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草根創業”如何迎來春天

2017-08-23 07:17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鼓勵“雙創”相關財政政策措施向基層傾斜,讓“草根創業”迎來自己的春天

近年來,全國各類“雙創”基地蓬勃發展,“精英創業”和“草根創業”並舉,在促進就業的同時加速培育發展新動能。在此背景下,國務院不久前印發《關於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強調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當前,“雙創”引領勞動力、資本、技術等生産要素加速向生産率更高的部門流動,形成了因地制宜、特色鮮明、活力十足的梯次發展格局。去年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人,各類市場主體每天新增4.5萬戶。特別是一線城市和發達地區,在集聚創新資源、加強人才引進、研發核心技術、配套公共服務等方面優勢突出,“雙創”生態環境明顯優化。去年5月,首批28個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涌現出一批新技術、新産品、新服務主導的“雙創”典型,催生出一批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

與此同時也要看到,三四線城市、欠發達地區和廣大農村雖然蘊藏著巨大的創業熱情與能量,卻面臨創新基礎薄弱、創新投入能力不足、創新人才相對缺乏、創新氛圍不夠濃郁等問題。在信息時代,“草根創業”如何迎來自己的春天?事實上,這些相對落後地區因為“返鄉下鄉創業”的興起,涌現出了不少創新故事,“互聯網+精準扶貧”“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鄉村建設+文化旅遊”等等,層出不窮。鼓勵“雙創”相關財政政策措施向基層傾斜,也是此次國務院印發意見的重點。

讓創新資源惠及“雙創”生態系統的“末梢”,激發更多的創意並轉化為新動能,首先需要聯通中央地方“雙創”平臺。中央平臺和地方平臺各有優勢,通過“互聯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構建互聯互通的國家“雙創”平臺體系,可促進優勢互補。央地平臺在人才、資金、政策、創業輔導、産權交易等方面共享信息、對接資源,可更好地推動基層創新創業向多元化、特色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融通中央地方“雙創”主體,需要發揮重點大學、科研院所及創新引領型企業在“産學研用金”合作中的輻射帶動作用,構建不同主體相互協作的國家“雙創”生態系統。全國共享創業導師隊伍,央地聯合開展創業培訓,可更好地促進創新要素跨區域、跨行業組合,向基層紮根。央地聯合設立面向基層的創業投資基金,共同引導當地各類園區、高校、院所、國企和大中小民營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專業服務機構融通發展,深耕基層創新創業,可更好地滿足多樣化市場需求。

此外, 有必要以縣域為節點,構建常態化的國家“雙創”活動網絡,使每個節點都能為“雙創”人才識別、項目落地、供需對接、資金扶持等提供服務,為各類有夢想、有意願、有能力的“雙創”群體創造更多的出彩機會,搭建廣闊的圓夢舞臺。

有學者説,創新實際上是一個“創造性破壞”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雙創”是一個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和資源分配方式的過程,有利於建立起更有效、更合理的生産要素組合以及資源分配模式。創新的最大潛能就埋藏在“大眾創業”當中,堅持央地合作、多措並舉、延伸服務,就能為釋放“萬眾創新”的磅薄潛能打開空間。(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 萬勁波)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