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唱頌歌 傳國旗 各地開展“快閃”活動抒發對新中國的摯愛

2019-10-04 18:0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0月4日電 題:唱頌歌 傳國旗 各地開展“快閃”活動抒發對新中國的摯愛

新華社記者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在新中國70華誕來臨之際,全國各地的人們在盛世歡慶的日子裏紛紛開展“快閃”活動抒發對新中國的摯愛,祝福偉大祖國繁榮昌盛!

“在東方,有一條騰飛的巨龍!在東方,有一個巨龍的民族!在東方,有橫、撇、豎、捺的方塊字!在東方,大寫的方塊字裏,讓我們和世界一起讀中國……”

10月1日上午8時30分,江西省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前,一場誦讀中國“快閃”活動正在這裡進行。于都縣中小學生、家長、教師、退伍軍人等200余人手揮小國旗,綻放著笑容,從四週緩緩走來,通過誦讀,表達對祖國的美好祝福。

在群眾的簇擁下,一面巨型國旗抵達紀念碑前廣場,現場群眾紛紛揮動手中的小國旗,大小國旗相互呼應,不少市民和遊客情不自禁加入“快閃”隊伍中來。頓時,整個廣場沸騰了!

大家紛紛將小國旗舉過頭頂,形成一片浪潮起伏的紅色海洋,誦讀聲也一浪高過一浪。

讀著讀著,紅軍後代、于都縣實驗小學教師林麗萍的眼眶濕潤了。她説,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她的叔公當年從於都出發長征後便杳無音訊。幾十年後,家人收到了一張寫有“北上無音訊”的光榮烈士證。

林麗萍參加的于都長征源合唱團于2014年到廣西興安縣演出,在湘江戰役紀念館烈士碑上,她找到了叔公的名字。“當時我眼眶就濕潤了,全家人傳看手機上的照片,不禁失聲痛哭……”林麗萍説。

“我家的親人為新中國的誕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作為革命後代,我要始終葆有愛國情懷,在新時代為國家的強大而繼續奮鬥。”林麗萍激動地説。

在煥然一新的火車站,在現代化的大型機場,一場場充滿激情的“快閃”如雨後春筍般鋪開。在延安火車站,候車室和站臺上懸挂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延安車站客運值班員鄧昌花穿著制服,和同事們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悠揚的歌聲吸引來不少旅客加入其中。

工作十餘年的鄧昌花見證了延安的發展變化。“以前到延安只有2趟客車。現在西安至延安的高鐵正在規劃,我們延安也快要迎來高鐵時代了。”鄧昌花説。

70幢高樓同時亮起紅色的燈光,百架無人機在空中拼出“中國”和“70”字樣……一場別開生面的“快閃”活動在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城舉行。

夜幕下的陸家嘴格外靚麗。環形天橋上,人群熙來攘往,忽然傳出的《我和我的祖國》鋼琴伴奏,吸引著人們不停地尋覓。

伴隨著鋼琴家郎朗的演奏,黨的十九大代表徐敏、施凈嵐,上海輕音樂團主唱羅雨、高山,世界拳擊冠軍鄒市明一家,以及來自“中國芯”等浦東六大硬核産業的代表,各行各業的從業者代表、勞動模範從不同地方匯聚而來。

這時,東方明珠前的12組屏幕滾動出現對祖國的祝福:“為祖國點讚”……陸家嘴環形天橋上,一面巨大的五星紅旗在現場參與者熱情的簇擁和歡呼中被傳遞著,東方體育中心等大型場館裏,巨幅國旗出現在看臺上,人們興奮地傳遞國旗,近7萬名觀眾為祖國喝彩。

上海紐約大學校長俞立中説:“我是新中國的同齡人。我覺得自己的人生伴隨著國家的興旺,對新中國的成長,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

在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升國旗儀式後的群眾合唱“快閃”,抒發出少數民族群眾對社會主義大家庭的質樸之愛。

大清早,82歲的劉吉英和萬餘名長白縣群眾來到體育廣場,揮舞著手中的國旗,齊聲高唱《我和我的祖國》。國歌奏響,鮮艷的五星紅旗在萬人矚目下徐徐升起。

長白山下,鴨綠江畔,滿城招展的紅旗、滿山飄舞的紅葉,映襯著這座邊城的赤誠愛國心。“長白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劉吉英説。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伴隨著熟悉而動聽的歌聲,國慶節當天,位於祖國西南邊陲的雲南省河口北站的“快閃”漸入高潮。

12點40分許,幾十名鐵路職工從各個方向走來,出現在了候車廳裏。河口北站實習貨運員陳穎藝領著大家唱起了這首熟悉而動聽的歌。很多旅客從座位上站起來,跟唱的聲音也由弱到強。

“很多小朋友跟著一起唱。”陳穎藝説,大家都深受感染,唱了兩遍才能停下來。行李多的旅客,為了方便拿手機拍攝,就把火車票含在嘴裏。

12點50分,隨著廣播聲的響起,旅客們也陸續開始檢票進站,歌聲雖然停了下來,但大家的臉上挂滿了驕傲與自豪。

23歲的陳穎藝今年剛從大學畢業,她的外公曾是一名火車司機,父母也在鐵路工作了30多年。“雖然辛苦,但是我能感受到長輩們作為‘鐵路人’的自豪。”她説。

工作滿兩個月,她所在的火車站又傳來好消息:國慶前夕,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開行昆明至河口3對CR200J“復興號”動車組列車。“上昆明方便了,3個多小時就能到。”在候車廳休息的旅客闞萍説。

硬體設施越來越好,火車速度越來越快,旅客出行更加便利。“變的是鐵路設施,不變的是我們為國家盡責擔當的初心。”陳穎藝説。(記者賴星、張斌、何欣榮、嚴勇、金津秀)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