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讓“蒼洱毓秀”永駐人間——國務院督查組回訪大理洱海

2019-09-12 15:3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昆明9月12日電 題:讓“蒼洱毓秀”永駐人間——國務院督查組回訪大理洱海

新華社記者 字強

金秋時節,蒼山洱海之間,人和景明。眼下的洱海水,比幾年前更清澈。

“立此存照,過幾年再來,希望水更乾淨清澈。”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了解洱海生態保護情況時,和鄉親們拉家常,與當地幹部合影,叮囑“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

四年過去了,洱海保護治理成效如何?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第十四督查組沿著總書記的足跡,調研核查大理保護生態、綠色發展的探索和實踐。

洱海,是雲南省第二大淡水湖。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流域內人口不斷增長、旅遊業飛速發展,洱海流域污染負荷快速增加。洱海經歷了從貧營養湖泊向中營養湖泊再到富營養湖泊的演變,出現了藍藻大面積聚集和暴發。

為留住“蒼山不墨韆鞦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大理州開啟洱海保護治理搶救模式,開展村鎮“兩污”治理、流域“兩違”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減量等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

治理洱海,投入很關鍵。督查組了解到,雲南舉全省之力保護好洱海。省長擔任洱海省級“湖長”,建立起各級職能部門參與的工作機制,省級財政給予6億元定向補助,省級部門給予3億元專項補助。2015年至2019年7月,大理累計投入洱海保護資金183億元,構建覆蓋全流域的截污治污體系。

大理引入社會資本,實施洱海環湖截污工程PPP項目,建設環保基礎設施,截斷生活污水和農業面源污水進入洱海,並對污水凈化處理,循環再利用。

目前,大理已建成19座污水處理廠、135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12萬個化糞池、4461.6公里污水收集管網,日收集處理900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系統全天候運行,洱海流域城鄉生活污水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已實施252公里入湖河道生態治理,今年將全面消除洱海流域27條主要入湖河流Ⅴ類及以下水體。

“經濟要發展,但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大理州委書記陳堅表示,大理州堅持在生態優先下促進綠色發展,在綠色發展中落實生態優先。

督查組了解到,大理劃定總面積為321.8平方公里的洱海核心保護區,全面停止海東開發區建設,關停洱海周邊客棧餐飲,拆除4.8萬平方米違章建築,加快位於流域外的大理新區建設,推動流域內産業和人口向流域外轉移。

同時,完成環湖1806戶生態搬遷,並同步建設5800多畝環湖生態濕地和緩衝帶。洱海流域實現禁止種植以大蒜為重點的大肥大水農作物,轉向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和旅遊業。

呵護洱海,離不開全民參與。目前,除了洱海流域1000多位基層河長每天巡河,周邊村民都自覺行動起來,參與保護。

古生村村民李德昌的家就在洱海邊,四年來,他心裏一直牢記總書記的囑託,每天都注意觀察洱海水質的變化。“只要有時間,我都會打掃灘地上的生活垃圾,打撈近岸的死亡水生植物和水藻。”李德昌説。

如今,李德昌的心情越來越好——洱海水質好多了。生態環境部公佈的2018年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顯示,洱海全年水質為優。今年前5個月,洱海全湖水質均為Ⅱ類,6月到8月為Ⅲ類。

第十四督查組在實地督查時指出,洱海治理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下一步還要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系統性的思維進行全面治理,更加有效發揮社會資本作用,在鞏固洱海污染防治成效基礎上,著力建立健全長效機制,讓蒼山洱海美景永駐人間。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