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遼寧:以人民群眾獲得感標注民生新底線

2016-12-18 09:41 來源: 遼寧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以人民群眾獲得感標注民生新底線
——我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綜述

民生是檢驗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重要標尺。

在遼寧發展進入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2015年7月,長春,習近平總書記就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明確提出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並指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是判斷老工業基地振興成功的重要標準。

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

“越是困難時期,越要守住民生底線,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希用深情的話語道出了省委、省政府對民生問題的重視。

近年來,儘管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四個著力”要求和中央7號文件精神,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推動振興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遼寧民生改善的步伐堅定而有力,特別是2015年以來,是我省民生政策出臺最多、資金投入最多、社會事業發展最快、群眾得實惠最多的一個時期。

全省民生保障水平顯著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長,人民群眾期盼解決的上學、就醫、住房、飲水、出行等問題得到有效破解,民生建設躍上了一個大臺階。

這份成績單來之不易,讓人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也為推進全面振興凝聚了源源不斷的能量。

施政所向 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始終把“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為落實“四個著力”推進全面振興的穩定之基。

“堅決不讓經濟下行壓力向民生傳導!”這是省委、省政府2016年初向4300萬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大路小路,只有行動才有出路。

《中共遼寧省委關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著力”要求加快推進遼寧新一輪振興發展的實施意見》《中共遼寧省委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遼寧省食品安全條例》《關於進一步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意見》《遼寧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文件陸續出臺,透過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頂層設計、決策部署、制度安排,可以發現,融入其中的皆是為了順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

正如在2016年1月召開的省兩會上,省長陳求發所強調的,要努力使廣大人民群眾喝上潔凈的飲水,呼吸清新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品,生活在美麗的家園,感受社會的平安幸福、文明和諧。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實實在在的財政投入,務求實效的考核指向,利民為本的統籌安排,是近年來我省民生改革實踐的新氣象。

經濟下行壓力下,我省一方面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另一方面深入“挖”錢,盤活存量。一筆筆真金白銀按時撥付,讓一項項民生工程順利實施,構築起一幅幅溫暖的民生圖景。

近年來,省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連年增長,2016年更是接近80%。2016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全省城鄉居民收入增速一直領跑地區生産總值增速。其中,城市居民人均收入達到24700元,增長5.8%;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達到10420元,增長6.7%。

民生跟著“民聲”走,幹部考核先看民生成果。我省從百姓需求出發,用好政績考核這個“指揮棒”,讓政府的“答卷”跟百姓獲得感對標。

2014年起,瀋陽市在各部門績效考評打分過程中,取消地區生産總值增速獎,增設環境保護等民生領域獎項。為了防止政績工程等脫離群眾的行為,大連市在年度考核工作中,首次引入“政府負債情況”。

“風向標”的一系列調整,讓老百姓看到了領導幹部身上的新變化。大連市甘井子區椒金山街道居民閻鳳卿説:“現在領導幹部對改善民生特別關注,讓我們的心真的很暖。”

免除、提高、新建、解決……我省正不斷用一個個動詞來注解民生發展的新變化,給遼寧人民以信心和向上的力量,也讓黨委、政府與百姓的心貼得更緊。

惠民富民 發展成果讓百姓看得見摸得著

一個社會的溫度,取決於“底線”的刻度。

就業穩定,養老金提高,醫療保險完善,新居新村林立,菜籃子豐盛,居民收入增加……近年來,我省人民群眾分享到了更多改革發展的紅利,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

“我患心臟病多年,屬於特病報銷範圍。按照政策,不僅可以在定點醫院報銷80%,還可以進行二次報銷。算下來,自己掏的錢並不太多。”得益於大病保險制度的建立,正在住院治療的鐵嶺大病患者劉雲鵬如今能夠安心養病,他對未來滿是憧憬。

2015年12月,省政府出臺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按規定支付後,由大病保險對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給予保障,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醫療費用補償不設封頂線。到“十三五”末期,最終實現全省農村全部參合農民大病保險起付線調至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內。

2016年,一個個利好消息更是接踵而至。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均政府補助標準提高40元,職工和居民醫療保險醫療費用全口徑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5%和60%,全民醫保體系進一步健全。

同時,按照6.5%的總體水平,我省還為601.4萬名企業退休人員提高了基本養老金標準,實現了自2005年以來的“十二”連漲。

73歲的瀋陽市民王洪斌老人從企業退休已經十幾年了,養老金從最初的不到2000元漲到了如今的近4000元,老人笑著説:“真是趕上了好政策、好時候!”

與老人一樣,最近,應屆大學畢業生孫震宇心情也格外高興,與大連的一家知名民營企業成功簽約,讓他激動不已,“能在家鄉就業,感到特別開心!”

就業是民生之本。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就業問題,省委常委會專題聽取彙報,省政府安排多次會議研究部署,重點抓好大中專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過剩産能企業轉崗員工、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創業,為擴大就業暢通了渠道,讓越來越多的城鄉勞動者實現了更高質量的就業,開啟了新生活的大門。

為此,省政府出臺了進一步促進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將符合條件的離崗失業人員納入就業政策扶持範圍,對貧困戶中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勞動者實施“一對一”精準就業幫扶,使34.3萬名靈活就業人員和公益性崗位人員穩定就業。安置零就業家庭1217戶、1220人,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

一面是幫助就業困難人員找崗位,一面還要做大創業的“乘法”,一人創業帶動一群人就業。截至9月末,全省創業孵化基地達336家,入駐企業9520戶,帶動就業8.8萬餘人;扶持創業帶頭人1.1萬人,帶動就業6.7萬人。

好政策激發新活力,全省就業人數不降反升。近年來,全省城鎮新增就業每年穩定在4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近年來,我省在民生領域改革中勇於打破固有的利益格局,充分回應百姓公平訴求:實施隨遷子女“異地高考”,讓群眾獲得“起點公平”;戶籍制度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讓“弱者”在市場競爭中擁有更為出彩的人生……每一項重大政策的出臺,都給萬千家庭送去摸得著的好處、帶去熱騰騰的希望。

傾心傾力解決最基本最迫切民生問題

“要在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續加大力度”“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把基本民生保住、把底線兜住”……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都在強調民生優先的發展思路。

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完善社保安全網的基礎上,我省正在全力補足民生“短板”。

建昌縣石佛鄉梅杖子村,是一個典型的山多地少、土地貧瘠、産業結構單一的貧困村。近年來,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他們成立了養牛脫貧致富合作社,幫72戶貧困戶徹底拔掉“窮根”。

貧困是最大的民生“短板”。於是,省委、省政府將扶貧攻堅視為民生之重,向“絕對貧困”發起總攻,堅決打贏我省脫貧攻堅戰。

2016年以來,我省加大精準扶貧工作力度,落實財政專項資金6億元,同比增長36.6%。對4.2萬人實行住房扶貧,對13萬人實行低保兜底保障。

為推動我省産業扶貧發展力度,加快貧困戶參與項目增收的步伐,日前,省政府印發了 《遼寧省産業精準脫貧規劃(2016-2020)》,計劃通過發展16項精準脫貧産業,到2020年確保全省現行國家標準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住有所居”是重要的民生目標。住房是每個家庭最大的牽掛,也牽動著省委、省政府的目光。

作為率先在東北乃至全國進行棚戶區改造的省份,遼寧棚改的腳步從未停歇。

和25歲的孫子擠住在一起的撫順市望花區演武街道居民任寶英即將搬入82平方米的電梯樓。談起新居她興奮地説,“趕上政府的好政策,孫子有婚房了。”2016年以來,撫順市委、市政府將地質災害區居民避險搬遷工作確定為全市民生工作的“一號工程”全力推進,近6000戶和任寶英一樣居住在地質災害區的居民,將搬離原來的危舊住房遷入新居。

“在短短4個多月的時間裏,完成數千戶居民的避險搬遷安置任務,彰顯了地方黨委和政府強烈的為民情懷和擔當意識。”遼寧社科院副院長梁啟東如此評價。

保障房建設全面推進,圓了更多人的安居夢。到9月底,全省棚改開工13萬套,棚改貨幣化安置9.64萬戶,貨幣化安置比例達74.2%,超過國家要求年底前達到50%以上的目標;棚改房基本建成13.45萬套。

為了加強霧霾治理,不斷改善空氣質量,省政府出臺了全國第一個控制秸稈焚燒的政府文件。近年來,遼寧的天越來越藍、水越來越清。前三季度,全省環境質量達標率為78.9%,同比改善3.4%。生活飲用水達標率為96.9%。

道行致遠,不忘初心。

從切實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織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網”,到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場硬仗,再到補齊收入差距過大、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等短板,未來我們必將收穫更多溫暖、綻放更多精彩!(記者 趙建明)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