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教育體系日益完善 軟硬體水平不斷提高

2018-09-06 07:19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優秀教師代表暢談改革開放40年教育發展變化——
教育體系日益完善 軟硬體水平不斷提高

國務院新聞辦今日舉行記者見面會,邀請浙江省杭州學軍中學校長陳立群,甘肅鋼鐵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呂傑,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陶文銓,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老師支月英,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薛法根,暢談改革開放40年教育的發展變化。

陶文銓教授是交大西遷後第一屆到西安報到的學生,1966年畢業後一直留在西安交大工作。他認為,改革開放40年以來,高等教育最重要的變化是建立和健全了學位制度。“我們國家在改革開放前沒有學位制度,所以招收應屆生不授學位。”陶文銓説,改革開放之後我國建立了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制度,1984年國務院批准首先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西安交大等22所院校建立研究生院,加強對碩士、博士培養的指導,應屆生的招生數量也大幅增長。大量培養高質量研究生,對我國高等教育和科學事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為一位焊接技術達到國家級技能大師的女中豪“接”,呂傑感受到的則是近年來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大力扶持職業教育的政策措施,職業教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呂傑説,“比如我們學校焊接專業,在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的資金扶持下,焊接設備從原來僅有10台發展到現在已有400多臺,還配備了3台焊接機器人,實現了智慧化焊接。”而且,呂傑所在的學校有中職和高職,前幾年中職對省內農村的學生不收學費,但來自城市的學生需要交學費。從去年開始,中職學校的學生無論來自城市還是農村,都不用交學費了。這些變化,讓職業教育領域的老師們信心滿滿,更能專心地培養技術人才。

支月英幾十年紮根大山深處支教,已從“支姐姐”變成了“支媽媽”。她感受最深的是學校硬體條件的改善。“以前是泥巴房,現在有了全封閉的校園,還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支月英説,“以前基本上沒有人願意去偏遠的地方任教,這幾年隨著鄉村學校條件的改善、鄉村教師待遇的提高,要求去鄉村支教的老師一年比一年多了”。

陳立群以前在杭州城區的學校擔任校長,如今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貧困地區學校擔任校長。“目前,城鄉學校的教育資源都有了巨大進步,硬體設施等各個方面非常好,教師待遇也有了很大提升。”陳立群説,“鄉村教師補助高的地區,一個月老師能多拿2000多元,城鎮學校去挖人都挖不動了。”

不過,鄉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依然很大。“在國家的大力投入下,城鄉學校硬體設施差距逐年縮小,現在差距最大的是教師。”薛法根認為,想把好老師留在農村,要靠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我是1998年當上的盛澤實驗小學第一名特級教師,現在,這個鄉村學校已共有5名江蘇省特級教師。老師在這裡和在大城市的學校一樣,有廣闊的發展平臺,這樣他們就能留得下來,也能成長為好教師。”薛法根建議,還要給老師更多關心關懷,進一步提高農村教師的福利待遇,讓他們安心留下來。 (記者 佘穎)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