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多管齊下去杠桿:杠桿率結構改善,企業債務增速有望放緩

2017-11-12 13:10 來源: 澎湃新聞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堅持多管齊下、多種措施的去杠桿之後,中國的債務情況出現積極改善。

近期標普全球評級公司發佈的報告稱,中國企業部門激增的債務增速可望在未來兩年內得到控制;野村證券也在11月7日表示,中國金融去杠桿初見成效。這是繼德意志資産管理公司和彭博社之後,國際機構再次關注中國去杠桿的成效。

中國企業債務增速在未來或出現拐點,增速有望放緩

在外界談論中國杠桿風險的時候,內部結構一直是焦點問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曾指出,中國債務的主要問題是“企業部門債務佔GDP的比例較高”。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問題有望在未來得到改善。

標普全球評級公司對中國最大的220家企業進行調查發現,中國去杠桿的成效在2016年末開始顯現。得益於自身盈利水平改善以及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有力措施,中國企業有可能在未來兩年內控制其激增的債務增長,並預計到2021年,中國企業每年的債務增長速度將下降至12%。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這或是意味著中國債務增速的拐點出現,到2021年之後,中國企業債務增速不像之前上升得那麼快了。“今年以來外需、內需都比較旺盛,商品價格也有所上漲,這些都帶來了企業盈利,今年通脹的貢獻可能更大一點。預計明年CPI上漲,也有可能讓債務增速在未來出現拐點。”

值得注意的是,標普此次調查樣本的三分之二為國企,上述結論也意味著,處於去杠桿“重中之重”地位的國有企業的債務水平有望轉好。

調查顯示,由於2016年初大部分商品價格從低位回升,金屬、採礦、石油和天然氣等行業盈利能力得到最大提升,而國有企業在大宗商品和上遊行業中又處於支配地位,國企利潤增長情況也比較明顯。與此同時,由於政策引導國有企業控制和降低杠桿率,企業做好開源節流,這些舉措正在起作用。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印證了上述結論,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達21788.5億元,同比增長24.9%,實現收入和利潤持續較快增長。

“企業盈利轉好可能意味著企業會做一些還債,但目前需求還沒有特別明顯。”花長春認為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但畢竟已經出現一些積極信號。

標普的調查進一步表示,要遏制企業債務,兼併是有效途徑之一。中國政府在鞏固金屬和採礦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穩定了最弱勢公司的財務狀況。但最終降低債務率將要求對杠桿率、資産出售和股權籌資等進行更嚴格的監督。“這需要時間,第一步將是對不同行業國有企業的杠桿水平進行差異化監督,並加強對投資和資本支出的監督。”

杠桿率的內部結構改善

企業債務水平、尤其國企債務水平的改善,或可管窺中國今年以來去杠桿的成效。實際上,隨著企業部門杠桿率的好轉,整個內部結構都在趨於改善。

“總的來説,當前的中國債務在比較穩定的水平。目前,民企債務率不高,國企企業又盈利,地方融資平臺來看,土地價格也不錯。”花長春向澎湃新聞表示。

根據中國社科院9月底發佈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去杠桿進程報告》,2017年第二季度,包括居民、非金融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實體經濟杠桿率較一季度末上升了0.7個百分點,總體態勢趨穩。與此同時,居民部門和非金融企業部門間存在杠桿率轉移:二季度相比于一季度,居民部門杠桿率上升1.3個百分點,而非金融企業部門杠桿率下降1.4個百分點,表明杠桿率內部結構有所改善。

與此同時,金融部門杠桿率繼續回落。從資産和負債兩端分別統計金融部門的杠桿率皆有所下降,資産方衡量的金融部門杠桿率由一季度末的77.3%下降為74.2%,負債方則是由65.6%下降為64.3%。兩種口徑所統計的金融杠桿率下降均超過一個百分點,資産方衡量的口徑下降更大。

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國家資産負債表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晶近日撰文指出,杠桿率內部結構改善可以降低風險。“不同部門不同主體負債能力與運行效率是不一樣的,其承擔風險的能力也不一樣。比如,政府部門掌握的資源多,負債能力強,杠桿率向政府轉移可以適度減弱風險;同樣,居民部門目前的杠桿水平較低,負債空間較大,從而居民部門適度加杠桿也能降低總體杠桿率風險,但一定要防止過快增長。政府部門與居民部門加杠桿,就為企業部門去杠桿贏得了時間和空間。”

其中,針對目前居民部門債務增速較快的情況,花長春認為不必過於擔心:“雖然增速快,但水平並不高。而且中國居民債務和國外不同的地方在於,絕大部分的負債不是消費,而是房地産信貸,質量比外國好。與此同時,高家庭儲蓄率也形成支撐作用。”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向澎湃新聞表示:“經濟發展需要一定的債務,適度的杠桿是必要的。杠桿率過高會産生泡沫和影響市場,但去杠桿不是零杠桿,要溫和適度,使得各個部分處在均衡狀態。從目前來看,國企部分的杠桿增長已經慢下來,居民和地方融資平臺增速雖然比較明顯,但從對貸款投放和控制地方融資的政策來看,看到了政府的決心。”(記者 張賽男)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