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四川:“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交流材料

2017-02-24 09:12 來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交流材料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近年來,四川立足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著眼增強企業群眾的“獲得感”、“認同感”,堅持基礎與載體“兩手抓”、內容與形式“兩手促”,充分運用“互聯網+”手段,深入推進全省政務服務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以便企利民為核心,優化再造服務流程

(一)堅持依法規範,全面清理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率先清理、公佈權力清單,省級保留5248項、市(州)保留6244項、縣(市、區)保留6192項,實現同一層級相同部門行政權力事項名稱、數量的基本統一。率先清理統一省市縣許可項目,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高標準全口徑清理規範公共服務事項,首批已清理規範2300余項。細化省市縣許可項目子項7000余項,真正做到“清權定界”和切實方便群眾辦事。

(二)立足減負鬆綁,全力簡除繁苛縟節。按照“能砍必砍”原則,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前置條件807項、許可限額30項,規範不合法不必要的申請條件、申請材料1萬餘條(項),調整不合法不規範的辦理環節100余項。先於全國實施“三證合一”、“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開展未開業企業和無債權債務企業簡易登出登記改革,辦理時限由原來兩個月縮減為當天辦結;兩年新增市場主體143萬戶、相當於商事制度改革前市場主體總量的一半。

(三)著眼搭梯指路,盡可能細化申請材料。按照“陌生人法則”,對申請材料中所有概念不清、邊界不明、指向不定、範圍模糊的內容進行逐項細化和明確。如明確“相關人員”的具體數量、文化水平、職稱職級、健康狀況、身份背景,確定“場地”的具體面積、産權性質、證件形式,細化“設施設備”的具體品類、數量、産品規格、價值額度等。

(四)注重整體效率,著力解決法無明確規定的盲點問題。首次明確法無明確規定的“聽證、招標、拍賣、檢驗、檢測、檢疫、鑒定和專家評審”等環節的辦理時限問題,首次明確“變更、延續”事項的申請條件、申請材料、辦理程序和辦理時限問題,首次規範同一審批項目在同一行政機關的二次審批問題。

二、以公平可及為根本,健全完善服務體系

(一)全面建成五級政務服務體系。省及21個市(州)、183個縣(市、區)全部建成政務服務中心,4670個鄉鎮(街道)全部建成便民服務中心,52831個村(社區)全部建成便民服務站(代辦點)。許可項目全部進入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理,便民服務事項全部進入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便民服務代辦點(室)開展服務。

(二)全面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率先頒布政務服務地方性法規《四川省政務服務條例》。全面推進審批項目、辦事制度、服務模式、辦公場地和設施標準化建設。制定《政務服務中心基礎設施建設規範》等省級地方標準20項、內部標準987項。率先通過政務服務標準化國家級試點驗收。

(三)全面推進政務服務“十公開”。按照統一標準規範省市縣審批項目服務指南,實現同一層級相同項目名稱、數量、申請條件、申請材料、辦理環節基本相同。推進政務服務事項法定依據、申請條件、申請材料、辦理程序、辦理時限、審批決定證件、許可數量、收費依據及標準、聯絡方式、注意事項“十公開”。開通全省統一的行政效能投訴電話“96960”,強化對部門審批行為監督。

三、以提質增效為目標,探索創新服務機制

(一)全面推進“兩集中、兩到位”。實施職能、人員“兩集中”,授權、辦理“兩到位”。42個有審批職能的省級部門中有40個設立行政審批處。90%以上的審批事項在政務服務中心現場辦理。“多頭跑、反復跑”問題得到較大程度解決。

(二)積極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成都市武侯區率先創建了行政審批局,新津縣“五個一”改革成效得到了社會和群眾認可。綿陽市江油市成立了行政審批局,巴中市推進網上行政審批局。按照中央編辦和國務院法制辦有關文件精神,印發了《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川辦發〔2016〕76號)。目前,正在指導市(州)進行方案編制。

(三)大力推行“王”型縱橫聯審。同級部門之間一個事項需兩個以上部門審批的,全部實行橫向並聯審批。依法由下級部門初審(審核)報上級部門審批的事項,全部實行下級部門受理、上級部門同步開展兩級或三級聯審,辦件時間大幅縮短。對一些須從最低等級初始申辦並逐等升級的事項,探索實施跨等擇級申辦,不再從最低等級初始申辦,企業成長週期大幅縮短、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

(四)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加快建立“一單兩庫一細則”,省級行政執法部門(單位)全部編制公佈了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共241項,建立了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完善抽查機制,合理確定抽查比例、頻次和方式,實現檢查對象和檢查人員“雙向互盲”。加大公開力度,推進抽查事項、程序、結果公開。強化結果運用,努力營造公平、公正、開放的市場環境。目前,全省僅工商部門就隨機抽查市場主體9.4萬餘戶,發現問題8800余戶,依法處置4500余戶。

四、以智慧便捷為指引,集約建設網上平臺

(一)集約化建設電子政務。省及21個市(州)、183個縣(市、區)三級部門100%接入政務外網,鄉鎮接入貫通率90%,村組(社區)接入貫通率超過10%,市、縣級接入部門數2.3萬家,全省接入終端數18萬。統籌協調建設省級政務雲,2016年正式開通並面向所有省級部門提供服務,一定規模和代表性的業務應用已雲上平穩運行,集監管、服務、整合、災備為一體的“1+N+N+1”架構模式(一個雲監管平臺,N個雲服務商平臺,N個部門雲整合平臺,1個雲災備平臺)等多項關鍵技術實現突破創新。

(二)大一統建設行權平臺。建立以“一廳、一目錄、兩平臺”(電子政務大廳,行政權力目錄,運行平臺和監察平臺)為主體、全省統一、互聯互通的行政權力依法規範公開運行平臺,所有行政權力事項統一編碼、統一運行流程、環節和表單數據並上網規範、公開運行,全程實時監督。

(三)全覆蓋建設投資項目審批監管平臺。2015年11月實現省級平臺與國家和市(州)、縣(市、區)的互聯貫通。2016年8月實現省市縣三級與中央平臺數據對接2.0版的調試,9月已全省試運行。全省所有投資項目全部進入監管平臺運行。

(四)積極開展信息惠民試點工作。國家“寬帶鄉村”試點工程、中小城市基礎網絡完善工程等穩步推進,累計完成投資約9.5億元。試點區域城鎮寬帶網絡改造基本完成。成都市積極穩步推進B2G、R2G建設,綿陽市深入推進“一號一窗一網”建設,內江市已完成政務服務平臺系統採購項目需求方案、電子政務雲以及法人庫、自然人庫建設方案論證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國務院“放管服”改革部署,學習借鑒兄弟省(區、市)經驗,狠抓流程優化再造核心,狠抓平臺建設載體,狠抓技術支撐基礎,全面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努力促進全省政務服務工作再上臺階。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