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天津市委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
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意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04 09:49 來源: 天津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六、全面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25.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堅定法治信仰。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普法工作的領導,把堅持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長期基礎性工作,健全機制,明確責任,制定落實學法用法工作規劃和計劃,廣泛普及法律知識,培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引導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模範守法,堅持和落實領導幹部學法用法考試、任前法律知識考試製度。把憲法法律列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列為黨校、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必修課。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落實中小學法治知識課時、教材、師資、經費、法治副校長、考核等要求。充分發揮宣傳、文化、教育部門和人民團體在普法教育中的作用。落實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誰主管誰負責”的普法責任制。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加強普法講師團、普法志願者組織建設。把法治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創建內容,廣泛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健全媒體公益普法制度,注重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加強法治網站、法治微信等普法平臺建設,完善公共活動場所法治宣傳教育設施。健全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記錄,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制度。推進以德治市,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

    26.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深入開展法治區縣、民主法治村(社區)、學法用法機關(單位)、依法行政單位和誠信守法企業等法治創建活動。深化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依法治理,支持各類社會主體依法實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範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發揮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建立健全社會組織參與社會事務、維護公共利益、救助困難群眾、幫教特殊人群、預防違法犯罪的機制和制度化渠道。支持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發揮行業自律和專業服務功能。加強在津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引導和監督其依法開展活動。

    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妥善處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會問題。依法保護在津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權益。

    27.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提供多層次全方位法律服務。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加強法律服務中心和工作站點建設,加快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加強民生領域法律服務,將法律服務向就業、就醫、就學、社會保障等領域延伸。適時調整法律援助標準,逐步降低法律援助門檻,使更多困難群眾獲得法律援助。落實國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救助標準,豐富救助方式,保證人民群眾在權利受到侵害時獲得及時有效幫助。統籌城鄉、區域法律服務資源,提高律師事務所規模化、專業化、國際化水平,加強公證等法律服務,積極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深化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司法鑒定監督管理。

    28.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增強群眾依法維護權益意識,引導和支持人們理性表達訴求,有效化解社會矛盾。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構建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信息化支撐、責任制保障相結合的社會治理模式。建立健全社會矛盾預警機制、利益表達機制、協商溝通機制、救濟救助機制,暢通群眾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法律渠道。依法規範信訪工作和信訪行為,將涉法涉訴信訪事項納入法治軌道解決。創新預防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完善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加強醫療衛生、勞動關係、土地房屋徵收、環境保護、物業糾紛、知識産權等領域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建設。完善仲裁製度,提高仲裁公信力。健全行政裁決制度,強化行政機關解決同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民事糾紛功能。

    29.深化平安天津建設,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健全落實領導責任制,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切實解決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以情報信息、實戰指揮、部門聯動、區域協作為重點的防控運行機制,加強社會治安防控網建設。加強信息資源互通共享和深度應用,加快公共安全視頻聯網監控系統建設。完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制。加強對刑滿釋放人員、社區服刑人員、肇事肇禍精神病人、重點青少年群體、吸毒人員等特殊人群的救助幫扶和教育管理。加強社會治安重點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集中排查整治。依法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加強專業力量和裝備建設,完善突發事件應急機制。依法治理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影響安全生産、損害生態環境、破壞網絡安全等重點問題。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 戚軒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