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山東最大塌陷區在不斷治理中收穫“生態紅利”

2019-11-11 14:3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濟南11月11日電 題:山東最大塌陷區在不斷治理中收穫“生態紅利”

新華社記者楊守勇、潘林青

深秋時節,水美魚肥。地處山東鄒城市的太平國家濕地公園,猶如一塊碧玉鑲嵌在大地上。漫步其間,湖心島風景秀麗,矸石山樹木茂盛,湖岸邊草長鶯飛,生態保護、科普教育、文化展示、觀光旅遊、種養項目等功能區錯落有致,成為一個遠近聞名的美麗風景區。

鄒城市是山東最大的採煤塌陷區,太平國家濕地公園曾是5萬多畝千瘡百孔的塌陷地。鄒城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王魯平説,作為全國八大煤炭生産基地之一,鄒城市既因煤而興、依煤而盛,又受煤而擾、因煤所困,目前有已塌陷土地11.6萬畝,“殘屋斷壁雜草坑,污水橫流路難走”一度成為塌陷區的真實寫照。

“絕不能讓採煤塌陷區成為群眾的生態災難。”濟寧市委常委、鄒城市委書記張百順説,鄒城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抽調專業人員具體治理,採取了“排矸填充、挖深墊淺、借勢利用、淺層平整、開挖連通”等辦法,逐漸形成了農業復墾模式、産業治理模式、生態治理模式,推進多元化綜合治理,把地質災害轉化為“生態紅利”。

昔日塌陷地,變身風景區。在原平陽寺村旁,大片新栽植的樹木鬱鬱蔥蔥。王魯平指著南部碧波盪漾的湖面説,塌陷區將很快向北蔓延,提前種植耐水杉樹等是為形成水上森林做準備。

太平國家濕地公園內,一大批鳥類保護工作者和觀鳥愛好者常年架著“長槍短炮”蹲守在這裡,為的就是能夠一睹“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青頭潛鴨、震旦鴉雀等珍稀鳥類的“芳容”。

“水裏魚鴨戲蓮藕,岸邊垂釣拂楊柳。”不僅風景美,還要農民富、産業強。韓善學是鄒城市北宿鎮西顧村養魚大戶,今年養了300多畝鰱魚。看到自家魚塘裏的鰱魚長勢良好,韓善學盤算著今年的好收成,嘴角樂開了花。“今年魚兒真是肥,肯定能賣個好價錢。”他説,300多畝魚塘能産七八萬斤鰱魚,比去年增産一兩成,少説也要收入三四十萬元。

北宿鎮是兗礦集團重要採煤區,共有採煤塌陷區2.6萬畝。如今,北宿鎮完善了路、電、水等基礎設施配套,恢復耕地7500畝,整治養殖水面6000余畝,年實現直接經濟效益6800萬元,人均增收2000元。

地處鄒城市西部的幸福新城社區,是太平鎮塌陷區“八村一鎮”的搬遷地,讓村民們徹底擺脫塌陷土地困擾。這個投資十幾億元的新生小城市基礎設施完善,目前已有4000多戶、1萬多人入住。

鄒城還把塌陷區現代工業新城作為動能轉換、轉型振興主陣地,率先突破6平方公里核心區,配套完善工業發展服務、科技孵化、金融服務、人才支撐四個平臺。深入實施“四新”經濟試點、工業梯隊強企、“510”企業培育三大計劃,根據企業特點,堅持一企一策,成立專班、一對一服務,加速向200億級、100億級強企邁進。

“採煤塌陷區治理任重道遠,與轉型振興的需求相比、與群眾的要求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張百順説,鄒城將統籌推進沉陷區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建設,加快生態修復與環境整治,積極發展接續替代産業,使隱性失地群眾有房住、有活幹,力爭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贏”。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