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加減乘法”改革深化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2018-08-10 07:31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今年上半年,全國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億大關,達1.03億戶;日均新設企業1.81萬戶。新設市場主體的大量涌現,成為創業創新活力的重要標誌,對促進就業、增加稅收和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市場主體的壯大,創業創新的活躍,經濟活力的涌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伴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深入,我國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也讓企業和百姓收穫了沉甸甸的獲得感。

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

“真沒想到,只用了兩天,就完成了企業設立登記。”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行政服務中心內,上海義華勞務派遣公司負責人戴強激動地説,“我是第一次辦企業,也不知道要準備什麼材料,第一次來的時候,工作人員給我開了張清單,今天補齊了材料,立馬就辦了,速度是真快啊。”

戴強感受到的速度,是我國企業準入改革的速度,也是全國各地簡政放權的速度。

在山西,260個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試點項目有序開展,項目落地週期縮短三分之一以上;福建廈門建立“五個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體系,審批主流程從246個工作日縮減到40個工作日以內,申請材料從373項減少到76項;廣東推進強市放權改革,將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科教文衛、生態環境等領域共202項省級政府部門微觀審批管理職權調整由地市實施;湖北武漢在商事登記領域全面實施“四十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天津公佈實施口岸服務“一站式陽光價格”清單,並將收費標準、服務內容等進行公示,累計約19.3萬標準箱受益……

更宏觀的層面上,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工作時間的意見》和《關於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的通知》,分別提出到明年上半年,在全國範圍內,壓縮企業開辦時間至8.5天以內、工程項目審批時間減至120個工作日的目標;商務部發佈《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由原來的63條減至48條,推出一系列重大開放措施;海關總署加快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將通關時間壓縮40%;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推進企業簡易登出改革,38.8萬戶企業通過簡易登出程序退出市場……

萬涓成水,匯流成海。

在改革投資審批等制度、便利企業開辦和經營、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等領域,一個個看似微小的改革舉措,實則都是一場場重塑政府和市場關係、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有力地做著簡政放權的減法,不斷優化我國營商環境——世界銀行發佈的報告顯示,我國營商環境排名較2013年提升18位。

做強信用監管的“加法”

茍利於民,不必法古;茍周於事,不必循俗。變革,在市場準入領域發生後,就必然要隨之在監管領域展開。

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將抽查情況和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這場由海關先行探索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目前已在全國推開。在監管理念和方式上有重大創新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減少了監管中的重復、煩苛和自由裁量權,使監管更加規範。跨部門“雙隨機”聯合抽查更是實現了“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減少了對企業正常生産經營活動的過多干預;及時公開抽查情況和查處結果,則實現了企業由對政府負責轉變為對社會負責,無形中也給企業帶來了嚴控生産質量的壓力。

如果説,簡政放權檢驗的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勇氣和膽識,那麼,監管創新則考驗著政府的智慧和能力。在對監管方式創新之路的上下求索中,信用監管成為規範市場秩序的“金鑰匙”。

通過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建立全國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等舉措,我國著力推動誠信建設、實現信用監管。以企業信用監管機制為例,今年上半年,企業年報公示率91.2%;已歸集涉企信息近6億條,向部門提供企業基礎信息5000余萬條;聯合懲戒不斷深化,至6月底,經營異常名錄企業實有438.9萬戶,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企業4.1萬戶,限制“老賴”任職近28萬人次;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社會影響持續擴大,上半年日均訪問量達5356萬人次。

截至6月底,國家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簽署37個聯合獎懲備忘錄,累計向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提供黑名單信息1336萬多條,254萬名失信被執行人懾于信用懲戒主動履行義務,“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監管格局初步形成。

做大優化服務的“乘法”

“到醫保中心補卡,只用在服務窗口驗下身份證,填個表,幾分鐘後就能從自助制卡機取卡了,來辦事的人沒有不説好的。”8月6日,河南鄭州市民劉先生在朋友圈曬出了自己的經歷。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在浙江,一張全省統一的政務服務網覆蓋了各級政府機關3000多個、鄉鎮(街道)1300多個、村(社區)2萬餘個,大力破除信息孤島,讓“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廣東佛山對市、區兩級1833項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編制辦事指南和業務手冊,推動實現“認流程不認面孔、認標準不認關係”的無差別服務;貴州開展“集成套餐服務”,對辦“一件事”涉及的多個審批服務事項打包,為不同類型的企業和群眾提供量身定制的套餐式、主題式集成服務;廣東推出民生服務微信小程序“粵省事”,首批上線包括駕駛證、出入境證件、出生證、居住證等證件服務在內的155項政務服務事項;北京推行涉稅業務“全市通辦”,納稅人可通過網上辦稅服務廳、微信等方式預約全市任一實體辦稅服務廳,辦理申領發票、申報納稅、稅收優惠等300多項稅收業務……

上半年,我國民間投資持續向好,同比增長8.4%,比上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81.5%,拉動投資增長4.9個百分點;全國新增市場主體998.3萬戶,同比增長12.5%,新設企業327.4萬戶,同比增長12.5%;新設外資企業持續快速增長,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9591家,同比增長96.6%,實際使用外資4462.9億元,同比增長1.1%;城鎮新增就業752萬人,同比增加17萬人。(記者 陳晨)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