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于2024年8月2日下午3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更多>>

關於農業轉移人口落戶 老舊小區改造……未來5年這樣做

進一步放開放寬遷移政策,推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加快推進房屋定期體檢制度、房屋保險制度、房屋養老金制度建設。

財政政策措施從三個方面支持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發展

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務;支持提高城鎮承載人口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支持通過新型工業化來帶動新型城鎮化發展。

創新機制 用準辦法 提高城市安全韌性水平

尊重科學規律,堅持系統觀念,依靠制度創新,強化科技賦能,精準施策、久久為功,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安全、更舒心、更美好。

更多>>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鄭備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仇保利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民工工作司司長尚建華

文字實錄

間隔:

自動刷新

手動刷新

  •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邢慧娜]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近日,《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已經公開發佈,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今天的吹風會我們邀請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鄭備女士,請她為大家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吹風會的還有: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仇保利先生,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先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民工工作司司長尚建華先生,自然資源部空間規劃局局長張兵先生,住房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王勝軍先生。現在,先請鄭備女士介紹情況。2024-08-02 15:01:23
  •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鄭備]謝謝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我借這個機會,感謝新聞媒體的各位朋友對新型城鎮化工作的關心和支持。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型城鎮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産業升級的重要抓手。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進新型城鎮化作出重要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了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的重大改革舉措。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國務院印發《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對未來五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任務舉措和組織實施作出部署。總體要求方面,《行動計劃》明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穩步提高城鎮化質量和水平,充分釋放新型城鎮化蘊藏的巨大內需潛力,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勁動力和堅實支撐。在工作推進中,注重把握好以人為本、遵循規律、分類施策、集約高效原則。主要目標方面,《行動計劃》提出,經過5年的努力,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市渠道進一步暢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進一步健全,協調推進潛力地區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明顯加快,培育形成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的現代化都市圈,城市安全韌性短板得到有效補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至接近70%。任務舉措方面,《行動計劃》部署了4項重大行動,分別為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現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動、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行動。對於每一項行動,都逐一明確了發展方向、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組織實施方面,《行動計劃》強調,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完善實施推進機制、加強監測評估。為強化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支撐保障,《行動計劃》還提出,統籌運用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渠道,健全財政、金融、土地等政策,加大對城鎮化建設的支持力度;省級政府要結合實際制定本省實施方案,各市縣要因地制宜細化政策舉措和項目清單,切實推動目標任務落地見效。我就先介紹這些。謝謝大家!2024-08-02 15:08:22
  • [邢慧娜]現在歡迎各位媒體朋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2024-08-02 15:08:45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此次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的印發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出臺《行動計劃》的考慮是什麼?《行動計劃》在任務舉措、部署上有哪些特點?謝謝。2024-08-02 15:11:04
  • [鄭備]謝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12年的53.10%提高至2023年的66.16%,近十年累計1.65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範圍顯著擴大;“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明顯加快,一批現代化都市圈逐步培育;城市建設發展成效顯著,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新型城鎮化的深入推進,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有力支撐。但城鎮化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仍待提高,一些中小城市和縣城對産業和人口的承載能力不足,超大特大城市對周邊的輻射帶動作用發揮不夠,部分城市安全韌性存在短板弱項。為穩步提高城鎮化質量和水平,更好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立足國情、遵循規律,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部署實施4項重大行動,主要是突出以人為本、聚焦兩類重點地區分類施策、著力補齊城市短板。突出以人為本,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新型城鎮化首要任務,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以進城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為重點、兼顧城市間流動人口,統籌推進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和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著力解決好農業轉移人口最關心的穩定就業、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會保險等問題,完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激勵政策,健全進城落戶農民農村權益維護政策。聚焦兩類重點地區分類施策。一類是對城鎮化率低且人口規模大的地區,實施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構建産業梯度佈局、人口就近就業、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良性互動格局。另一類是對城鎮化率較高且人口持續集聚的地區,實施現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動,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依託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周邊市縣共同發展,推動通勤便捷高效、産業梯次配套、生活便利共享。著力補齊城市短板,主要針對城市發展中最迫切最突出的安全韌性問題,實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行動,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加強城市洪澇治理,抓好城市地下管網等“裏子”工程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謝謝。2024-08-02 15:11:15
  •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資金保障是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條件,中央財政採取哪些措施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2024-08-02 15:23:53
  •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 符金陵]謝謝您的提問。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財政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採取積極的財政措施支持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發展,目前形成了三個方面的支持政策體系:第一,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均等享受教育、醫療、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2016年,中央財政設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資金,已經累計下達2800億元,用於增強各地區落實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資金的保障能力。支持籌建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積極助力城鎮住房困難群體、新市民和青年人實現安居夢。不斷調整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相關政策,實現相關資金隨學生流動可攜帶,更好地滿足隨遷子女入學需求。同時,不斷提高財政補助標準,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實現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醫療保險權益。第二,支持提高城鎮承載人口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功能。除了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以外,中央財政還採取多項措施提升城市功能,比如從2024年起支持部分大中城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地下管網更新改造,污水管網廠網一體建設改造,市政設施補短板等,首批15個大城市已經納入支持範圍。十四五期間,會同相關部門開展了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工作,累計投入600億元,推動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2023年通過增發國債資金安排1400億元支持全國重點城市開展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工程,消除城市內澇隱患,打造人民安居宜居環境。同時對符合條件的保障性住房、老舊小區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項目給予適當補助,支持縣域物流等商用設施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城鎮服務功能。第三,支持通過新型工業化來帶動新型城鎮化發展,推動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比如,整合設立製造業領域專項資金,聚焦重點産業鏈,支持相關城市帶動産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培育提升産業集群核心競爭力。出臺獎補政策,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大創新投入,截至目前已經累計安排獎補資金80億元,支持1922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2024年啟動了新一輪專精特新獎補政策,進一步推動部分城市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同時,通過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先進製造産業投資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引導帶動社會資本共同支持所在城市製造業領域成長期、成熟期企業,以及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企業創新發展,提高城鎮化發展的品質。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發展前景廣闊、任務艱巨,下一步,財政部將按照國務院發佈的五年行動計劃所明確的目標任務,會同相關部門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進一步加力提效,更好推動實現新型城鎮化戰略。謝謝。2024-08-02 15:24:12
  •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時,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穩定就業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內容,此次《行動計劃》中對此作出了部署,剛才介紹中也提到這是大家十分關心的問題。請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促進農民工就業方面有哪些工作考慮?謝謝。2024-08-02 15:28:22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民工工作司司長 尚建華]謝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國有近3億農民工,做好促進農民工就業工作關係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民生改善,也關係到廣大農民工的切身利益,近年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外出務工與就近就業同步發力,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工就業,農民工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下一步我們將按照《行動計劃》要求,著力做好四方面工作:首先,著力拓寬就業渠道。落實穩崗返還、穩崗擴崗專項貸款等政策,實施智慧製造、家政服務等行業吸納就業支持舉措,穩定和擴大農民工就業容量。健全勞務協作機制,推動組建區域勞務協作聯盟,舉辦勞務協作暨勞務品牌發展大會,推動農民工外出務工擴規模、提質量。其次,著力優化就業服務。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推出全國公共就業服務平臺,推動公共就業服務下基層,讓農民工獲得可感可知可及的高質量就業服務。繼續做好“春暖農民工”等關心關愛農民工服務行動,把農民工作為百日千萬招聘等系列公共就業服務活動的重點對象,集中送政策、送服務、送崗位。再有,著力加強技能培訓。積極摸排農民工知識技能基礎、求職就業意願和技能提升需求,分類組織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創業培訓。加強信息對接、人崗匹配,以就業為導向開展企業訂單、定向和項目制培訓,深入實施製造業技能根基工程,促進農民工實現技能就業。另外,著力維護勞動者權益。健全農民工等人員社保制度,完善社保關係轉移接續政策,擴大農民工社會保險覆蓋面。落實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政策,穩妥有序擴大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實施範圍,切實維護農民工勞動保障權益。謝謝。2024-08-02 15:28:32
  •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國地域廣闊,不同地區城鎮化發展水平差異比較大,為什麼《行動計劃》要提出實施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這項工作又將從哪些方面著力?謝謝。2024-08-02 15:31:32
  • [鄭備]謝謝您的提問。《行動計劃》提出實施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目的在於推動城鎮化率低且人口規模大的地區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協同發展。這些地區大多位於中西部,是農業轉移人口的主要來源地,目前尚處在工業化進程中,大多産業發展還不充分,縣城承載能力較弱,通過統籌推進産業發展和縣城建設,以新型工業化發展帶動城鎮化水平提升還有很大潛力。從近年發展態勢看,有兩個現象比較明顯:一個是,在中西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數量增長較快。近十年在中西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增長了27.1%。另一個是,農民向縣城集聚的現象比較普遍。從人口普查數據看,十年間縣城和縣級市城區常住人口增長超過30%,縣城成為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城鎮化的重要載體。順應農業轉移人口流動趨勢,綜合考慮各省農村人口數量、地域相對集中連片、承接産業轉移能力等因素,《行動計劃》提出,以冀中南、皖北、魯西南、豫東南、湘西南、粵西、川東地區為重點,同時兼顧其他城鎮化率低且人口規模大的縣市,實施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在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方面加快突破。重點是抓好四方面工作。第一個是培育特色優勢産業集群。引導潛力地區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産業,完善與發達地區産業對接協調合作機制,推動有市場、有效益的資源密集型産業和勞動密集型産業向潛力地區轉移。第二個是促進産業園區提級擴能。推動同質低效産業園區整合升級,集中資源建設高水平專業化産業園區,提升園區設施和服務標準化水平。第三個是強化産業發展人才支撐。加強職業院校、實訓基地等建設,加快提升農業轉移人口職業技能水平。營造穩定公開透明的發展環境,便利人才跨區域流動,吸引企業家興業創業。第四個是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加快補齊縣城産業發展、市政公用、公共服務等短板,滿足農業轉移人口到縣城就業安家需要。按照《行動計劃》要求,潛力地區省級政府要“一縣一策”明確各地主導産業發展方向和培育要求,引導重大産業項目在潛力地區集群佈局。同時,研究綜合運用財政、土地、金融、産業等政策,支持潛力地區提升城鎮化發展水平。謝謝。2024-08-02 15:31:50
  • [南方都市報記者]《行動計劃》提出了加強城市排水防澇和實施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等任務,請問有哪些具體舉措?如何實施?2024-08-02 15:39:03
  • [住房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 王勝軍]謝謝您的提問。對城市安全韌性,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全社會都很關心。黨的二十大報告、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這其中韌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目標要求。這次的《行動計劃》就提升城市安全韌性作出進一步細化安排,我們將和有關部門結合城市更新行動來共同抓好落實。在工作中,我們體會,提高城市的安全韌性水平,綜合性、系統性很強,也是一項科學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做好這項工作要想明白、幹實在,把握規律,把思路理清楚,創新機制,用準辦法。具體有幾個方面:第一,要尊重科學規律。城市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的過程,有其自身規律,在工作中要尊重和順應,不能夠違背。提升城市安全韌性也是需要從工程、管理、技術、制度等方面協同發力。比如,地下管網是城市的裏子工程,對城市運行和發展是不可或缺的,這方面有短板就要補上,管網老化了就要及時更新,否則就會有隱患,就可能出安全方面的問題。這幾年,我們在有關部門支持下,一直在下功夫抓管網更新改造。接下來,我們將按照《行動計劃》的部署進一步加大力度,繼續推進好燃氣、排水、供水、供熱等老舊管道的更新改造。第二,要堅持系統觀念。城市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巨系統,城市安全的問題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具有多因多果的特點,必須用系統觀念、統籌辦法、協同方式來預防和解決這些問題。比如城市內澇的治理,必須統籌謀劃城市的排水防澇設施佈局,提升整體性和系統性,還要統籌城市防洪和排澇,建立健全城區的水系、排水管網與周邊的江河湖海以及水庫的聯排聯調運行管理模式。第三,要依靠制度創新。制度是帶有根本性的,關乎長遠。提高安全韌性水平要重視和依靠制度創新。比如,大家很關心房子的問題,房子像人一樣也會變老,老了也會生病,這就需要建立房屋定期體檢制度,按照房屋建造的年代、功能類型確定體檢頻次,及時查找和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消除發現的安全隱患。還要建立房屋保險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完善工程質量和房屋安全監管機制。另外,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為房屋體檢、房屋維修、房屋保險提供資金保障,我們將加快推進這三項制度的建設。此外,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強化科技賦能,我們的城市從十幾萬到幾十萬、上百萬甚至上千萬人口,保障城市安全運行靠人海戰術已經行不通,必須依靠科技手段。比如,我們正在實施的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就是要通過信息化、數字化的手段對城市的燃氣、供水、排水、供熱,綜合管廊、橋梁等設施進行實時監測,對安全隱患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推動風險防控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預防,從人海戰術轉向智慧防範,這樣來提升城市的安全運行保障能力,守牢城市運行生命線。接下來,我們繼續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與這次《行動計劃》的具體安排,精準施策、久久為功,努力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水平,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安全、更舒心、更美好。謝謝。2024-08-02 15:39:14
  • [新華社記者]我們注意到,這次《行動計劃》中圍繞國土空間規劃、土地改革等方面都有不少部署,請問自然資源部門下一步如何更好發揮作用?主要有哪些具體考慮和安排?謝謝。2024-08-02 15:47:38
  • [自然資源部空間規劃局局長 張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謝謝您。自然資源部是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後組建的部門,負責履行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産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責部門之一。我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把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産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特點、體現本地優勢和特色”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維護資源資産權益”的工作定位,加強城市規劃和土地政策融合,全面服務保障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第一,在發揮國土空間規劃戰略引領和指導約束作用方面。一是2022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我國首部“多規合一”的《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對支撐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推進鄉村振興、構建主體功能綜合佈局等作出總體性部署,同步完成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二是分類推進城鎮空間協同緊湊佈局,出臺都市圈空間規劃、市縣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要求各地立足主體功能定位和城鎮化發展階段,因地制宜編制城市規劃,推動城市群一體化、都市圈同城化發展,引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集約緊湊佈局。三是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出臺社區生活圈、城市公共衛生應急空間、綜合防災等標準,開展健康、韌性、智慧城市相關標準研製,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佈局,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二,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要素支撐保障方面。一是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要素跟著項目走”,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結合土地利用年度計劃,落實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挂鉤政策,推動新增城鎮建設用地向經濟發展優勢地區適度傾斜。二是針對城鎮發展進入存量時代的特點,出臺支持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設施等規劃和土地政策指引,探索存量換增量、地下換地上、資金技術換空間,鼓勵土地混合使用和空間複合利用,激活城市發展新動力。三是以鄉鎮為單元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綜合運用土地政策工具,盤活村莊閒置低效建設用地,助推農村一二三産融合和城鄉融合發展。第三,在規劃實施監督和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方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按照“統一底圖、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平臺”的要求,以及2017年在北京考察時作出的“建立城市體檢評估制度”重要指示要求,基於第三次國土調查和年度變更調查,首次完成全國683個設市城市城區範圍劃定,並從2020年開始開展重點城市體檢評估,特別是針對超大特大城市、人口收縮城市和城鎮化潛力地區,做好規劃實施監測評估。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堅決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健全城市規劃體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覆蓋全域全類型、統一銜接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規劃許可制度,更好支撐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實施。謝謝。2024-08-02 15:48:01
  • [中宏網記者]如今大多數縣城落戶已經全面放開,此次發佈的《行動計劃》對於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落戶限製作出了具體部署,下一步在推進戶籍制度過程中將如何更好地滿足居民戶籍登記和遷移的需求?謝謝。2024-08-02 15:55:57
  •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 仇保利]《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實施以來,公安部會同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規劃要求,持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動各地不斷調整完善戶口遷移政策,中小城市落戶門檻基本取消,成都、東莞、合肥等一批大城市進一步放開放寬遷移限制,越來越多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據統計,2021年至2023年,超過4000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對今後5年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作出明確部署,提出全面落實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取消落戶限制要求,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城市落戶條件,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我們將結合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會同相關部門持續發力、縱深推進,指導各地在堅持合法穩定就業或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基本條件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因城施策,進一步放開放寬遷移政策,推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更好地促進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具體來説,對於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就業或居住年限原則上為半年,同時不得附加購買房屋、投資納稅等額外限制條件。對於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城市,目前有的就業或居住年限要求還比較高,要進一步降低年限門檻。對於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超大特大城市,要進一步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有條件的城市要探索取消積分落戶年度名額限制。總的看,就是要通過一系列政策組合拳,讓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更順暢、更便捷。謝謝。2024-08-02 15:56:37
  • [海報新聞記者]我們注意到,“十四五”規劃提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這一目標已經提前實現。請問我國城鎮化率還有多大提升空間,推進新型城鎮化對擴大內需會起到怎樣的作用?謝謝。2024-08-02 15:56:56
  • [鄭備]謝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2023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6.16%,誠如你講的已經提前實現了“十四五”規劃目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發展總體經歷了三個時期,1978—1995年是起步發展期,城鎮化率年均提高0.7個百分點;1996—2020年是快速發展期,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4個百分點;“十四五”以來進入快速發展的後期,城鎮化率增速有所放緩,近三年年均提高0.76個百分點,但城鎮化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我國人口規模巨大,農村人口有4.77億;第一産業就業人員有1.69億,佔全國就業人員比重為22.8%,農業勞動生産率為非農部門的1/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9倍,農民進城就業願望仍然迫切,城鎮化率提升還有較大動力。預計經過5年的努力,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提升至接近70%。新型城鎮化有利於促進消費和投資實現良性循環,蘊藏著巨大的內需潛力。從消費看,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實現穩定就業居住後,工資水平和收入增長預期將會提高,同時將能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務,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將會提升,消費結構和生活品質也將升級。據測算,我國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每年可以新增2000多億的消費需求。從投資看,新型城鎮化能夠有效帶動市政公用、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投資以及居民住房等領域投資。初步測算,我國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可以拉動萬億規模的新增投資需求。因此,新型城鎮化可以在擴大內需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從而推動經濟穩定增長、質量穩步提升、民生持續改善。謝謝。2024-08-02 15:57:24
  • [第一財經記者]這次《行動計劃》把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點任務之一,並提出了明確要求。請問住建部如何推進落實,讓人民群眾獲得更多實惠?謝謝。2024-08-02 15:58:00
  • [王勝軍]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謝謝您的提問。人是城鎮化的核心,堅持以人為本是新型城鎮化戰略鮮明的價值取向。老舊小區改造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重要工作,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我們住建部抓城市更新行動過程中重點推進的一項工作。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以來,全國累計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5萬個,在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我們通過抓“三個革命”,樓道革命、環境革命、管理革命,累計更新改造水、電、氣、熱等各類老舊管線管道超過30萬公里,加裝電梯12萬部以上,改造增設停車位300多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11萬多個,還增設了養老、托育等社區服務設施超過7.2萬個。通過改造,這些老舊小區煥發出新的活力。據統計,大約4400萬戶超過1億的居民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當然,這些成效都是階段性的,目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仍在進行時。這次五年《行動計劃》把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的一項重點任務。我們對於抓好落實有三點考慮:一是在目標上,將以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為基點,系統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打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升級版,為人民群眾創造更高品質的生活空間。二是在方法上,重點用好這幾年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積累的好經驗,也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的好做法,包括:堅持人民至上,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小區改什麼、怎麼改,都與小區居民一起商量,多方合力把好事辦好;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多方位、多渠道、多路徑投入,解決停車難、充電設施不足等小區居民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剛才財政部領導也講到,國家在這方面給了很大的財政支持,給地方資金補助,就是推動多方面投入把這件事情做好;堅持系統思維,推動小區與片區相結合,拆違與新建相結合、保護與利用相結合,把存量資源整合好、利用好;堅持求真務實、因地制宜制定改造方案,善作善成,推動改造提升;還有一個就是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引入物業服務,建立健全小區長效管理機制,共同鞏固維護更新改造成果。三是在機制上,不僅把現有的老舊小區改造好,還要著眼長遠,加快建立體檢查病、改造治病的住宅小區有序更新改造機制,針對性實施房屋建築、基礎設施、服務設施,以及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還有剛才我講到的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這三項制度正在抓緊研究建立,為小區房屋安全使用提供全生命週期安全保障。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努力,能夠把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扎紮實實完成好,讓這項民生工作造福于更多的小區居民。謝謝。2024-08-02 15:58:25
  • [邢慧娜]最後一個問題。2024-08-02 15:59:19
  • [香港中評社記者]《行動計劃》提到,依託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周邊市縣共同發展,培育一批同城化程度較高的現代化都市圈。請問實施現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動的重點任務有哪些?如何促進都市圈的發展?謝謝。2024-08-02 15:59:28
  • [鄭備]謝謝你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行動計劃》提出,培育發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現代化都市圈,這是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重點是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便捷高效的通勤圈。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是都市圈形成的前提。都市圈建設要完善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交通網絡,加快交通設施建設運營同城化,打通未貫通公路和瓶頸路段,提升城際通勤效率。其次,推動産業功能協同協作,培育梯次配套的産業圈。專業化分工協作、實現錯位發展是都市圈發展的關鍵。超大特大城市要聚焦核心功能定位,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周邊中小城市要發揮比較優勢、主動承接功能轉移,與超大特大城市開展“總部+基地”“研發+生産”“生産+服務”等産業協作。再有就是,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打造便利共享的生活圈。公共服務便利均衡是都市圈成熟度的重要標誌。近年來,不少都市圈在多模式合作辦學辦醫和政府服務的異地通辦等領域,都有很多成功實踐。應進一步加強共建共享,持續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促進都市圈發展,要強化都市圈同城化發展體制機制建設。《行動計劃》提出,建立健全省級統籌、中心城市牽頭、周邊城市協同的都市圈同城化推進機制,推動規劃統一編制、項目統籌佈局、政策協同制定。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指導地方,以實施都市圈發展規劃為抓手,科學有序推動都市圈建設,提高中心城市對周邊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輻射帶動水平。謝謝。2024-08-02 15:59:46
  • [邢慧娜]今天的吹風會就到這裡,感謝幾位發佈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的參與,大家再見。2024-08-02 16:00:02
  •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邢慧娜]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近日,《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已經公開發佈,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今天的吹風會我們邀請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鄭備女士,請她為大家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吹風會的還有: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仇保利先生,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先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民工工作司司長尚建華先生,自然資源部空間規劃局局長張兵先生,住房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王勝軍先生。現在,先請鄭備女士介紹情況。2024-08-02 15:01:23
  •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鄭備]謝謝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我借這個機會,感謝新聞媒體的各位朋友對新型城鎮化工作的關心和支持。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型城鎮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産業升級的重要抓手。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進新型城鎮化作出重要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了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的重大改革舉措。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國務院印發《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對未來五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任務舉措和組織實施作出部署。總體要求方面,《行動計劃》明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穩步提高城鎮化質量和水平,充分釋放新型城鎮化蘊藏的巨大內需潛力,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勁動力和堅實支撐。在工作推進中,注重把握好以人為本、遵循規律、分類施策、集約高效原則。主要目標方面,《行動計劃》提出,經過5年的努力,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市渠道進一步暢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進一步健全,協調推進潛力地區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明顯加快,培育形成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的現代化都市圈,城市安全韌性短板得到有效補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至接近70%。任務舉措方面,《行動計劃》部署了4項重大行動,分別為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現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動、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行動。對於每一項行動,都逐一明確了發展方向、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組織實施方面,《行動計劃》強調,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完善實施推進機制、加強監測評估。為強化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支撐保障,《行動計劃》還提出,統籌運用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渠道,健全財政、金融、土地等政策,加大對城鎮化建設的支持力度;省級政府要結合實際制定本省實施方案,各市縣要因地制宜細化政策舉措和項目清單,切實推動目標任務落地見效。我就先介紹這些。謝謝大家!2024-08-02 15:08:22
  • [邢慧娜]現在歡迎各位媒體朋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2024-08-02 15:08:45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此次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的印發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出臺《行動計劃》的考慮是什麼?《行動計劃》在任務舉措、部署上有哪些特點?謝謝。2024-08-02 15:11:04
  • [鄭備]謝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12年的53.10%提高至2023年的66.16%,近十年累計1.65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範圍顯著擴大;“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明顯加快,一批現代化都市圈逐步培育;城市建設發展成效顯著,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新型城鎮化的深入推進,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有力支撐。但城鎮化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仍待提高,一些中小城市和縣城對産業和人口的承載能力不足,超大特大城市對周邊的輻射帶動作用發揮不夠,部分城市安全韌性存在短板弱項。為穩步提高城鎮化質量和水平,更好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立足國情、遵循規律,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部署實施4項重大行動,主要是突出以人為本、聚焦兩類重點地區分類施策、著力補齊城市短板。突出以人為本,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新型城鎮化首要任務,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以進城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為重點、兼顧城市間流動人口,統籌推進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和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著力解決好農業轉移人口最關心的穩定就業、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會保險等問題,完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激勵政策,健全進城落戶農民農村權益維護政策。聚焦兩類重點地區分類施策。一類是對城鎮化率低且人口規模大的地區,實施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構建産業梯度佈局、人口就近就業、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良性互動格局。另一類是對城鎮化率較高且人口持續集聚的地區,實施現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動,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依託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周邊市縣共同發展,推動通勤便捷高效、産業梯次配套、生活便利共享。著力補齊城市短板,主要針對城市發展中最迫切最突出的安全韌性問題,實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行動,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加強城市洪澇治理,抓好城市地下管網等“裏子”工程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謝謝。2024-08-02 15:11:15
  •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資金保障是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條件,中央財政採取哪些措施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2024-08-02 15:23:53
  •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 符金陵]謝謝您的提問。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財政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採取積極的財政措施支持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發展,目前形成了三個方面的支持政策體系:第一,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均等享受教育、醫療、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2016年,中央財政設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資金,已經累計下達2800億元,用於增強各地區落實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資金的保障能力。支持籌建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積極助力城鎮住房困難群體、新市民和青年人實現安居夢。不斷調整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相關政策,實現相關資金隨學生流動可攜帶,更好地滿足隨遷子女入學需求。同時,不斷提高財政補助標準,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實現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醫療保險權益。第二,支持提高城鎮承載人口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功能。除了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以外,中央財政還採取多項措施提升城市功能,比如從2024年起支持部分大中城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地下管網更新改造,污水管網廠網一體建設改造,市政設施補短板等,首批15個大城市已經納入支持範圍。十四五期間,會同相關部門開展了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工作,累計投入600億元,推動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2023年通過增發國債資金安排1400億元支持全國重點城市開展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工程,消除城市內澇隱患,打造人民安居宜居環境。同時對符合條件的保障性住房、老舊小區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項目給予適當補助,支持縣域物流等商用設施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城鎮服務功能。第三,支持通過新型工業化來帶動新型城鎮化發展,推動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比如,整合設立製造業領域專項資金,聚焦重點産業鏈,支持相關城市帶動産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培育提升産業集群核心競爭力。出臺獎補政策,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大創新投入,截至目前已經累計安排獎補資金80億元,支持1922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2024年啟動了新一輪專精特新獎補政策,進一步推動部分城市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同時,通過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先進製造産業投資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引導帶動社會資本共同支持所在城市製造業領域成長期、成熟期企業,以及種子期、初創期、成長型企業創新發展,提高城鎮化發展的品質。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發展前景廣闊、任務艱巨,下一步,財政部將按照國務院發佈的五年行動計劃所明確的目標任務,會同相關部門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進一步加力提效,更好推動實現新型城鎮化戰略。謝謝。2024-08-02 15:24:12
  •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同時,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穩定就業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內容,此次《行動計劃》中對此作出了部署,剛才介紹中也提到這是大家十分關心的問題。請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促進農民工就業方面有哪些工作考慮?謝謝。2024-08-02 15:28:22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民工工作司司長 尚建華]謝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國有近3億農民工,做好促進農民工就業工作關係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民生改善,也關係到廣大農民工的切身利益,近年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外出務工與就近就業同步發力,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工就業,農民工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下一步我們將按照《行動計劃》要求,著力做好四方面工作:首先,著力拓寬就業渠道。落實穩崗返還、穩崗擴崗專項貸款等政策,實施智慧製造、家政服務等行業吸納就業支持舉措,穩定和擴大農民工就業容量。健全勞務協作機制,推動組建區域勞務協作聯盟,舉辦勞務協作暨勞務品牌發展大會,推動農民工外出務工擴規模、提質量。其次,著力優化就業服務。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推出全國公共就業服務平臺,推動公共就業服務下基層,讓農民工獲得可感可知可及的高質量就業服務。繼續做好“春暖農民工”等關心關愛農民工服務行動,把農民工作為百日千萬招聘等系列公共就業服務活動的重點對象,集中送政策、送服務、送崗位。再有,著力加強技能培訓。積極摸排農民工知識技能基礎、求職就業意願和技能提升需求,分類組織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創業培訓。加強信息對接、人崗匹配,以就業為導向開展企業訂單、定向和項目制培訓,深入實施製造業技能根基工程,促進農民工實現技能就業。另外,著力維護勞動者權益。健全農民工等人員社保制度,完善社保關係轉移接續政策,擴大農民工社會保險覆蓋面。落實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政策,穩妥有序擴大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實施範圍,切實維護農民工勞動保障權益。謝謝。2024-08-02 15:28:32
  •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國地域廣闊,不同地區城鎮化發展水平差異比較大,為什麼《行動計劃》要提出實施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這項工作又將從哪些方面著力?謝謝。2024-08-02 15:31:32
  • [鄭備]謝謝您的提問。《行動計劃》提出實施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目的在於推動城鎮化率低且人口規模大的地區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協同發展。這些地區大多位於中西部,是農業轉移人口的主要來源地,目前尚處在工業化進程中,大多産業發展還不充分,縣城承載能力較弱,通過統籌推進産業發展和縣城建設,以新型工業化發展帶動城鎮化水平提升還有很大潛力。從近年發展態勢看,有兩個現象比較明顯:一個是,在中西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數量增長較快。近十年在中西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增長了27.1%。另一個是,農民向縣城集聚的現象比較普遍。從人口普查數據看,十年間縣城和縣級市城區常住人口增長超過30%,縣城成為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城鎮化的重要載體。順應農業轉移人口流動趨勢,綜合考慮各省農村人口數量、地域相對集中連片、承接産業轉移能力等因素,《行動計劃》提出,以冀中南、皖北、魯西南、豫東南、湘西南、粵西、川東地區為重點,同時兼顧其他城鎮化率低且人口規模大的縣市,實施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在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方面加快突破。重點是抓好四方面工作。第一個是培育特色優勢産業集群。引導潛力地區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産業,完善與發達地區産業對接協調合作機制,推動有市場、有效益的資源密集型産業和勞動密集型産業向潛力地區轉移。第二個是促進産業園區提級擴能。推動同質低效産業園區整合升級,集中資源建設高水平專業化産業園區,提升園區設施和服務標準化水平。第三個是強化産業發展人才支撐。加強職業院校、實訓基地等建設,加快提升農業轉移人口職業技能水平。營造穩定公開透明的發展環境,便利人才跨區域流動,吸引企業家興業創業。第四個是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加快補齊縣城産業發展、市政公用、公共服務等短板,滿足農業轉移人口到縣城就業安家需要。按照《行動計劃》要求,潛力地區省級政府要“一縣一策”明確各地主導産業發展方向和培育要求,引導重大産業項目在潛力地區集群佈局。同時,研究綜合運用財政、土地、金融、産業等政策,支持潛力地區提升城鎮化發展水平。謝謝。2024-08-02 15:31:50
  • [南方都市報記者]《行動計劃》提出了加強城市排水防澇和實施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等任務,請問有哪些具體舉措?如何實施?2024-08-02 15:39:03
  • [住房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 王勝軍]謝謝您的提問。對城市安全韌性,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全社會都很關心。黨的二十大報告、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這其中韌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目標要求。這次的《行動計劃》就提升城市安全韌性作出進一步細化安排,我們將和有關部門結合城市更新行動來共同抓好落實。在工作中,我們體會,提高城市的安全韌性水平,綜合性、系統性很強,也是一項科學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做好這項工作要想明白、幹實在,把握規律,把思路理清楚,創新機制,用準辦法。具體有幾個方面:第一,要尊重科學規律。城市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的過程,有其自身規律,在工作中要尊重和順應,不能夠違背。提升城市安全韌性也是需要從工程、管理、技術、制度等方面協同發力。比如,地下管網是城市的裏子工程,對城市運行和發展是不可或缺的,這方面有短板就要補上,管網老化了就要及時更新,否則就會有隱患,就可能出安全方面的問題。這幾年,我們在有關部門支持下,一直在下功夫抓管網更新改造。接下來,我們將按照《行動計劃》的部署進一步加大力度,繼續推進好燃氣、排水、供水、供熱等老舊管道的更新改造。第二,要堅持系統觀念。城市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巨系統,城市安全的問題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具有多因多果的特點,必須用系統觀念、統籌辦法、協同方式來預防和解決這些問題。比如城市內澇的治理,必須統籌謀劃城市的排水防澇設施佈局,提升整體性和系統性,還要統籌城市防洪和排澇,建立健全城區的水系、排水管網與周邊的江河湖海以及水庫的聯排聯調運行管理模式。第三,要依靠制度創新。制度是帶有根本性的,關乎長遠。提高安全韌性水平要重視和依靠制度創新。比如,大家很關心房子的問題,房子像人一樣也會變老,老了也會生病,這就需要建立房屋定期體檢制度,按照房屋建造的年代、功能類型確定體檢頻次,及時查找和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消除發現的安全隱患。還要建立房屋保險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完善工程質量和房屋安全監管機制。另外,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為房屋體檢、房屋維修、房屋保險提供資金保障,我們將加快推進這三項制度的建設。此外,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強化科技賦能,我們的城市從十幾萬到幾十萬、上百萬甚至上千萬人口,保障城市安全運行靠人海戰術已經行不通,必須依靠科技手段。比如,我們正在實施的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就是要通過信息化、數字化的手段對城市的燃氣、供水、排水、供熱,綜合管廊、橋梁等設施進行實時監測,對安全隱患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推動風險防控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預防,從人海戰術轉向智慧防範,這樣來提升城市的安全運行保障能力,守牢城市運行生命線。接下來,我們繼續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與這次《行動計劃》的具體安排,精準施策、久久為功,努力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水平,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安全、更舒心、更美好。謝謝。2024-08-02 15:39:14
  • [新華社記者]我們注意到,這次《行動計劃》中圍繞國土空間規劃、土地改革等方面都有不少部署,請問自然資源部門下一步如何更好發揮作用?主要有哪些具體考慮和安排?謝謝。2024-08-02 15:47:38
  • [自然資源部空間規劃局局長 張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謝謝您。自然資源部是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後組建的部門,負責履行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産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責部門之一。我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把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産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特點、體現本地優勢和特色”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維護資源資産權益”的工作定位,加強城市規劃和土地政策融合,全面服務保障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第一,在發揮國土空間規劃戰略引領和指導約束作用方面。一是2022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我國首部“多規合一”的《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對支撐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推進鄉村振興、構建主體功能綜合佈局等作出總體性部署,同步完成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二是分類推進城鎮空間協同緊湊佈局,出臺都市圈空間規劃、市縣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要求各地立足主體功能定位和城鎮化發展階段,因地制宜編制城市規劃,推動城市群一體化、都市圈同城化發展,引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集約緊湊佈局。三是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出臺社區生活圈、城市公共衛生應急空間、綜合防災等標準,開展健康、韌性、智慧城市相關標準研製,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佈局,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二,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要素支撐保障方面。一是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要素跟著項目走”,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結合土地利用年度計劃,落實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挂鉤政策,推動新增城鎮建設用地向經濟發展優勢地區適度傾斜。二是針對城鎮發展進入存量時代的特點,出臺支持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設施等規劃和土地政策指引,探索存量換增量、地下換地上、資金技術換空間,鼓勵土地混合使用和空間複合利用,激活城市發展新動力。三是以鄉鎮為單元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綜合運用土地政策工具,盤活村莊閒置低效建設用地,助推農村一二三産融合和城鄉融合發展。第三,在規劃實施監督和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方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按照“統一底圖、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平臺”的要求,以及2017年在北京考察時作出的“建立城市體檢評估制度”重要指示要求,基於第三次國土調查和年度變更調查,首次完成全國683個設市城市城區範圍劃定,並從2020年開始開展重點城市體檢評估,特別是針對超大特大城市、人口收縮城市和城鎮化潛力地區,做好規劃實施監測評估。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堅決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健全城市規劃體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覆蓋全域全類型、統一銜接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規劃許可制度,更好支撐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實施。謝謝。2024-08-02 15:48:01
  • [中宏網記者]如今大多數縣城落戶已經全面放開,此次發佈的《行動計劃》對於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落戶限製作出了具體部署,下一步在推進戶籍制度過程中將如何更好地滿足居民戶籍登記和遷移的需求?謝謝。2024-08-02 15:55:57
  •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 仇保利]《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實施以來,公安部會同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規劃要求,持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動各地不斷調整完善戶口遷移政策,中小城市落戶門檻基本取消,成都、東莞、合肥等一批大城市進一步放開放寬遷移限制,越來越多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據統計,2021年至2023年,超過4000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對今後5年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作出明確部署,提出全面落實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取消落戶限制要求,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城市落戶條件,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我們將結合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會同相關部門持續發力、縱深推進,指導各地在堅持合法穩定就業或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基本條件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因城施策,進一步放開放寬遷移政策,推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更好地促進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具體來説,對於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就業或居住年限原則上為半年,同時不得附加購買房屋、投資納稅等額外限制條件。對於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城市,目前有的就業或居住年限要求還比較高,要進一步降低年限門檻。對於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超大特大城市,要進一步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有條件的城市要探索取消積分落戶年度名額限制。總的看,就是要通過一系列政策組合拳,讓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更順暢、更便捷。謝謝。2024-08-02 15:56:37
  • [海報新聞記者]我們注意到,“十四五”規劃提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這一目標已經提前實現。請問我國城鎮化率還有多大提升空間,推進新型城鎮化對擴大內需會起到怎樣的作用?謝謝。2024-08-02 15:56:56
  • [鄭備]謝謝您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2023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6.16%,誠如你講的已經提前實現了“十四五”規劃目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發展總體經歷了三個時期,1978—1995年是起步發展期,城鎮化率年均提高0.7個百分點;1996—2020年是快速發展期,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4個百分點;“十四五”以來進入快速發展的後期,城鎮化率增速有所放緩,近三年年均提高0.76個百分點,但城鎮化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我國人口規模巨大,農村人口有4.77億;第一産業就業人員有1.69億,佔全國就業人員比重為22.8%,農業勞動生産率為非農部門的1/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9倍,農民進城就業願望仍然迫切,城鎮化率提升還有較大動力。預計經過5年的努力,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提升至接近70%。新型城鎮化有利於促進消費和投資實現良性循環,蘊藏著巨大的內需潛力。從消費看,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實現穩定就業居住後,工資水平和收入增長預期將會提高,同時將能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務,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將會提升,消費結構和生活品質也將升級。據測算,我國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每年可以新增2000多億的消費需求。從投資看,新型城鎮化能夠有效帶動市政公用、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投資以及居民住房等領域投資。初步測算,我國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可以拉動萬億規模的新增投資需求。因此,新型城鎮化可以在擴大內需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從而推動經濟穩定增長、質量穩步提升、民生持續改善。謝謝。2024-08-02 15:57:24
  • [第一財經記者]這次《行動計劃》把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點任務之一,並提出了明確要求。請問住建部如何推進落實,讓人民群眾獲得更多實惠?謝謝。2024-08-02 15:58:00
  • [王勝軍]這個問題我來回答,謝謝您的提問。人是城鎮化的核心,堅持以人為本是新型城鎮化戰略鮮明的價值取向。老舊小區改造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重要工作,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我們住建部抓城市更新行動過程中重點推進的一項工作。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以來,全國累計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5萬個,在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我們通過抓“三個革命”,樓道革命、環境革命、管理革命,累計更新改造水、電、氣、熱等各類老舊管線管道超過30萬公里,加裝電梯12萬部以上,改造增設停車位300多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11萬多個,還增設了養老、托育等社區服務設施超過7.2萬個。通過改造,這些老舊小區煥發出新的活力。據統計,大約4400萬戶超過1億的居民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當然,這些成效都是階段性的,目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仍在進行時。這次五年《行動計劃》把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的一項重點任務。我們對於抓好落實有三點考慮:一是在目標上,將以讓人民群眾住上更好的房子為基點,系統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打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升級版,為人民群眾創造更高品質的生活空間。二是在方法上,重點用好這幾年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積累的好經驗,也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的好做法,包括:堅持人民至上,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小區改什麼、怎麼改,都與小區居民一起商量,多方合力把好事辦好;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多方位、多渠道、多路徑投入,解決停車難、充電設施不足等小區居民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剛才財政部領導也講到,國家在這方面給了很大的財政支持,給地方資金補助,就是推動多方面投入把這件事情做好;堅持系統思維,推動小區與片區相結合,拆違與新建相結合、保護與利用相結合,把存量資源整合好、利用好;堅持求真務實、因地制宜制定改造方案,善作善成,推動改造提升;還有一個就是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引入物業服務,建立健全小區長效管理機制,共同鞏固維護更新改造成果。三是在機制上,不僅把現有的老舊小區改造好,還要著眼長遠,加快建立體檢查病、改造治病的住宅小區有序更新改造機制,針對性實施房屋建築、基礎設施、服務設施,以及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還有剛才我講到的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這三項制度正在抓緊研究建立,為小區房屋安全使用提供全生命週期安全保障。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努力,能夠把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扎紮實實完成好,讓這項民生工作造福于更多的小區居民。謝謝。2024-08-02 15:58:25
  • [邢慧娜]最後一個問題。2024-08-02 15:59:19
  • [香港中評社記者]《行動計劃》提到,依託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周邊市縣共同發展,培育一批同城化程度較高的現代化都市圈。請問實施現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動的重點任務有哪些?如何促進都市圈的發展?謝謝。2024-08-02 15:59:28
  • [鄭備]謝謝你的提問,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行動計劃》提出,培育發展一批同城化程度高的現代化都市圈,這是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重點是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構建便捷高效的通勤圈。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是都市圈形成的前提。都市圈建設要完善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交通網絡,加快交通設施建設運營同城化,打通未貫通公路和瓶頸路段,提升城際通勤效率。其次,推動産業功能協同協作,培育梯次配套的産業圈。專業化分工協作、實現錯位發展是都市圈發展的關鍵。超大特大城市要聚焦核心功能定位,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周邊中小城市要發揮比較優勢、主動承接功能轉移,與超大特大城市開展“總部+基地”“研發+生産”“生産+服務”等産業協作。再有就是,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打造便利共享的生活圈。公共服務便利均衡是都市圈成熟度的重要標誌。近年來,不少都市圈在多模式合作辦學辦醫和政府服務的異地通辦等領域,都有很多成功實踐。應進一步加強共建共享,持續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促進都市圈發展,要強化都市圈同城化發展體制機制建設。《行動計劃》提出,建立健全省級統籌、中心城市牽頭、周邊城市協同的都市圈同城化推進機制,推動規劃統一編制、項目統籌佈局、政策協同制定。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指導地方,以實施都市圈發展規劃為抓手,科學有序推動都市圈建設,提高中心城市對周邊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輻射帶動水平。謝謝。2024-08-02 15:59:46
  • [邢慧娜]今天的吹風會就到這裡,感謝幾位發佈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的參與,大家再見。2024-08-02 16:00:02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