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高質量對外開放推出新舉措

2019-01-11 08:52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以佔兩萬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實現了六分之一的外貿總量,每平方公里平均進出口值超過100億元……在我國對外開放過程中,保稅加工貿易的發展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形態。為了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國家研究實施了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相關政策。從1990年開始,我國先後推出六種形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截至目前,全國共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140個,其中綜合保稅區96個。2018年1—11月,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現進出口值4.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3%,現在的綜合保稅區是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最高形態。

海關特殊監管區在我國對外開放中有著特殊的重要作用。為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海關總署會同國家稅務總局、商務部等14個部委研究起草的《關於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日前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近日將正式印發實施。

1月10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海關總署副署長李國、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司長王道樹進行了相關政策解讀。

21項任務舉措,聚焦五大中心建設

據統計,目前我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實際利用外資累計已超過1000億美元,吸引了三星、富士康、戴爾、惠普、空客和波音等世界知名生産製造企業和一大批現代物流、服務企業入駐,創造了200多萬個直接就業崗位。

李國介紹,《若干意見》共提出了21項具體任務舉措,著力培育綜合保稅區在産業配套、營商環境等方面的綜合競爭新優勢,推動綜合保稅區發展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加工製造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物流分撥中心、檢測維修中心、銷售服務中心等“五大中心”。

一是統籌兩個市場,打造加工製造中心。允許擬入區企業進口自用機器設備等,自國務院批准設立綜合保稅區之日起即提前適用相關的免稅政策;允許區內企業承接國內委託加工業務;免除手機、汽車零部件等産品內銷環節自動進口許可證;簡化海關業務核準手續,實行企業自主備案等便利措施。

二是推動創新創業,打造研發設計中心。對研發進口貨物、物品免於提交許可證,研發消耗性材料據實核銷;鼓勵創新中心等研發機構入區發展;對研發、加工企業符合標準的直接賦予最高信用等級;簡化醫療器械進境註冊或備案手續。

三是推進貿易便利化,打造物流分撥中心。對境內入區的不涉及出口退稅等的貨物、物品實施便捷進出區管理;創新監管模式,簡化業務流程;允許汽車整車進口口岸的綜合保稅區開展進口汽車保稅存儲、展示業務;優化文物及文化藝術品境外入區管理,促進文物回流。

四是延伸産業鏈條,打造檢測維修中心。支持區內開展全球維修業務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再製造業務;創新監管模式,對符合條件的人用疫苗等實施便利化查驗。

五是培育新動能新優勢,打造銷售服務中心。促進租賃業務發展,對飛機等大型設備涉及跨關區的實行海關異地委託監管;支持綜合保稅區逐步全面適用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政策;允許區內進口專業設備開展服務外包業務;支持開展鐵礦石、天然橡膠等商品期貨保稅交割業務。

落實“放管服”改革,出臺符合企業需求的實招

通過不斷開展業務創新,天津東疆保稅港區開展的飛機保稅融資租賃業務有聲有色,目前已成為僅次於愛爾蘭的全球第二大飛機租賃聚集地,綜合保稅區具有引領新業態探索的創新孵化器作用。目前,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期貨保稅交割、保稅融資租賃、文化藝術品保稅展示等新興貿易業態在特殊區域內快速發展,區內企業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以特殊區域為承接跨國産業轉移平臺,吸引外資龍頭企業入區,直接帶動周邊集聚一大批配套企業,打通本地進出口國際通道,促進外向型經濟建設,已成為當前中西部地區開放發展的成功範例。

據李國介紹,結合《若干意見》,有關部門在進一步落實“放管服”方面提出一些新舉措和新亮點,會出臺一些新的、符合企業需求的實招和硬招。

“在通關方面,企業比較關注綜合保稅區內監管和區外怎麼打通的問題,綜合保稅區之間貨物流通手續便利的問題。”李國表示,通過完善信息化系統管理,簡化進出區環節的海關審核手續,最大限度地打通區與區之間、區與企之間的物流通道,更大地便利企業。

針對企業迫切需要,創新政策設計和管理制度

企業有所呼,政府有所應。據介紹,《若干意見》針對綜合保稅區內加工企業要求最為迫切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問題,提出賦予區內企業一般納稅人資格。

王道樹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指出,自2016年11月1日起,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國家稅務總局會同財政部、海關總署分兩批先後在全國2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開展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資格試點。

在政策設計和管理制度方面有很多創新亮點:

在政策設計方面,區內企業向境內區外的企業銷售産品,可以直接向對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對方可以獲得抵扣;區內企業從境內區外企業購買原材料或者承接區外委託加工的業務,可以向對方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這樣可以用於抵扣。

管理制度方面的創新體現在確定“一個原則”和建立“一個機制”方面。

“一個原則”就是企業自願的原則。尊重企業的主體地位,允許企業根據自己的經營模式、産品的內銷和外銷的比例,以及使用進口料件和國産料件的比例等情況自己決定是否參加試點。政府提供規範明確的稅收徵管環境,由企業自主進行決策。

建立“一個機制”就是退出機制。試點企業根據自身經營模式發展變化情況,自主作出調整,在辦結相關手續的情況下可以退出試點,這樣給了企業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進一步增強了這些企業發展的活力和競爭力。(記者 張翼)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