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的批復

2019-01-03 18:4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收藏
留言
|

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的批復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

你們《關於報請審批〈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的請示》收悉。現批復如下:

一、同意《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以下簡稱《城市副中心控規》)。《城市副中心控規》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以創造歷史、追求藝術的精神,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緊緊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注重生態保護、注重延續歷史文脈、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多規合一,符合黨中央、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對於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簡稱城市副中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城市副中心控規》有許多創新,對於全國其他大城市新區建設具有示範作用。

二、堅持高質量發展,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北京的重要一翼。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與河北雄安新區形成北京新的兩翼,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城市副中心建設不是簡單地造一個新城,而是要打造一個不一樣的和諧宜居之城。要切實把高質量發展貫穿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和全過程,努力創造經得住歷史檢驗的“城市副中心質量”。要處理好和中心城區的關係,帶動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向城市副中心疏解,同時更好加強對中心城區首都功能的服務保障,實現以副輔主、主副共興。要處理好與河北雄安新區的關係,做到各有分工、互為促進。要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和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建設綠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使城市副中心成為首都一個新地標。

三、科學構建城市空間佈局。順應自然、尊重規律,遵循中華營城理念、北京建城傳統、通州地域文脈,統籌城市副中心生産、生活、生態三大空間,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組團集約緊湊發展的生態城市佈局,形成“一帶、一軸、多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要突出“一帶、一軸”統領城市空間格局的骨架作用,做好大運河沿岸公共空間和公共環境營造,實施六環路入地改造,建設若干民生共享組團和街區,把每個街區都建設成環境優美、服務健全、包容共享的美麗家園,使工作、居住、休閒、交通、教育、醫療等有機銜接,創造良好工作生活條件。

四、嚴格控制城市規模。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硬約束,嚴格控制人口規模、用地規模、建築規模。城市副中心規劃範圍155平方公里,加上拓展區覆蓋通州全區約906平方公里。以舒適宜居為標準,將城市副中心人口密度控制在0.9萬人/平方公里以內。到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130萬人以內,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堅持集約節約發展,科學利用地下空間,加強地上地下空間一體化設計和統籌利用。嚴守生態控制線、城市開發邊界等剛性管控邊界,嚴格管控戰略留白,為未來預留空間。同時,在通州全區加強城鄉統籌,提高城市副中心與拓展區發展的整體性和協調性,分類引導小城鎮特色化發展,建設美麗鄉村,形成城鄉共同繁榮的良好局面。

五、有序承接中心城區功能疏解。城市副中心以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為主導功能,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綜合功能。通過市級黨政機關和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搬遷,帶動中心城區包括學校、醫院等其他相關功能和人口疏解;充分發揮新兩翼的疏解承接作用,與河北雄安新區錯位發展,推動中心城區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企業總部等向城市副中心搬遷,建設國際化現代商務區;依託大運河文化帶等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和旅遊新窗口;積極承接吸納中心城區創新資源,並加強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提高城市副中心綜合實力,使城市建設發展與現代化經濟體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六、突出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的城市特色。全面增加水綠空間總量,統籌考慮水資源、水生態、水安全、水景觀要求,建立全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體系,構建上蓄、中疏、下排的系列分洪體系,保障城市防洪防澇安全,貫通濱水岸線,促進水和城市和諧發展。做好留白增綠這篇大文章,建設大尺度生態綠化,在城市副中心外圍預留生態綠帶和生態廊道控制區,健全城市副中心綠色空間體系,率先建設好城市綠心,實現森林入城,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便利的休閒遊憩綠色空間。深化“一河三城、一道多點”整體保護格局,構築全面覆蓋、亙古及今的歷史文化傳承體系,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內涵,營造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人文環境,建設古今同輝的人文城市。

七、建設未來沒有“城市病”的城區。堅持公交優先、綠色出行,構建舒適便捷的小街區、密路網的道路體系,加強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區之間的公共交通體系建設,營造綠色交通環境。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堅持節水優先,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國際一流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高標準規劃建設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強化城市安全風險管理,建立城市智慧運行模式和治理體系。推進教育、文化、體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建立優質、公平、均衡的民生服務體系。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實現住有所居,強化組團中心和家園中心建設,就近滿足居民的工作、生活需求,提高本地就業率,實現職住平衡發展。推進老城區城市修補、生態修復,實現新老城區深度融合,為老城區復興注入新活力。

八、塑造城市特色風貌。明確主副空間秩序,形成長安街東延長線規整有序、端正大氣的畿輔門戶形象,塑造京華風範、運河風韻、人文風采、時代風尚的城市風貌。加強城市設計、建築設計、景觀設計,精心打造好每一個街區、每一棟建築。追求建築藝術,體現中國風格、地域風貌,加強主要功能區塊、主要景觀、主要建築物的設計。注重城市立體化設計,加強建築風貌、建設強度、建築高度、城市色彩、第五立面、城市天際線等各方面管控,塑造富有活力的街道空間,全面提升城市空間品質。

九、推動城市副中心與河北省廊坊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發揮城市副中心對周邊的輻射帶動作用,實現通州區與河北省廊坊北三縣地區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促進協同發展。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以及合作共建等方式,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産業向河北省廊坊北三縣地區延伸佈局,共同建設潮白河流域大尺度生態綠洲。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控制引導機制,強化交界地區規劃建設管理,嚴格控制開發強度,堅決遏制貼邊發展和無序蔓延。

十、處理好政府規劃引領與發揮市場作用的關係。尊重市場規律和市民要求,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有立有破、有管有放,為市場主體和市民活動創造良好環境。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形成市場主導的土地、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和配置機制,創新城市經營模式,拓寬投融資渠道,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副中心建設。不搞大規模房地産開發。實施扁平化、精細化、智慧化城市管理,儘快形成與城市副中心相匹配的城市治理體系。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市人民共享的理念,強化共建、共治、共享,形成多方主體參與、良性互動的現代城市管理模式。

十一、加強規劃組織實施。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是歷史性工程,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一張藍圖幹到底,保持歷史耐心,一件一件事去做,一茬接一茬地幹,發揚“工匠”精神,精心推進、穩紮穩打、久久為功,不留歷史遺憾。《城市副中心控規》是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的基本依據,必須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嚴格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北京市委和市政府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合理把握開發節奏,有序推動規劃實施。駐北京市的黨政軍單位要帶頭遵守規劃,支持北京市工作。各有關方面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全力以赴把城市副中心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使之成為新時代城市建設發展的典範,成為新時代的精品城市。

《城市副中心控規》執行中遇有重大事項,要及時向黨中央、國務院請示報告。

中共中央
國務院
2018年12月27日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