全年實現增加值10874億元,比上年增長11.4%,成為帶動海洋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近年來主動適應增速放緩、轉型換擋的發展新常態,我國海洋經濟正逐步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國家海洋局戰略規劃與經濟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沈慧)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