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為何激增
——國際收支不平衡所致,深層原因是消費需求不足
外匯儲備快速增長有多方面原因。
——國際收支不平衡的結果。近年來,隨著我國貿易順差和外商投資的快速增長,外匯源源涌入,國際收支“收”大於“支”,進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上表現為外匯持續供大於求,央行為了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不得不大量收購外匯,導致外匯儲備快速飆升。
進一步剖析,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深層原因在於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不足。經濟學中有一個國民收入恒等式:儲蓄-投資=出口-進口。由於儲蓄加上消費構成收入,因此,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消費率的不斷下滑,儲蓄率不斷攀升,去年已高達47.9%。根據恒等式,當儲蓄率超過投資率時,出口必然會大於進口,從而形成貿易順差,引發國際收支失衡。
——也是長期以來在涉外經濟管理上鼓勵出口、限制進口,鼓勵外匯流入、限制外匯流出的結果。
——也是匯率、稅率及要素價格形成機制沒有理順的結果。人民幣匯率是用人民幣表示的外幣價格。作為價格杠桿,“看不見的手”,匯率的上下浮動本應能有效地調節外匯供求。但在過去一個時期,由於人民幣匯率穩定有餘、彈性不足,無法改變外匯持續供大於求的狀態。此外,目前外資在稅率上享有一定的“超國民待遇”;要素成本被人為壓低,如土地、水電等價格對外資和出口優惠,再如勞動力由於社保等不完善,其成本沒有得到真實體現等。這些因素都助長了片面發展外資外貿的傾向,推動了外匯流入。
如何讓激增勢頭緩下來
——擴大消費需求,調整涉外經濟金融政策,完善匯率等價格機制
面對鉅額外匯儲備,我們該如何應對?
專家認為,增量部分應放緩速度,存量部分應用好管好。
從增量部分看,“解鈴還須繫鈴人”,要化解外匯儲備的激增勢頭,不妨根據其激增的原因來“對症下藥”:
——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改變以往過於依靠投資和出口驅動的模式,建立“消費主導型”的經濟發展模式。當前擴大消費的重點應當放在擴大居民特別是農民和城鎮中低收入者的消費上。
——調整涉外經濟政策,改變“獎出(出口)限入(進口)”的傾向。應當減少對出口的過度激勵,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産品出口;減少對進口的限制,增加先進技術和設備進口;對外資不能“照單全收”,應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同時支持中資企業“走出去”。
——調整外匯管理政策,改變“寬進(流入)嚴出(流出)”的傾向。應當變“藏匯于國”為“藏匯於民”,進一步便利企業和居民持有、使用外匯。
——完善匯率、稅率及要素價格形成機制,讓“看不見的手”能揮動自如。應當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逐步擴大匯率彈性;逐步統一中外資企業的稅收政策,推進土地、能源、電力、交通等價格的市場化,落實土地、社保和勞動保護等政策,以解決人為壓低要素成本帶來的價格扭曲。
外匯儲備怎麼用
——不能像財政資金那樣無償使用,不能形成“二次結匯”
外匯儲備扶搖直上,社會上要求“花”這筆錢的呼聲也扶搖直上。
有人建議,撥出一部分外匯儲備進口國內緊缺的石油、礦産等戰略物資;還有人建議,撥出一部分外匯儲備給社會保障、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事業,讓百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外匯儲備帶來的好處。
應當説,這些建議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花”外匯儲備應當滿足兩個前提條件:
其一,不能無償使用。放眼全球,外匯儲備主要有兩種形成方式:一種是財政將盈餘資金或通過發債籌集的資金委託央行購入外匯形成外匯儲備,如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在這種情況下,外匯儲備是財政的錢,政府可以無償劃撥;另一種是像我國那樣,由央行通過投放基礎貨幣購入外匯形成外匯儲備,在這種情況下,外匯儲備是央行買來的,是央行的錢,不能像財政資金那樣無償使用,否則,會造成財政向央行透支,將誘發通貨膨脹,影響經濟金融穩定。
其二,不能形成“二次結匯”。如果使用外匯儲備的單位將外匯結匯成人民幣來“花”,就會形成“二次結匯”:當其將外匯賣給銀行時,會形成一次結匯,而這些外匯被銀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賣掉、最終被央行收購時,會形成二次結匯。二次結匯的後果就是央行被動地增加了基礎貨幣的投放,這在當前流動性過剩的局面下是有害而無利的。
有了這兩個前提條件,這些建議合理與否就不言而喻了。專家認為,可以用外匯儲備有選擇地進行股權投資,比如為國有商業銀行注資等,這也符合央行的職能,但這一模式目前還不宜簡單推廣到所有銀行。
對外匯儲備的存量部分而言,除了“用好”之外,還要“管好”。如今,我國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水平已在國際同業中處於較先進水平,專家建議,應當在保證安全性和流動性的基礎上追求盈利性,不斷拓寬外匯儲備的投資領域,提高投資收益,實現儲備資産的保值、增值。(田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